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梅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这也是每位教师都要重视的课题。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提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相关对策,以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指导学生自学,打造有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时期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而被淘汰。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才能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学习更加应该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安排,学生通过课前预习间接培养了自学能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种呆板的接受式学习在新时期已经行不通了。教师可以利用孩子游戏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游戏环节,游戏的过程也是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有一些与教学活动无关的活动,教师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要正确引导,将负面的影响向积极的影响转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掘学生的潜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有效的对策。
三、组织引导,激活学生思维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接纳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而教师在课堂上的定位也应该从灌输式教学向组织者转变。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把一堂秩序混杂的课堂组织得井井有条,使学生能够自主、平等地获取知识。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改变过去呆板式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以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营造课堂轻松氛围的同时,要给学生必要的组织与指导,如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就会变成放羊式的方式,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如一些教师采用大量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只会沉浸于游戏之中,缺少思考游戏背后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什么。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组织与引导。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出现,先进的教学设备不断走进教学课堂,然而在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學中的运用情况并不太乐观。其原因大致可总结为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接触多媒体的时间较短,接受能力较年轻教师能力差,对电脑操作不熟练也不习惯操作。第二,部分语文老师依旧喜欢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一支粉笔行天下,抵触多媒体教学,认为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第三,部分老师认为,多媒体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过于花哨,既浪费时间,效率也不高;第四,一些老师把多媒体功能简单化为用来展示课本内容的平台;第五,经济落后和一些学校资金不足,没有能力更换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作为新的科研成果投入到教学领域,对教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就是使用多媒体对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创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果的共享性,使师生在同一空间、有限时间内得到更多的信息量,而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更是打破了传统的呆板乏味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明显,在语文教学中有效使用多媒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的知识素养,首先要熟练运用多媒体,还要语文教师巧妙安排教学环节,多媒体的运用也要有的放矢,收放自如,重难点突出。部分老师认为多媒体展示与传统的板书不可兼用,这是一个指头弹钢琴的思维方式,其实,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是十个指头有效运作,相互协调,合理分配资源,多媒体与板书合理使用,该写板书时就要板书,加深学生印象,绝不是将课件上展示的内容又照搬到黑板上,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常文侠.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学研究,2010(9):35.
[2]孙朝晖.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1(11):29.
[3]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学院学报,2013(8):58.
[4]田林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探[J].教学研究,2012(12):77.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