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利华
摘 要 区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可有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引导更多人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当地特色是一个地方的“符号”和“标签”,是地区进入公共视野的重要推动力。做好当地特色融入到区域经济中,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特色化,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基于此,深入剖析当地特色优势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究当地特色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让经济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 本地特色;优势;区域经济;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38
区域经济服务于广泛的人民群众,可有效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强有力的基层服务,并引进高优人才,为地区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和教育做好强有力的保障。随着“十三五”计划的稳步推进,发展绿色经济、高效经济被提到日程上来,引导区域经济做好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发挥当地特色优势是区域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它鼓励人民群众挖掘自己地区特色,做好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让经济插上地区特色的翅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进。
1 新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近40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区域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逐渐显露出自身的弱点与瓶颈,不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化,区域经济与当地特色结合薄弱,资源配置与劳动力转化有待加强,是当下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
首先,当今环境保护备受瞩目,环保意识深化到各个经济体中。十九大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必然要围绕环境展开,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而区域经济仍然以资源消耗型为主的发展模式,煤炭产业、钢铁产业、化工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这些产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确保其对资源环境不继续造成危害[1]。其次,区域经济粗放发展现象突出。截至2017年我国区域经济体中,64.21%为初加产业,18.93%为二次加工或深加工,资源浪费、高污染性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这对区域资源与环境产生极大威胁,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区域经济科技含量有待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积极融入高新技术才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区域经济只是单纯依靠人力和物力进行发展,对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机械化管理技术的融入不到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率,不利于经济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1.2 区域经济与当地特色结合不够到位
区域特色是让当地与众不同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其独一无二的优势,而对区域经济有较好的促进效应。目前,区域经济与当地特色融合不够到位,没有很好发挥出地区优势。例如,沿海区域只是单纯发展渔业,产煤区主要依靠煤炭行业,山区重点发展果树种植。这些区域经济的自我特色不强,没有形成有标志性的特色产业,造成刻板化、模式化发展普遍。因此,区域经济要想从多个经济体中脱颖而出,必然要形成自我特色的模式结构,形成带有“特色标签”的经济体,这样经济才更具竞争力,才会在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2]。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发挥其地理位置特色,积极发展港口贸易、农业生产、建筑工业,在2016年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额达4000亿美金,成为对外贸易的核心区域。長江三角洲正是巧妙地结合地区特色,最大化地发挥出了地理优势,让区域经济得到质的飞跃,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1.3 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和劳动力转化能力不足
区域经济要想得到长足发展,资源有效配置是核心关键点,它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目前,区域经济资源配置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造成区域经济低水平发展现象普遍。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配置,只有最大化地发挥出各自的优势,让三者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才能真正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当下区域经济常常存在技术人才短缺,资源供应不足,地区金融发展缓慢的问题,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壮大。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区域资源,做好“人-物-财”三者的有效统一,让区域经济在协调平稳的环境中得到更高层次发展。故而,要做好引进高技术型人才,努力实现劳动力结构、层次的调整。同时,要发展当地金融产业,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和渴望,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发展当地特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
在新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让区域经济得到转型升级,发挥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当地特色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指出新的道路,必将为产业优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2.1 发展当地特色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做好经济与当地特色的融入,将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围绕“地区特色”的产业经济圈,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与竞争力。良好区域经济体必然有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模式,该模式首先以当地特色为标志性产业为龙头,随即带动着其他附加产业的发展,这些其他产业服务于特色产业,这样就形成了“特色带附加,附加促特色”的发展模式。例如,云南省风景旅游产业经济体运用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来开发旅游,带动当地的旅游消费和农产品销售,让当地居民从旅游中获得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由于特色旅游经济发展,带动起住宿、购物、餐饮等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经济体;在特色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形成特色产业促发展,发展巩固区域特色,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这样区域经济才更具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 发展当地特色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剧烈,区域经济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求做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当地特色是解决目前所遇到问题的有效途径,让区域经济得到更高层次发展。首先,当地特色可给区域经济赋予新的“标签”,让其从丰富的经济体中脱颖而出[3]。例如,在西藏自治区的发展过程中,抓住当地特色的气候条件和植被资源,重点发展当地特色的农副产业,促进第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借助布达拉宫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涌入西藏,推动区域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其次,发展当地特色可有效地配置资源,转移过剩劳动力,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区域经济一旦以当地特色为依托后,会充分调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发展经济,让区域经济更具当地特色,促进资源得到很好的配置发展,让劳动力不单纯通过传统农业生产来改善生活水平。endprint
3 发挥当地特色带动区域经济的路径探索
探索当地特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可有效激活经济体的活力,让其适应新形势下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3.1 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自然资源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占据着亚热带、暖温带的地理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当下,很多区域没有形成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意识,单纯靠牺牲资源来换取经济发展,没有突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禁锢。挖掘当地特色对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唤醒人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形成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意识形态。因此,为了更好地挖掘当地特色,各区域要重新审视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认识自然环境,让区域经济真正融入当地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效益。例如,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积极开发野生种植产业;历史悠久的区域要注重开发文化旅游,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冷凉区域要积极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品质等。在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体后,要做好产业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让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有机统一,达到绿色有效发展经济的目标。
3.2 引入特色民俗文化助力经济发展
经过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各个区域都形成自我特色的民俗文化与活动,它是让地区具有别样韵味的核心所在。区域经济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然要做好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汉族的粽子龙舟、白族的火把节等。民俗文化与经济有效统一,促进区域经济更具特色,形成自我特色的经济体制,让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因此,发展民俗经济首先要做的是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各个民族特色的文化保留下来,鼓励当地居民保护与发展特色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要深入研究民俗特色,从中挖掘出有效的产业经济,以达到民俗与发展的更好融入。例如,云南普洱发展茶文化产业、新疆和田玉文化产业、嵩山少林寺文化、湖北武当山文化等。这些文化是地区的特色,它是將当地与其他各地分别开来的基础。只有做好民俗文化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才会让经济变得更具特色,带有独一无二的标识引领发展。
3.3 发展地方特色产品激发区域经济
地方特色不仅仅局限在自然风光、民俗文化,还包括当地特色产品,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力,更好地实现经济有效发展。地方特色产品不但可以拉动旅游消费,而且起到宣传当地特色的功效,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盘活整个区域经济活力。发展地方特色产品,首先要做的是保证产品质量,让消费者享受到产品带来的贴心服务,更好地提升人民的消费品质。其次,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必然离不开良好的宣传,这样才能被更多人认识,才会让特色产品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发挥蕴含其中的功效。最后,发展地方特色产品需要政策、金融、人才的共同努力,积极调动起相关的内容体系,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地方特色产品的发展,对区域经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让经济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引导当地产业做大做强。
4 结语
发挥当地特色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配置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激活区域的经济活力,提升当地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更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因此,区域经济要积极融合当地特色,真正使区域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73-81.
[2]范恒山.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1-9.
[3]王雅荣,张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推进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究,2011(9):106-109.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