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 要:现如今,文化产业逐渐走向创意发展的道路,这类产业开发所在区域现有文化资源,追求协同创新这一目标,同时,与时俱进的调整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科技,最终探索到适合的发展路径。本文首先进行理论介绍,然后分析了文化资源开发的作用,最后以案例探究的方式分析协同创新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路径
一、前言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时间较短,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以浙江文化资源开发为例,总结产业协同创新的经验,并主动向发达国家学习,确保协同创新战略具体落实。由此可见,本文分析这一论题对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有利于扩大协同创新路径的实践范围。
二、理论介绍
(一)文化资源
所谓文化资源,指的是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作者总结长时间积累的文化特征,以及多样性资源,它细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即现代文化资源,第二种类型即历史文化遗产,前者奠定了重要基础于文化产业,后者包括民俗遗产和物质遗产两种。
(二)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这类产业注重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注重团队协作,其创意群体在不同行业中形成。大多数传统行业通过这一路径实现产业转型、拓展产业发展机遇。
(三)协同创新
所谓协同创新,指的是确定创新目标,不同主体、多种因素围绕同一目标积极努力,并适时调整创新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协同创新高度重视产学结合。参与融合的主体主要为政府、科研单位、高校、文化企业等,文化产业渗透协同创新能够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进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够得到人才推动[1]。
三、文化资源开发的作用
本文所介绍的产业落实协同创新工作时,应在创新要素、创新主体,以及产学结合方面共同努力,掌握协同创新的目标和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了解区域发展需要和现有问题,通过产业合作的方式增强凝聚力。
(一)迎合潮流趋势
现如今,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各国文化以协同创新为发展目标,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科技产业,均高度重视资源整合和创新,通过资源合理配置获得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及国家影响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学习价值的典型逐渐形成,如日本动漫、好莱坞电影、韩国游戏、法国巴黎时装设计等,从中能够感受到,协同创新现已成为文化主流的具体表现。
(二)带动传统行业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产业做出的积极贡献,但目前传统文化产业面临发展瓶颈,即产业发展不能满足用户提出的多样化需要,再加上,新兴产业出现又再次冲击了传统产业,传统文化产业要想掌握发展机遇,应与创意产业良好融合,改变原有产业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文化产业,这不仅能够改变产品形态、丰富产品性能,而且还能推出新的文化业态,为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最终加快传统产业升级速度。
(三)推動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面临一定阻力,实施协同创新能够延长产业链条,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同时,经济增长点会自然形成,进而产业融合难度会相应降低,有利于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2]。
四、浙江文化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一)基本现状
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较久,这与该区域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浙江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相关产业通过资源开发获得了较多经济收益,并且产业注重结构调整、形式创新,与此同时,区域间文化交流活动较多,动漫业、影视业、艺术业持续发展。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在文化产业的带动下不断提高,区域生产总值也大大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
(二)问题及原因
肯定上述文化产业业绩的同时,浙江文化资源开发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问题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开发人才短缺,现有人才在文化资源开发中的贡献较少,文化资源配置、深入开发等工作得不到人才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不利于引导文化经济有序发展;文化合作体系不完善,即产业要素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交流少、信息共享不及时、资源低效配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化产业合作效果;创意产品品牌影响力较低,传统品牌即使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品牌文化推广力度不强,推广范围狭窄,进而品牌竞争力得不到提高;创意产业创新水平较低,因为中小企业应用传统生产模式已经成为习惯,再加上,浙江大部分文化产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行为不规范,最终影响文化层次提升效果。
浙江文化资源开发工作之所以会遇到较多阻力,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第一方面原因即产业框架不够健全,政府所提供的职能优势不明显,进而创意产业发展得不到政策支持;第二方面原因即人才利用不合理,创意产业未能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才安排,专业院校提供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较少的实践经验,这类人才不能更好的满足创意产业用人需要,进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不到人才支持;第三方面原因即协同创新意识淡薄,产业领导者自身的协同创新意识较弱,产业融合工作未能顺利推进,再加上,协同创新理念在行业中的渗透效果较差,极易出现产业规划不合理、区域信息片面显示等现象,进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体制确立;第四方面原因即创新水平较低,目前市场上文化产品雷同现象较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产品研发成本,不利于提高产品创新水平,同时,创意行业发展只能停留在同一水平,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3]。
五、基本路径
从浙江文化资源开发这一案例中能够看出,要想从整体上优化创意创业发展现状,针对文化资源开发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有效解决,应在结合创意产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协同创新路径,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顺利转型。
(一)设计发展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提升产品质量,确保所生产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应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完善规划方案。当地政府应总结文化要素,做好文化服务工作,以及融合发展工作,引导文化产品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向片面化、盲目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应转变职能,为文化产业制定相应制度和条例,确保企业有序运行,并且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能够不断净化,有利于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建厂,这能为协同创新起到铺垫作用。endprint
(二)提供制度保障
协同创新行为要想被正确引导,应对其进行制度完善,针对原有制度不断升级,打破原有制度体系的发展瓶颈,确保所制定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能够满足行业管理需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完善产业发展机制。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应提供优惠政策,对协同创新企业给予鼓励和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调动创意产业活力,有利于增强文化产业凝聚力,最终文化创意产业会顺利转型。此外,文化产业应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配置的合理性。
(三)加强要素整合
一方面,企业集聚。将产品联系紧密、产品文化共性较多的企业有效集聚,打造特色创意产业园,聚集后的产业能够优势互补,并且产品研制成本会大大降低,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另一方面,行业集聚。通过行业集聚进行资源整合,有利于充分挖掘行业发展优势,大大提高产业资源利用率。无论是企业集聚,还是行业集聚,均能实现要素整合的良好效果。
(四)增强影响力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期间应充分体现人文内涵,并渗透现代文化,文化品牌设计者应具备丰富的设计知识,掌握资源开发的意义和技巧,确保文化资源特色化彰显,这也是文化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途径。文化产品只有增强影响力,才能占据较高的市场地位,产品销量自然会提高,并且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可能性会增大,国际合作的机会能够相应增加,进而城市形象能够良好树立,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4]。
六、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浙江文化资源开发这一案例探究协同创新的基本路径,这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顺利转型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能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实现协作共赢的发展目标,同时,文化传播范围会大大拓展,区域经济效益会在文化的带动下不断提高。此外,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掌握发展机遇,相关文化产业能够以此为借鉴,短时间内实现协同创新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旻鹰.协同创新,推进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04):118-123.
[2]程金亮. 文化創意产业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2014(23):34-36.
[3]李黎.我国科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4]“文化和科技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峰会”在常州工学院举行[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3(07):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