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秋立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根本办学制度,但合作的形式则多种多样。为筹备技工教育150年纪念活动,翻检了大量资料,考察了部分学校,发现我国早期技工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校企一体“的办学制度。
我国的技工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福建船政学堂中设置的“艺圃”。有三点基本特征,足以证明“艺圃”具备了技工教育的基本基因,成为现代技工教育的雏形。第一,明确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技术工人。后来“艺圃”又细分为“艺徒”和“匠首”培养,即熟练技术工人和技师,形成从初级到高级的培养体系。第二,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工学一体,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而上述两个特征,均依赖于第三点,就是校企一体的办学制度。
何为“校企一体”?我的理解,就是校和企并非一般的合作关系,而是共存于一个组织体系,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管理体制。生产和教育共为一体,是一个组织的两种功能。是“一元”而非“双元”。在某种意义上讲,比起德国的双元制,具有更为深刻的校企共同体意义。当年的船政学堂,是先有船政,后有学堂。学堂是因船政兴起,为船政培养人才。厂校不分。船政的“监督”既管学堂,又管工厂;船政的“教习”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学堂的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工人,注意这个身份是真实的身份,而不是模拟的“准员工”身份。在学习过程中,既学理论,又参加生产劳动,并承担生产任务。学习过程就是生产过程。实行“半工半读”,半日上课,半日进厂实习。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学堂”既出人才,又出产品。从1868到1907年“船政衙门”制造了30多艘舰船,均是一代一代学生亲手打造。
创造出这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们不能不对150年前“师夷长技”的先辈们充满敬意。
由此可见,中国的技工教育从根儿上不是一般的“校企合作”而是“校企一体”;并非“双元制”而是“一元制”。这一传统,代代延续。新中国建立之后,企业办技工学校大量兴起,基本都坚持了企校一体的办学体制。包括政府办的学校,也大都采取了这种模式。例如,建于1955年的山东济南工人技术学校(后为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山东劳动技师学院)办学之初,即与济南机床六厂校企一体。企就是校、校就是企,企校不分家。从全省的大企业抽调了部分高级技工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机床六厂后来成为“一机部”定点企业,其生产的“万用工具磨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改革开放之初,这个产品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奖“。学生在校三年,有60%的时间在生产车间摸爬滚打。“一人一机(床),一人一位(工位),直接参与生产实践。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产品,这样的师资,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技工质量能不高吗?到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便可以直接培养六级技工(八级工制),高级班二年级的学生,即可独立完成磨床组装。比起现在一些学校的毕业生,只会加工一两个课题规定的元件,真有天壤之别。也因此,这所学校1990年被劳动部命名为全国第一所“高级技工学校”确是实至名归。
查阅历史资料,劳动部门在工作指导上,对于校企一体有明确的要求。1958年3月的天津会议就明确提出:“技工学校的生产与教育应是统一的,要做到“既是学校,又是工厂;是学生,又是工人;既是学习,又是劳动”“既出产品,又出人才”。这应当是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作为培养技工的院校,它一定不能是一个单纯的“教学单位”,而应当是把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机构。一定要有企业、有产品。多年来,正是这种培养体制和模式,决定了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老技工教师们回忆说,那个时期人才培养质量高,一是校企不分,二是师资一流,三是产品高端。试想,我们的技工学校如果都能够有这样的体制,都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的生产实践,亲手制做国内领先的产品,何愁人才培养质量,何愁不能培养出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领军人才,一定是在企业一线生产实践中锻造出来的。在一次关于领军人才的讨论会上,来自于企业的专家强调,技能领军人才不在于取得什么称号,拿了多少奖牌,而在于是否真正在企业一线起到领军作用。并且对我们现在一些地方片面以竞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以为然。观点虽有些偏激,但也很值得深思。我们不应忽视竞赛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但真正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不应仅依据技能竞赛的成绩和奖牌,而应当更多地看重其在企业一线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并与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校企一体的体制机制,对于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现在很多学校致力于与企业实现多方面的“共同“,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共育人才,在这方面,“校企一体”无疑是最好的体制。否则,无论怎样“共同”,都很难真正行进在同一轨道上。
时过境迁,技工教育的办学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训条件、理论教学和系统化培养得到了强化。但非常遗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不再实施“一体化“办学。学校和企业逐渐成为缺乏共同利益的不同主体。学校已经独立于企业之外,成为并行的体系。特别是20世纪末剥离“企业办社会”,更使校企一体的体制受到冲击,真正“企业办学“已不足五分之一。产教各自独立,只能重走相互融合之路;校企成為不同实体,也只能努力实现新的深度合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如何深入研究认真坚持”企校一体、一元办学“的基本经验,是新时期技工教育实现产教融合、保持特色发展的重要课题。要研究“校企一体”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研究其发展演变过程,挖掘继承其核心内容,实现“否定之否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校企一体”。从工作指导上,一是应当鼓励企业兴办技工教育。切实解决企业办学中的一些问题,更多地享受”普惠“政策,创造其发展壮大的制度环境。二是鼓励学校办企业、出产品。办高水平企业,出高端产品。产学研一体化育人。三是要支持引企入校、引企驻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习产品。
我们常说,没有一流技工,就没有一流产品;反过来,没有能够让学生体验生产实践的环境,没有适合常规教学的一流产品,纸上谈兵,学校规模再大,设备再好,也难以大面积、成批量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一流技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企业,有产品,应当作为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特色和实现产教融合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