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刘萍
作为当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对高校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培养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普遍具有性格单纯、思想活跃的共性特征,另外,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逐步走向成熟的年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处于重要的形成阶段。情感教育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积极作用,只有保证情感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概念的角度来看,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对应关系,情感教育指的是通过知识构建的方式,使其成为内部自我系统的一种能力,情感教育重点培养的是人对价值的体验与感受,强调以教育管理工作为平台,在获得学生认同的同时,使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将其视为自身思想观念的一部分,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这正是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
高校学生不仅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的能力也更强,但是当今的95后的学生也存在种种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我意识强,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以“藏独”为例,当“藏独”分子进行破坏活动时,学生们的表现普遍非常激愤,大学生具有极高的爱国热情,除此之外,部分学生还组织了对革命先烈事迹的缅怀活动,该类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但是,对作为兼具青年与学生身份的大学生而言,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他们虽然有着先进的思想,同时却也相对激进,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往往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对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加以培养,使其在具备积极人生态度的基础
情感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反映的形式之一,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以此来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实践证实,将情感教育应用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是很有必要的。文章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含义,然后又说明了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意义,最后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情感教育在高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究,供高校教师及相关人员参考。上,具备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情感教育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只有将情感教育和学生教育管理结合,才能达到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
随着教育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所熟知,与其他教育理念相比,该理念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将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放在相同的高度。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无法离开感情而独自存在,感情机制与对象化活动所涉及的领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单纯将情感教育视为德智体美劳中的一种是缺乏科学性的,从本质上来说,情感教育能够辐射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十分有益。
情感教育在师生间构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强化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动态产生全面的了解,也能为后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应有的支持,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形成集体凝聚力。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师生之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增进师生友谊,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情感教育是保证教育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对应的主体和客体均为人,如果能够保证主体和客体在感情方面的融洽程度,就会形成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的情感效应,针对高校学生所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对该项工作而言,保证其顺利进行的基础为情感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对教育者而言,必须要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情感,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朋友,并将情感教育融入学生的寝室、教室、家庭等各个场所,利用情感具有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奋发图强的想法,并为之付出努力。
情感教育能够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情感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互动性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学生情感所反映出的感受是积极向上的,那么,该情感的存在就可以引起后续一系列积极、向上的互动反映;如果学生情感所反映出的感受相对消极,那么,就会对后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情感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以情动人。以情动人主要是指教育者通过自身真挚的情感打动他人,使其对个体言行具有更高的接受性。情感的产生无法离开特定情境,而存在于情境中的因素,对所产生的情感又具有十分复杂的影响,在对情感产生制约的诸多因素中,最为直观的因素就是情境,因此,教育者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情境的营造,通过对情境营造和利用的方式实现对教育对象情感进行激化和控制的目标,为教育对象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
通过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能力稍显不足,尤其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需要与陌生的同学在一起生活,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在生活习惯、脾气性格、思想作风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正是因为种种差异的存在,才导致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和矛盾,如果任由这些问题发展下去,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想要解决该类问题,教育者应当对该类学生的问题有高度重视,并付出自己的情感和精力,在为学生构建起和谐、友爱的环境氛围后,通过深度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与学生构建起友谊的桥梁,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向教师倾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让学生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之中,通过各类公益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于学生而言,社会的认可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方面具有其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及人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情感教育进行合理应用。
以情感人。针对高校学生所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还要意识到,情感因素具有明显的双向性特征,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都不应当仅仅关注自身的情感因素,而是应当通过对双方情感因素进行充分调动的方式,实现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控制的目标。良好的形象,是教育者开展情感教育工作的前提,因此,作为教育者,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有感而发。现阶段针对心理学所开展研究的结果表明,每个人都存在对别人进行模仿的趋向,这一趋向在人们无法针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与判断时更加明显,也就是说,此时别人的观点或行为,都会对个体感知和活动带来十分显著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想要保证情感教育工作能够取得应有的教育成果,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对教师而言,无论是培养情感教育素养还是发展情感教育素养,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以发展自身情感教育素养作为目标之一,通过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的方式提高工作质量。
以情育情。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在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的诸多特点中,最具代表性的应是自觉感化对方以及使对方感到心悦诚服这两点,从这一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情感教育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重合。对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明确一点,作为典型的双边互动活动,教育工作的主导是教育者,主体是学生,双方中任意一方具有的作用都不应当被忽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首先需要对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进行确定,将完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及人格作为开展情感教育工作的起点,通过对二者在情感、知识等方面的互动作用,保证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综合质量。
对于正处于困难中的学生来说,情感教育具有的重要性就更为重要。无论是学生遇到了情感还是学业方面的问题,教师都应当利用疏导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自己的热心和爱心为学生提供帮助,保证各类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在开展相关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困难学生提供帮扶。对于家境相对贫困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将情感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激励方面,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对于难以摆脱网络诱惑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只有真正感受到集体和教师的温暖,并且在现实世界中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学生才能够彻底脱离沉迷网络的状态。通过上文所分析的内容可以看出,针对不同情况,教师应当选择对不同的情感教育方式,只用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功能,也才能呈现出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
各大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管理过程中,都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高尚、积极的情感,激活与开发学生的积极情况,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利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对学生兴趣、心理、智力等因素产生积极影响,保证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还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达成优质教育的目标。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