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效杰 唐上坤
成人尾肠囊肿1例CT及MRI表现
张效杰 唐上坤
尾肠囊肿;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例报告
女,43岁。主诉:下腹部疼痛1个月余。近1个月下腹部隐痛,伴下腹坠胀感。大小便正常,无发热。实验室及肠镜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拟诊为直肠肿物(图1A)。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肿物为多房囊肿,囊内信号不一(图1B~E)。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组织稍粘连,局部肛提肌受压变薄。病理报告囊肿内容物为黄色油脂样,囊壁由纤维及平滑肌组织构成,内衬鳞状上皮及柱状上皮(图1F、G),诊断为骶尾部尾肠囊肿。
2.1 临床及病理 尾肠囊肿是起源于尾肠胚胎残留组织的一种先天性囊性病变,又称为直肠后发育期囊肿或直肠后囊性错构瘤,临床罕见。本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偶见于婴儿或儿童,文献报道女性占70%~90%[1]。但也有学者认为本病女性多见的原因是女性盆底检查频率较高[2],这一观点缺乏依据。
尾肠囊肿多是由于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合并感染后可形成脓肿甚至肛周瘘。极少数尾肠囊肿可恶变,引起骶尾部结构的受侵症状。
尾肠囊肿常为多囊或多房性,囊壁由多种上皮组成,包括立方上皮、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或移行上皮、鳞状上皮等,并含有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与肠重复的区别是后者常具有2层平滑肌。本例尾肠囊肿囊内可有透明、黄绿色、乳白色、褐色或脂样液体,可稀薄或黏稠。
2.2 CT及MRI诊断 尾肠囊肿绝大多数位于骶尾骨前直肠后间隙,偶尔可见于坐骨直肠窝内,还有少数患者囊肿位于肾周或直肠前膀胱后间隙[3]。呈单囊、多囊或多房囊性包块,边缘光整,大小不等。CT扫描可呈水样密度至软组织样密度,囊壁可见钙化灶。MRI多数呈长T1、长T2信号,少数可见T1高信号,可能是囊内含有黏液蛋白成分或出血。本例DWI可呈高信号。CT或MRI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相邻骶尾骨及周围软组织一般不受侵,但可受压移位或粘连,相应骶尾骨前筋膜可局部增厚[4]。如果合并感染,囊壁可增厚,强化程度增加。极少数恶变者可见囊壁局限性增厚,出现壁结节及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并且范围较大,可侵犯周围结构,并可延伸至盆腔外。刘洁等[5]报道1例恶性尾肠囊肿内含有软组织、脂肪、钙化及囊性混杂成分。
2.3 鉴别诊断 尾肠囊肿应主要与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囊性直肠重复相鉴别。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眶四周、鼻根部、头枕部,骶尾部较少见,囊肿内常含脂肪,甚至毛发、骨骼、
牙齿等。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为脱落的角化物,多见于中年女性,极少恶变。尾肠囊肿与表皮样囊肿影像表现相互重叠,鉴别困难。孙桂东[6]认为,如果出现多囊,可能更倾向于尾肠囊肿。Prasad等[7]认为囊性直肠重复较尾肠囊肿多见,可与直肠相连或不连,由于囊壁为2层平滑肌组织,故影像表现为囊壁相对较厚。尽管如此,两者术前仍不易鉴别。
[1]Hjermstad BM,Helwig EB.Tailgut cyst.Report of 53 cases.Am J Clin Pathol,1988,89(2):139-147.
[2]胡军红,李诗杰,王晨宇,等.成年人骶前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0):44-46.
[3]曾小葵.尾肠囊肿研究及治疗进展.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3):3577-3579.
[4]李勤勍,杨军,飞勇,等.骶前间隙尾肠囊肿1例.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5):878.
[5]刘洁,程敬亮,张勇,等.直肠后间隙巨大尾肠囊肿恶变1例.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12):984-985.
[6]孙桂东.旁骶尾入路治疗成人骶前肿瘤.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864-1866.
[7]Prasad AR,Amin MB,Randolph TL,et al.Retrorectal cystic hamartoma:report of 5 cases with malignancy arising in 2.Arch Pathol Lab Med,2000,124(5):725-729.
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放射科 广东阳春 529600
R657.1;R814.42
10.3969/j.issn.1005-5185.2017.11.004
张效杰 E-mail:727596278@qq.com
2017-06-15
2017-08-11
(本文编辑 周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