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影响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2018-01-09 19:57吴倩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网络大学生

吴倩倩

摘要:大学生作为虚拟网络生活的主体,从众心理对其网络人际交往、社会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道德盲从也会使大学生丧失自我道德判断的能力,对其道德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应利用好从众心理效应,积极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提升,助推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2009703

随着虚拟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虚拟网络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亲社会行为是个体道德社会化外在行为表现,一般是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种包含利他与助人在内的行为。助人行为指帮助他人的行为,表现为“回报性”或“补偿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如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捐献、安慰和同情等行为。它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网络亲社会行为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或群体有益的,且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1]。然而,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以及道德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群体因素的影响,从众心理是影响大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做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种心理效应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合理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升道德社会化水平。

一、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从众可以表现为顺从和接纳这两种形式。顺从是表面上与群体相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接纳不仅在行动上而且在信念上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具体展开,群体规模的大小、一致性与凝聚力的程度以及情境的模糊性、个体的心理因素是影响人们是否顺从与接纳群体性决策和意见的影响因素。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对相关问题看法的一致性越高,就越容易使个体产生压力,加之群体内信息传递的模糊性,个人自我立场不够坚定或是对群体的认同度较高,顺从或接纳群体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从众”一直被北美和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贴上消极的标签,这反映出他们的个体主义文化;但在日本,与其他人保持一致是一种忍耐和自控的象征[2]。因此,从众不一定完全消极,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从众心理具有双重的社会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个体所追随的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是否正确。

(一)积极影响

从众心理满足了个体归属于群体的需要,有利于虚拟网络空间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互动。同时,在群体中很容易发生移情现象,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得到相应的人际支持,从而更好地增强群体的内部凝聚力,为亲社会行为的推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群体环境。最后,在从众效应中人们受到群体内部权威人物的影响最大。

1能够满足个体归属需要,利于虚拟环境下的有效互动

在虚拟环境下,这种网络人际关系是一种缺少“社会情境线索”的关系。换言之,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互动过滤了现实社会中的非语言交流、主体社会属性等因素,强调个性只是表面现象,实质在于人更易于从众。不难发现,大学生通过网络互动,诸如发帖子、朋友圈发动态、点赞等行为满足了自身渴望得到关注、发泄心中情绪、获得人际支持的心理需求。为了融入群体,获得认同感,大部分学生会通过“关注”“评论”或“点赞”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感想,近年来,随着公益行动的推广,不少大学生通过网络建立了爱心站点,通过微博、人人、微信公共平台传递正能量,积极投入到虚拟环境下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之中,这种网络亲社会的表现正是基于个体归属需要与人际互动的满足。

2能够提供网络人际支持,利于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体现了群体和成员之间的内聚力、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紧密的人际关系。朋辈群体的凝聚力对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影响深远,因为社会准则一般是通过群体影响个人的,而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容易以他人的行为做参考,以此做出判断并决定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的价值,通过群体价值取向的反馈,不断调整自我的价值取向。当今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范围多限于兴趣爱好,朋辈之间的网络人际支持需要通过共同的话题来实现,从众心理正是大学生希望在群体中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心理表现。

3能够发挥替代强化作用,利于营造网络亲社会的舆论环境

替代强化指的是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研究表明,学习者更容易模仿榜样受到强化的行为。助人行为的产生并不能完全归结为人性本善与恶,典型示范教育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观察学习是人们习得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群体中之所以会选择从众,遵从他人的行为范式是因为典型示范的作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涌现出许多道德模范,他们的先进事迹在互联网公共平台上传播,比如“见义勇为青年”“道德标兵”“青年志愿者”“自强个人”等,这些正能量的事迹强化了大学生的助人动机。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态度、情感情绪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旨在进一步助推网络亲社会行为[3]。

(二)消极影响

顺应与服从是从众心理的突出表现形式,但个体对群体的顺应不一定遵从于内心的认同和接纳。因此,这种违背内心的盲目顺从、追随大流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也会对网络舆论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模糊的情境与责任扩散效应中,大学生的非理性从众也会对网络道德的组织重构造成一定的阻力。

1网络盲动带来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失调

道德“知易行难”,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失调的中介环节。在互联网虚拟环境下,网络盲动使得大学生遵从群体行为的范式,失去了原有的道德判断。盲目从众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大学生丧失了平衡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能力,不同的网络群体代表各个身份的利益,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网络民粹主义以及西方的“普世價值观”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与价值取向,而当今大学生又作为网络关注度最高的群体,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的积极性颇为高涨,如此看来,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比如非理性的“爱国主义”、网络批判、“人肉搜索”等等,青年大学生往往追求一种虚幻的主观体验,而忽视了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endprint

2群体思想的不一致影响网络正确舆论的导向

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大学生网络群体十分庞杂,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大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群体,并被贴上了时髦的网络语言标签,95后被称为是追求独立、崇尚自我的一代,在网络交流媒介的运用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不难发现,网络舆论是当前影响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不被认可的言论会被排斥于群体之外,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对于一些网络热议的话题,比如怒路症的暴力行为,网民倾向于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待这些社会问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还不是很成熟,很大程度上不能理性地分析这些社会问题,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

3责任扩散不利于虚拟亲社会行为走向现实

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助人行为的产生有消极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在他人遇到危险的情况下,目击者越多,受难者得到的帮助越少[2]。这就是典型的责任扩散,即旁观者效应。虚拟环境下的亲社会行为最终只有走向现实世界,对现实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产生作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当有人在网上发出求救信号时,围观和参与的网民越多,真正提出帮助并解决问题的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人们主观地认为他人会自愿提供帮助,最终责任被扩散到整个群体,最后受难者也没有得到帮助。

二、利用从众心理引导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途径从众心理是影响大学生做出网络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首先,我们要从主体自身的社会认知出发,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其次,要利用“移情”的作用,重视非正式群体的正面激励,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情感教育。最后,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和心理建设,帮助大学生合理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效应。

(一)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力,在网络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一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说,大学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主要来自课堂和书本,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的环节。高校应充分利用朋辈群体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认知。开展适宜的網络活动,鼓励当今大学生积极分享学习心得,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助,这也是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另一方面,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要从实践中总结真理和经验,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学业帮扶促进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并且借用网络交流的公共平台及时讨论,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学生在参与群体实践活动中也能吸收和借鉴群体的意见。朋辈辅导是目前高校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所采取的重要方式,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为我们及时传递了信息,“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模式相结合,也有利于在网络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二)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激励作用,形成积极和谐的网络交往动机

在多元文化的网络环境下,非正式群体的多样性为满足青年大学生的生活需求提供了可能性,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化。通过信息交流、网络资源的获取,大学生扩展了见识,同时也增加了与外界的接触与互动。在虚拟网络社区中,大学生以相似的背景、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了不同的群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发挥这类群体的正向激励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矫正大学生盲目的从众心理,促生积极和谐的网络交往动机。这样,在群体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大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做出相应的行为,不会盲目地从众。

(三)重视网络舆论的导向作用,促生大学生虚拟空间的理性行为

助人利他行为是被社会所接受和鼓励的,人们在模仿、移情以及奖赏惩罚的社会环境下,将体现亲社会行为规范的价值观念内化,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规范,引导着人们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和选择[4]。因此,高校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融入情感教育的内容,以此来适应当今大学生的文化、信息需求,达到有效劝阻大学生消极从众的目标。另外,情感教育不是感性层面的共情,它更加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其信念。网络亲社会行为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价值观,“价值澄清”是过滤网络负面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积极主动地把握学生群中的舆论动态,重视网络舆论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导向作用,肃清不良信息的源头,以积极弘扬正能量为出发点,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课堂、宿舍以及集体活动之中,培育大学生理性的亲社会行为。

综上所述,虚拟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受到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众心理成为影响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高校应重视网络社会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做出相应的助人或利他行为,而非盲目地从众,利用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网络舆论的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思想教育,使大学生将自觉的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宋洁,翁丽丽.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5):99—104.

[2][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李颖.从众心理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4(3):26—29.

[4]卢晓红.网络道德教育应关注网络亲社会行为[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6):115—117.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virtual network life. Crowd mental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ir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ized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blind moral conformity makes them lose the ability of self moral judgment, which exert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ir moral socialization.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crowd mentality effect, promote students moral quality, and boost their network prosocial behavior.

Key words:crowd mentality;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rosocial behavior

(责任编辑:陈树)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网络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