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王丰,徐文斌,张宏晔,徐鹏杰,张彩娜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
海岛整治修复工程分类体系构建及全国格局分析
王娜,王丰,徐文斌,张宏晔,徐鹏杰,张彩娜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
海岛生态文明是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海岛整治修复工作,是改善海岛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的整治修复工程分类对于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申报、审批、实施及评估工作都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目前国内尚未形成适应于我国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的完整工程分类。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后国家实施的整治修复工作跟踪研究,结合已有分类,通过分析-组合-归纳模式,初步分析建立适用于我国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现状的工程分类体系,分为一级12类,二级46类。对全国149个项目工程进行格局分析,研究表明:(1)2010-2015年度,经国家实施整治修复项目涉及海岛约137个,有居民海岛63个,无居民海岛74个;工程共计654个,其中北海区262个,东海区248个,南海区144个;涉岛面积达2 662 km2;(2)岛体整治修复工程类型经重点修复期(2010-2012)过后减缓,人为活动致使岛体损坏行为被及时遏制;(3)有居民海岛生态环境修复不断得到重视;(4)南北方根据其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造成工程类型呈明显地域性特征。
海岛;整治修复;工程分类;生态保护;生态系统
海岛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岛面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结构相对简单,导致海岛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肖佳媚,2007)。近年来,随着海岛开发利用数量的不断增加,加速了对海岛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海岛生态失衡严重,生态系统受损加剧,如岛体灭失、岛体岸线破坏、海岛典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岛及其周边海域污染严重、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频发(杨文鹤,2000)。此外,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海岛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据统计,在我国492个有居民海岛中,淡水供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海岛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2013)。针对上述问题,对受损海岛的生态系统进行人工参与下的主动式生态恢复,促进海岛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2011),是目前较为主流的一种恢复海岛生态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海岛整治修复工作,指通过传统生态修复手段,结合其他非针对某个生态的修复工作及改善民生相关项目等,实现修复受损海岛、保护海岛环境、改善海岛民生、最终达到保护海岛山水原生态目的。
2010-2015年,国家海洋局相继开展了149个国家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项目,主要用于保护海岛山水原生态、修复受损海岛、改善海岛民生和维护海洋权益等几大方面。通过实施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项目,加快对受损海岛生态修复,改善海岛生态环境。但从项目实施、管理、评估过程及结果来看,仍存在工程分类不清,不同项目之间无可比性等问题,导致项目审批、全流程管理监管遇到阻碍,管理参差不齐。同时,从第二次全国海域地名普查成果可见,离岸距离大于10km以上海岛约占总数的42%(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2014),大都远离陆地。因此,孤岛作业、交通运输不便、登岛条件不定、自然环境无常等因素会造成岛上工程实施与陆地存在很大差异,不能完全按照陆地工程实施模式。岛上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岛陆结合、勘察设计建设、海岛海域管理等多个组成部分和技术层面。因此,合理的工程分类对于有效管理、实施整治修复项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颁布后国家实施的海岛整治工作进行跟踪研究,综合已有分类成果,构建适应于我国海岛现状的整治修复工程分类,对我国海岛整治修复整体格局进行分析,以期为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与效果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国外目前针对海岛整治修复工程分类方面的研究及资料较少,主要仍停留在研究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逐渐开展海岛修复研究工作,内容主要涉及海岛植被修复、海岛外来物种入侵控制、海岸修复等各方面。新西兰Tiritiri Matangi岛自1984年便开始实施了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项目,主要包括物种保护、植被恢复等,同时对修复过程数据进行跟踪评估用于判断修复结果(Galbraith et al,2013)。针对新西兰Carey岛屿的典型生态系统受损问题,采取了一种“防波堤+红树林”的创新模式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效果良好(Shervin et al,2014)。美国的Hambleton岛屿由于长期的海岸侵蚀,造成一分为二成为2个岛屿,Garbisch等人通过创造潮间带沼泽地将2个岛屿连成一片,利用工程措施对海岛进行生态修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Edgar,2005)。位于美国西海岸的Santa Catalina岛生态系统已被众多外来入侵物种高度改变,致使道路被侵蚀碎片化,水文环境紊乱,通过实施自上而下的物种保护项目实现外来物种入侵修复(Denise,2014)。美国东海岸部分堰洲岛通过实施岛陆护坡、沙滩修复等工程达到生态修复(Pilkey et al,1989)。国外现阶段针对海岛进行系统性整治修复实践较少,大都集中在运用生态学方式达到海岛生态干扰,同时辅助个别小型工程修复达到单一领域生态修复目的。工程分类较为单一,主要可分为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红树林修复、物种保护)、海岛岸线整治(沙滩修复、海岸修复)、植被修复与构建等几个类别。
国内在海岛整治修复工程分类方面研究工作日趋成熟,已在整治修复技术先期研究、造价、项目实施等不同应用层面建立了相关分类体系。海岛生态整治修复技术指南(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2011)中将海岛整治修复内容(工程)分为连岛坝拆除、海岸保护、岛体保护与修复、岛陆植被修复、水资源保护、潮间带与周边海域整治修复、污染处理及能源利用七大类。黄一萌等(2015)借鉴水利部、交通部、住建部等其他部委出台的相关造价工程分类标准,对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工程分为十大类,分别为海岸防护与整治、沙滩整治与修复、海岛构筑整治与修复、清淤整治与修复、岛体保护与修复、海岛污染治理工程、海岛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海岛基础设施保护与修复、海岛植被修复和其他。海岛整治修复项目造价标准(国家海洋局,2013)中对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类分为八大类,分别为海岛岸线整治、岛体整治修复、植被修复、周边海域修复、景观修复、交通改造、能源利用与污染处理和科学研究与管理。汤坤贤等(2013)根据近几年来国家批准立项的项目,将项目工程领域归纳为海岸保护、岛体保护、污染治理、供水工程、供电工程、交通工程、潮间带生态修复、海域整治与保护及特殊保护九大类。
随着国家对于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的不断重视,对于工程分类也在不断完善,但各项目分类各有侧重。如辽宁省笔架山连岛坝修复项目(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2010)实体工程分为重点用海活动清理、连岛坝修复、清淤疏浚;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整治修复项目(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2012)实体工程分为海堤修复、岸线整治和油污清理;烟台市担子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烟台市芝罘区海洋与渔业局,2011)实体工程分为护岸整治、海藻植被修复、海水淡化站扩建和废弃建筑拆除清理;湄洲岛整治修复项目(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2012)实体工程分为红树林修复、岸线综合整治、垃圾处理升级改造、沙滩整治修复和宫下码头加固;北莉岛、六极岛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徐闻县海洋与渔业局,2013)实体工程分为码头修缮、受损堤坝修复、红树林保护、环岛公路修复、堤坝加固和排水系统修复。
通过对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工作进行跟踪研究分析,工程类型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特征:(1)工程类型多样,涉及领域较广,在海岛生态修复工作基础上延伸至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2)地域特征明显,南北差异较大,南北方根据其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造成工程类型呈现地域性特征;(3)工程类型标准不一,工程分类参考混乱,无适用于海岛整治修复工作的工程分类,各项目参照标准不一。
通过研究现有各分类体系,其工程分类方法大多通过侧重某研究领域进行类型划分,不同研究目的、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通常建立不同的分类体系。如黄一萌等(2015)关于海岛整治修复项目造价标准中涉及分类较侧重造价分析,注重于分类体系在造价方面的应用,对于景观遗迹军事设施修复、科学研究及海岛权益方面未做分类,且部分分类如岛体保护与修复过于宽泛。海岛整治修复技术指南中分类侧重于对海岛生态修复,针对非针对某个生态的修复工作及改善民生相关项目方面未做分类,如基础涉及配套建设、海岛权益等。
综上所述,现有分类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分类过泛,未见分类主线;(2)分类层级不清晰,均只有一级分类,但各类间仍存在明显层级隶属关系;(3)过于侧重生态修复分类或某一行业研究分类,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典型生态系统保护、海岛权益维护等分类仍欠缺;(4)上述各具特色的分类体系虽有利于特定研究目的,但制约了分类数据的共享与区域分类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本文以海岛生态修复工程为主导因素,结合其他非针对某个生态的修复工作及改善民生相关项目工程实施等,对上述已有工程分类进行有效修正,采用分析—组合—归纳模式,提出适用于我国整治修复现状的工程分类体系,分为2级,Ⅰ级12类,Ⅱ级46类。工程类型分类如表1所示。
分类以2010-2015年度国家已实施149个海岛整治修复项目为参考数据源,结合2014-2015年度海岛统计调查数据,通过工程内容提取、拆分及分析,完成数据标准化入库,形成二级分类。经同类归纳,结合已有分类,划分一级分类,包括海岛岸线整治、岛体整治修复、植被修复与构建、周边海域生态修复、景观遗迹军事设施修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淡水资源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污染防治工程、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研究与管理和领海基点保护。
表1 海岛整治修复工程类型分类体系
对《海岛保护法》颁布后我国所实施的149个国家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项目实体工程自海区到全国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对我国海岛整治修复现状及格局进行分析(表2),可得如下结论:
(1)项目基本情况
2010-2015年度,由中央海域使用金返还及海岛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共计149个。中央海域使用金返还项目73个,工程实施侧重于海岛民生、海岛环境保护等方面;海岛保护专项资金项目76个,更加关注海岛生态保护方向。涉及海岛约137个,北海区51个,东海区52个,南海区34个。其中,有居民海岛63个,无居民海岛74个。工程类型654个,北海区262个、东海区248个、南海区144个。涉岛面积达2662平方公里,共投入资金约64亿元。
(2)工程类型多样,涉及领域广泛
工程类型由2010年17类最高增至2012年的128类(图1),由最初的海岛岸线整治、周边海域生态修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不断延伸至污染防治工程、景观遗迹军事设施修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图2),全方位、多角度的海岛生态保护屏障工程正在不断完善。
(3)《海岛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有效遏制海岛无序开发利用具有显著作用
随着国家对海岛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重视及规范,自《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岛体整治修复工程在2010-2012年度进入重点修复期,人为活动导致的海岛炸岛炸礁、海岛山体损坏、乱围乱垦等造成海岛岛体损坏的行为已被及时遏制。
(4)有居民海岛生态环境修复不断得到重视
由《国家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项目精粹》(国家海洋局,2013)中关于有居民海岛基础设施统计数据:“164个开通交通船,51个无电网供电,276个无固定点淡水供应,208个依靠大陆饮水或海水淡化供水,仅14个县区级海岛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绝大多数海岛垃圾无处理。”可见,有居民海岛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差。2010-2015年,国家共投入69个项目对63个有居民海岛进行整治修复工作,占项目总数的46%,工程类型主要集中在海岛岸线整治、污染防治工程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
表2 全国海岛整治修复工程格局分析(2010-2015年度)
图1 海岛整治修复工程项目类型及个数变化图(2010-2015年)
图2 我国海岛整治修复工程一级工程布局情况(2010-2015年)
图3 我国2010-2014年度“岛体整治修复”工程类型变化图
(5)地域特征明显,南北差异较大
南北方因其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造成工程类型呈现地域性特征。如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保护中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主要分布于东海区南部及南海区,北海区则不涉及。
由于海岛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社会公众保护观念落后等原因,我国对于海岛整治修复工作重视程度和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工程分类体系。本文仅针对2010-2015年度国家实施的149个海岛整治修复项目进行研究,结合国内现有分类体系,尝试性构建了海岛整治修复工程分类体系,为海岛整治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评估及管理提供理论借鉴。该体系还需结合地方近年来开展的海岛整治修复项目,进一步对该体系进行全面验证,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加以不断完善。
Denise A,2014.Knapp.Ecosystem Restoration On Santa Catalina Island:a review of potential approaches and the promise of bottom-up invader management.Monographs of the Western North American naturalist,7:421-434.
Edgar W,2005.Garbisch.Hambleton Island restoration:Environmental Concern's first wetland creation project:Ecological engineering.The Journal of Ecotechnology,24(4):289-307.
Friedhelm G,Claus-Peter H,2004.New options for land rehabilitation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 Southeast Asia by"rainforestation farming".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12,181-189.
Galbraith M,Cooper H,2013.Tiritiri Matangi-an overview of 25 year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New Zealand Journal of Ecology,37(3):258-260.
Mark E,Lewis L,Junemie H,et al,2007.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grove rehabilitation using exploited and non-exploited indicator species.Biological Conservation,38,180-188.
Pilkey O H,Clayton T D.1989.Summary of Beach Replenishment Experience on U.S.East Coast Barrier Islands.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5(1):147-159.
Shervin M,Roslan H,Rozainah Z,2014.Long-Term Assessment of an Innovation Mangrove Rehabilitation Project:Case Study on Carey Island,Malaysia.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储金龙,高抒,徐建刚,等.2005,海岸带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进展.海洋通报,24(3):80-87.
国家海洋局,2013.国家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项目精粹.北京:国家海洋局.
国家海洋局,2013.海岛整治修复项目造价标准.北京:国家海洋局.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2014.第二次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成果.北京.国家海洋局.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2011.海岛生态整治修复技术指南.北京:国家海洋局.
黄一萌,尹庆民,张浩,等,2015.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工程造价问题及对策.国土资源科技管理,32(2):127-134.
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2012.辽宁省笔架山连岛坝(天桥)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锦州: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2012.福建莆田湄洲岛整治修复项目2012年度实施方案.莆田: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
汤坤贤,陈鹏,宋晖,等,2013.国家海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申报材料编制的建议.海洋开发与管理,30(10):29-32.
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2012.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修复整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威海: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
肖佳媚,杨圣云,2007.PSR模型在海岛生态系统评价中的应用.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46):191-195.
肖佳媚.2007.基于PSR模型的南麂岛生态系统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
徐闻县海洋与渔业局,2013.广东省北莉岛、六极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徐闻:徐闻县海洋与渔业局.
烟台市芝罘区海洋与渔业局,2011.烟台市担子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实施方案.烟台:烟台市芝罘区海洋与渔业局.
杨文鹤.2000.中国海岛.北京:海洋出版社.
余爱莲,邓一兵,桂峰,等,2014.海岛生态压力定量评估模型构建.海洋通报,33(6):676-682.
赵立明,2013.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海洋开发与管理,30(6):47-50.
庄孔造,余兴光,朱嘉,等,2010.国内外海岛生态修复研究综述及启示.海洋开发与管理,27(11):29-35.
Construction of island restoration project classification and national pattern analysis
WANG Na,WANG Feng,XU Wen-bin,ZHANG Hong-ye,XU Peng-jie,ZHANG Cai-na
(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Tianjin 300171,China)
Isl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sland restoration.The reasonable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 will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sland restoration project proposals,examination,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So far we have not been able to find a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in island restoration field.This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tracking the island restoration project that has been implemented since The Island Protec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promulgated,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adopted the analyze-matchinginductive model,try to establish the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 system which can adapt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A grade 12 class,B grade class 46.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attern of 149 proje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during 2010-2015,the national restoration project involved about 137 islands,among which 63 islands were inhabited,74 islands were uninhabited;Involved 654 projects,262 projects in the Northern Sea Area,248 projects in the Eastern Sea Area,and 144 projects in the Southern sea area;with a total islands area of 2 662 km2.(2)The island mainland restoration is gradually slow down after of the intensive restoration period(2010-2012),and damage to the island caused by Human behavior is stopped in a timely manner.(3)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habited islands has bee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4)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in the South and North regions of China owing to different natural characteristics,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land;restoration;ecology;project classification;ecological protection;ecosystem
2016-05-30;
2016-08-15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青年基金(222017050C)
王娜(1989-),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海岛管理信息化研究、海岛保护政策制度研究、海岛执法信息化等方面研究。电子邮箱:wangna0305151187@126.com。
P74;F205
A
1001-6932(2017)06-0682-07
10.11840/j.issn.1001-6392.2017.06.011
袁泽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