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72例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8-01-09 08:32:44潘新锋池丽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血虚乳膏湿疹

潘新锋,池丽俏

1.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皮肤科,上海 201700;2.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皮肤科,上海 201700

手足部湿疹属于比较常见的皮肤性疾病,该文所提到的血虚风燥型属于中医的一种分类方式[1],通常该病的发作前提就是人体机能差异容易出现感性,再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极容易出现,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身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肥厚和苔藓等样变现象,同时该病还具有渗出性、瘙痒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该病的发作年龄为全年龄阶段,不局限于身体部位和季节,但是其渗出性在冬季明显的加重,属于慢性疾病。治疗手足部湿疹的方法比较多,可以采取抗过敏、抗炎症和改善新陈代谢等,但是该病极容易复发,难以实现彻底治疗。该文以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中西医治疗的手足部湿疹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以到医院接受手足部湿疹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诊断确诊为血虚风燥型。将72例患者采取随即平均的分配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6例。其中36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为20例;患者的年龄均在 15~84 岁,平均年龄为(44.23±0.5)岁;患者的病程均在6个月~7年之间。对照组的36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均在1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98±1.5)岁,病程均在7个月~6年之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个月内未服用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的患者;不具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无重大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患者被确诊后,首先给予常规性的治疗,每晚饭后口服左西替利嗪片,在确诊后的3 d内及你想那个葡萄糖和维生素C的静脉推注。此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进行外敷处理,3次/d;观察组使用氟芬那酸酯乳膏进行外敷处理,3次/d,另外观察组服用当归、苦参、黄柏、何首乌、乌梢蛇、蛇床子和白花蛇等熬制中药[2],其中当归、苦参和黄柏每剂各15 g,何首乌和乌梢蛇每剂各30 g,另外蛇床子去8 g和白花蛇1条。中药1剂/d,将熬制的药汤分成3分,早中晚各1次。另外,可以利用熬制剩余的药渣对患者进行熏蒸。

1.4 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记录,采取文献报道法进行评价处理。临床表现按照0~3进行分计,其中0代表的是无症状,l表示轻度,2表示中度,3表示重度。当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大于90%时则为痊愈;在60%~90%之间为显效;在20%~60%之间则为有效;当<20%时则为无效。下降指数就是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差值除以治疗前总积分,其结果按照百分比记录。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9.2%,则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疗效对比分析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经治疗后症状积分为(5.29±2.59)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症状积分对比分析[(±s),分]

表2 症状积分对比分析[(±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5)观察组(n=55)P 20.98±1.35 19.97±1.66 8.35±3.46 5.29±2.59<0.05

3 讨论

手足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症状严重、易反复发作。慢性湿疹通常是出现在某一部位,皮肤颜色呈褐红或褐色,表面一般会有糠皮样鳞屑。部分湿疹上还会长出新的丘疹或水疱。研究显示,湿疹的出现是由于内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在中医范围,湿疹属于“湿疮”,湿疹的发生与饮食有极大的关系,饮食不当或过量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导致脾胃失调,湿热内生,外感风邪,内外相互作用便产生了湿疹。目前治疗湿疹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类、皮质类固醇药物以及中医药全身或局部治疗。长时间用药会导致皮肤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而且还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如糖尿病、皮肤萎缩、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皮肤感染以及库兴综合征等。所以,在通过药物治疗的背景下,应该积极研究的的湿疹治疗方法,运用中西医药联合的方法治疗湿疹,也可药物和物理治疗同时进行治疗湿疹,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可用5%的氟芬那酸酯乳膏进行外敷,既能锁住皮肤水分,又能恢复皮肤功能,且无明显不良作用,再加上内服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该研究根据其基本病理,及临床表现,挑出10味中药进行熬汤,10味中药分别为:白鲜皮主要是清热解毒,治疗皮肤痒疹;当归主要进行补血,与祛风湿药同用,便可祛风止痒;苦参主要凉血解毒,消炎,治疗皮肤瘙痒;黄柏清热解毒;威灵仙根祛湿止痛;秦艽退热祛风湿;何首乌解毒消痈;蛇床子:杀虫祛湿;白花蛇可有效治疗各种皮肤病;乌梢蛇可有效治疗麻风疥癣,瘰疬。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部湿疹病变位置明显,可直接使用氟芬那酸酯乳膏进行外敷,再加上内服中药汤,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内外共同治疗,疗效显著[3]。与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以及仅仅单纯的只利用中药相比,中医医药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治疗湿疹不仅疗程短、治疗过程简便并且具有明显的疗效。

[1]陈殷,葛建彬.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手足湿疹60例[J].河南中医,2016,36(4):660-662.

[2]马薇.中医综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36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5):5.

[3]王盛义.湿疹2号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临床疗效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血虚乳膏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18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血虚≠贫血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50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血虚≠贫血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