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权德舆《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2018-01-08 19:52谢霞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谢霞

摘 要:对权德舆诗《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简单解析。

关键词:瑶台寺;权德舆;对月绝句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其陵墓昭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昭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在陵域范围之内,有“瑶台寺”“广济寺”“澄心寺”“百城寺”“舍卫寺”“升平寺”“证圣寺”“宝国寺”等多座寺庙[1]。其中,瑶台寺的地位比较特殊。因为它是唐太宗生前亲自下令修建的。据现代田有前、冉万里两位先生考证[2][3],瑶台寺在昭陵之西南十八里左右,今考古已经发现其遗址。此寺应当是在贞观十年(636年)六月,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去世之后开始修建,同年十二月之前建成①。它为昭陵的陵寺之一,初为祭祀长孙皇后所用,后来逐渐扩大功用,在唐人笔下,曾经多次出现,颜真卿有《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诗[4]。而特别引起笔者兴趣的,是权德舆的《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以下简称《对月绝句》)。

权德舆,生活在中唐时期,是贞元、元和年间的贤相,同时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录于《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一至卷三百二十九,其中大多数诗都得到了详细的解析,但是也有少数例外,《对月绝句》即其中之一。

《對月绝句》题目中提到瑶台寺,而此寺如前所述,位于昭陵。《对月绝句》当是权德舆于某年八月十五日宿于昭陵瑶台寺时对月有感所写。查其诗中之意,似乎与皇家的某位公主有关。

《对月绝句》曰:“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5]

“嬴女乘鸾已上天”。“嬴女”,用传说中秦穆公之女弄玉的典故。秦国,嬴姓,故称。《列仙传》卷上记载:“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於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6]此句以弄玉成仙比喻某位公主去世。

“仁祠空在鼎湖边”。“仁祠”,明·杨慎《艺林伐山·仙陀》有载:“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7]在此当然特指权德舆身处之瑶台寺。“鼎湖”,本为古代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后世亦借指帝王。如清·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②此句指公主死后,空留下瑶台寺在唐太宗的昭陵旁边,如弄玉当年只留下凤女祠一般。可见权德舆之所以用弄玉之典故,一是借用其公主身份;二是用其成仙代指公主去世;三是用弄玉的凤女祠来借指与公主有关的瑶台寺。

“凉风遥夜清秋半”。此句扣题,点明写诗之时是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仲秋月夜。

“一望金波照粉田”。“金波”,月光。“粉田”,脂粉田,即公主的汤沐邑。此句再次点明季节,及瑶台寺与公主的关系。

全诗大意:公主不幸去世了,只如同弄玉成仙留下凤女祠一样,留下瑶台寺在昭陵旁边。今天晚上正值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着这座用公主的汤沐所得而造的寺庙。

那么,此诗中提到的公主是谁呢?

此诗既然写于昭陵,则公主当是唐太宗的姐妹或者女儿。查《新唐书·公主传》,唐太宗的姐妹与女儿中,葬地与佛寺有关者有二例:一、唐太宗妹比景公主“始封巴陵……显庆中追赠,立庙于墓,四时祭以少牢”[8]。二、晋阳公主“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9]。比景公主应当与瑶台寺无关。如前所述,瑶台寺贞观十年(636年)时已经建成,而比景公主却是显庆中(656年—661年)才立庙于墓的,时间上不合。而且比景公主是因罪赐死,并未陪葬昭陵,所以可以排除她了。那么,应该是晋阳公主吗?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唐太宗第十九女,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所生。其生母去世之后,由唐太宗亲自抚养。不幸于十二岁时去世。她去世的具体时间史书上并未记载,不过可以考据。

唐太宗第二十一女新城公主墓志已出[10],据之可知她死于龙朔三年(663年)三月,时年三十,则其生年当在贞观八年(634年)。新城是晋阳公主同母妹,且不是双胞胎③,则晋阳的生年必早于贞观八年(634年)。《新唐书·公主传》又载“(长孙)后崩,时(晋阳)主始孩,不之识。及五岁,经后所游地,哀不自胜”[11],可见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尚不满五岁。则晋阳应当生于贞观七年(633年),死时十二岁,当是贞观十八年(644年)。如此一个矛盾便产生了:瑶台寺贞观十年(636年)已经建成,何得与晋阳公主有关?然据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三》:“第五百九十三,《唐瑶台寺碑》:许敬宗撰,诸葛思祯正书。贞观十八年。”[12]此碑文虽然已经失传,但却可隐约窥见,贞观十八年时,瑶台寺有一次修缮活动,并为之立碑。而此年正是晋阳公主的卒年,这次修缮极有可能就是《新唐书·公主传》所说的“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即用晋阳公主汤沐所得造寺庙,这与权德舆的《对月绝句》中的“粉田”之意正合,可见《对月绝句》所涉及的公主的确为晋阳。

综上所述,瑶台寺于贞观十年(636年)建成,初祭祀长孙皇后。贞观十八年晋阳公主去世,被葬于瑶台寺附近,并用晋阳公主的汤沐余赀对瑶台寺进行了一次扩建,许敬宗撰碑文纪念。若干年后,中唐宰相权德舆夜宿于瑶台寺,所住之处正是扩建部分,因有感而写下《对月绝句》。

晋阳公主葬地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据今考据,极有可能就在瑶台寺附近,也许这一点能够为未来的考古工作所证实。

参考文献:

[1][宋]宋敏求.长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田有前.唐代陵寺考[J].文博,2012(4).

[3]冉万里.帝陵建寺之制考略[J].西部考古,2006.

[4][清]曹寅.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清]曹寅.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西汉]刘向.列仙传.卷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明]杨慎.艺林伐山[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9][1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八十三.公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张沛.昭陵碑石[M].陕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12][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三[M].山东济南:齐鲁书社,2009.

注释:

①释氏稽古略.记载:“法师玄琬……琬入灭于贞观十年十二月……及于昭陵立瑶台寺,敕法师玄琬,于苑内德业寺为皇后写佛藏经”,瑶台寺既建于昭陵,必建于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之后,玄琬死于同年十二月,之前已有瑶台寺之名。

②[清]吴伟业.吴梅村集.卷三[M].四部丛刊本。

③据《新唐书·公主传》,唐太宗第十九女晋阳和第二十一女新城之间,尚有第二十女常山公主,因此不可能是双胞胎。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