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摘 要: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探究微课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科学优化微课设计能够拓展师生“教与学”的空间,并赋予更多的自由,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微课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各种策略技巧,有助于我们高效地进行微课的制作。
关键词:微课教学应用;微课设计策略;微课制作技巧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变革,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交流变得更加快捷。顿时,各种“短小精炼”的文字信息,以“微”形式在社会中蔓延开来。微课已经正式进入中小学校的各学科课堂,那么自然中小学微课设计制作就成为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变革的一种教学改革。
一、微课中的讲解
有专家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在微课中的语言应做到讲普通话、讲文明话,声音要动听,音调富于变化,高低强弱,可通过夸张突出重点。话语中注意激发情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有甚者是为了体现自身知识的渊博,而非将真正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教授给学生。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一些老师的授课语气“生硬”,还有些老师讲课方式很机械,就好像机器人在读课本。微课中的语言应让学生真正地分享老师思考的过程,并能在交流中传递知识。微课的重点要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精讲不等于少讲,讲得过于简单,学生掌握不了教学内容。要讲清难点,以免其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学效果。在微课中适当地设置疑点,以疑激趣,使学习者的思维保持兴奋状态,以提高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疑点设置得好,犹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可激起朵朵学生思维的浪花。
二、微课中的标释
微课中主要环节或小结用字幕提示是必要的,但全程字幕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而分散对内容的思考,导致微课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并不佳。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要点(概念、术语、数据、规则、易错点、总结等),我们可以通过标注的形式来加以强调。标注的方式可采用提示性信息来实现,如:屏幕信息关注点,颜色线、示意图标注等,也可以借鉴综艺节目、广告的创意、麻辣点评等超新鲜的信息来实现。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强调的“点”,声音标注的引入往往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三、微课中的录制
微课视频中,如果涉及鼠标的操作步骤,那么必须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鼠标的形态信息。这需要在教学中做到:稳(鼠标移动速度切记太快,轨迹应清晰可见),准(光标不要乱晃,单击、双击,干净利落),狠(讲解内容时应该刪除无关的图标、背景、头像等)。流程中如果涉及多个程序窗口和窗口之间的切换,应提前以打开程序窗口,熟练使用快捷键的切换方式,如:打开“我的电脑”可使用“Win+E”键,在两个(及以上)已经打开的窗体间切换使用“Alt+Tab”键。在录制过程中,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是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此外,微课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这样很容易忽视了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微课制作是在精细创意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积极互动,才能录制出效果较好的微课。
四、微课的应用
微课应用广泛但不要泛滥。微课正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之中,但也存在部分学科过度依赖微课的教学现象。对微课的理解,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式上要求操作简单化,或者微课的内容局限于学生已知或熟练掌握的知识部分,这些内容没有必要做成视频,否则很容易出现浪费教学资源、浪费学生时间和教师精力的情况。那么,究竟哪些地方需要采用“微教学”呢?本文认为,微教学的应用,应着眼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比较陌生的知识点,而传统的教师讲授又让学生难以接受,或者是学生在课堂上理解,但印象不深,很快又忘记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将它制作成“微视频”。此外,微课设计应求“微”、求“多”、求“精”。既然是微课就必须做到“微”,需要将知识点化解成若干个“知识节”,如此有利于学生较为准确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视频模块,从而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微课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地方还存在部分缺陷和缺点,但是它的出现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此实现分层次教学、分类别教学、个性化教学。在今后,我们要加强对微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不断完善,不断积累微课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慕课的建设误区与发展建议[J].广东教育,2014(4).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