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8-01-09 12:43方旖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语文

方旖旎

摘 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完全统一的。”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课程,语言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沧桑变迁的历史;蕴涵着荡气回肠的人文情感;续写着民风民俗的传承与流变。新形势下的语文学习,既要承续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感悟思考现代生活的新奇,这就促使我们中学生应该注重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期更好的融汇理解新的语言现象,更深入的把握社會现实的复杂多变性,提升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

关键词 高中生 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然而,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又如何呢?

众所周知,在应试教育的催化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语文学习是“流水线式”的标准化教育模式, 从字词到文句理解再到立意,要不偏不倚,中规中矩。诚然,语文学习到如此程度应对考试是绰绰有余了。按照老师的程式化教学,虽不中,亦不远矣。可是,事与愿违,在被动的硬性的接受中,慢慢地语文学习就成了城市建设中的“水泥灰”,纯粹、一统但毫无生趣,又去哪里寻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渺远;又怎见得“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恣意!少了“曲径通幽处”,就少了探求的好奇;多了机械教条,就减了语言的色彩。于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缺缺,再加上考试分数差别不大,语文越来越“边缘化”了。

随着“大语文”概念的普及深入,“国学”的推广,课改中语文的强化,教材教法的改进,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作为亲历者,我想就此作一点探究。

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其中,自为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构建主义理论研究,提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几大原则。

1.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自主学习方式的主体当然是学生。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因此,真正的课堂主体不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的。自主学习方式则不同,学生可以有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进度的权利,这些都是围绕学生主体来考虑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感受到自己的权力、自由。

1.2教学相长原则

学生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主要来自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教学目标、程序、方法和效应,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和学习特点,予以精神指导。其一,通用性的学习方法指导,这种方法对各门学科都适用。如记忆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歌诀法、理解法、联想法和形象法等。其二,专科性的学习方法,这是专门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如语文学科阅读方面的学习方法,有朗读法、默读法、选读法、说读法、熟读法、识读法、精读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掌握还必须在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下,才行之有效。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否则,“盲人摸象”似的自主学习就没有了效率。

1.3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就是要在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手段,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并且学会运用。

1.3.1传承文化精髓

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前人的技巧与模式,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的更远。如品读唐诗宋词,“意象”的选取就是有特色的。所谓“灞桥柳”是送别的传统;“月”的意象之中,融进了凄清美丽的意味,还是情感寄托的载体:思念、怀人,不一而足。君不见李杜文章在,苏辛气度高。杏花江南烟雨同,人间西湖春色浓。意象鲜明而有特性。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我们先前就懂得“秋意”:萧瑟、晦暗,这是悲秋的传统,然而,郁达夫反其意而用之,故都的秋却是生机盎然,充满思念与怀想从而明白秋是不同的情感蕴含。读先秦散文,品唐宋精神,思接千载,梦回古今,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1.3.2适应模块程式

现在的课文设置是分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块。课文按照不同的文体分类教学;应用文体是简便易学的又是容易忽视的;知识点的学习是理论上的总结与概括,在学习技巧的同时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应证,从而豁然贯通。这是知识梳理的必要性。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了解,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巩固和深化。

1.3.3运用现代手段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现代化的技术运用使自主学习更丰富简便。无论是资料的查找还是图像记录,翔实、直观而又快捷。

1.4高效率原则

(1)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提示和行动提示,都是在有效地传授信息,使学生找到从已知到获取新知的内容。然后,开展和创设出课堂交往情境教学讨论,如:探索式讨论、训练式讨论、操作式讨论、评价式讨论和理解式讨论等,这样通过讨论交往,师生之间彼此沟通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知识等不同的信息,使课堂教学得以和谐,传递有效的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扩大教学信息传递,以增加课堂学习密度,给学生最大最快最有效的知识信息,加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信息传递,转换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每节课四十五分钟,努力掌握和研究信息的传递方式和规律,将其传递形式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中。endprint

(2)课外效率。在课后,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同时迁移扩展,举一反三,就可以达到融会贯通,进而发挥运用。

1.5差异化原则

自主学习的主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古人说“因材施教”现在是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教学上,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案;自主学习的学生也相应的要针对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每个时期,每个作家都是不同的。迥异的风格形成了差异,也就是各具特色,各显其能。同为“盛唐气象”的代表人物,李白的天马行空似的不羁与杜甫沉郁顿挫的滞涩,充分体现了差异化是如此的凸显。这就说明了语文本身的特性不可强求一致性。所以,在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中,都应该充分考察这个特点,标准化的教学对语文学习有可能是“教育之殇”。

2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2.1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激趣。从熟悉的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慢慢地增强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诗词歌赋或者散文小说的兴趣点。总之,培养兴趣点对于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

2.2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现在被很多人提及,创设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之中,从而加深印象,便于理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创设情境也同样适用。语文永远是一种想象性非常强的科目,有别于线性思维的逻辑特色,跳脱而鲜明。因此,情境的创设就是还原“此情此景”,在当时的情境之下,人物所思所想所行的 真实可感性。《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初进贾府,通过她的视角,看到贾府的赫赫威势、富贵、排场、甚至家具陈设以及各色人等的表现,从而对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作了铺垫:敏感多疑、小心谨慎同时又是寄人篱下的感伤情绪,“唯恐多说一句话”对比鲜明,细致入微,在全剧中又为人物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在场景的创设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凸显,人物之间的关联又是多麽的深刻紧密。因此,创设情境对于自主学习语文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头脑风暴”就是在细微处见精神吧!

2.3思维迁移

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脑内激荡”。如何让自己的思维不僵化,突破“思维定式”很关键。所以思维训练对语文学习的能力来说尤为明显。文学是模糊的艺术,有时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妙。直白浅近对于很多情形来说是拙劣的。所谓文学的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形象思维必不可少,发散思维触类旁通,逆向思维尤为难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莫泊桑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设计是拍案叫绝;琢磨欧·亨利“含泪的微笑”更是让人绝倒。语文艺术再现了生活,又高于生活。没有一定之规,也不是司空见惯,甚至是荒诞不经的“呓语”。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把人类生存中“孤独的情绪”刻画的入木三分。人性异化之中看似怪诞,实际上就是一种深刻的嘲讽与揭示:没有亲情、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缺乏简单的沟通,这不就是金钱社会的真实写照吗?

2.4观察生活

语言的鲜活来源于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现代派作家说过“生活永远比小说更荒诞”。古今中外的智者都认同的一点:生活是语言艺术的瑰宝。有鉴于此,想自主学好语文,培养语言学习的能力,就得从生活中学习。观察生活中的人人事事就是一门功课。“闭门造车”的结果只会是”拾人牙慧“而已。作为语言大师的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的老北京的方言,充分展现了“皇城根”下的市民文化,纯真中带有几分世故;市侩中又不失人性。莫言的小说再现了胶东热土上的民俗文化,一曲《红高粱》唱遍了大江南北。沈从文从偏远的湘西,把“乡土文学”送进了高雅的文学殿堂。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语文,就得从身边学起,从长江的轮渡上发现芳芳的“精武鸭脖”,从“一地鸡毛中”体味刘醒龙的汉派风味。

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滴水穿石的水磨功夫见证了岁月的痕迹。总之,江南的雨,漠北的雪,鸣沙的山,海南的风,构成了秀媚与苍凉的图景,品鉴出干燥与咸湿的况味。仅以我之拙见向浩浩汤汤的语言文化献上我的膜拜:钟造化之灵秀,酿五千年华夏之文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语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