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婷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的普及,缩小了地理距离,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极大的风险,人因为车祸失去宝贵的生命。
2013年3月18日16:45,云南省某州一辆载28人的宇通牌大型客车,在保山市境内翻下右侧95米深的山崖,造成13人当场死亡、15人受伤的交通事故。这只是每年的交通事故中的一个小例子。
二、车祸给幸存者带来的影响
车祸让当事人陷于一种无助的状态,原先的应对方法暂时失效,人的心里防线变脆弱,处于危机之中。这种危机无法预料,具有随机、突发等特点,对于幸存者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一)身体伤害无法避免
车祸中的幸存者身体上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伤害,而且他们还会有生理上的悲伤表现,即车祸后的二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出现生理上的痛苦症状,学者们称这些身体上的痛苦感觉为“剧痛群”。
(二)生活安全感缺失
车祸的发生是无法预料的,个体往往缺乏必要准备,导致安全感下降、心理恐惧感增加等。比如在“3·18”特大交通事故中,交通事故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生,幸存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冲击,且同伴瞬间遇难,他们对车祸产生了明显的压抑感、恐惧感,随之而来的是安全感的缺失。
(三)引起心理恐慌,出现行为悲伤
危机事件后,事件亲历者会出现反复重现创伤体验,如控制不住回想车祸,如出现创伤性的噩梦;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等;还可能会对交通工具产生抗拒心理,影响正常出行。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出现
经历危机事件幸存者的心理都会遭受很大的冲击和震撼,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援助,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典型的症状包括回避、噩梦以及强烈的内疚感和自责感,严重时会影响社会功能。
三、社会工作对车祸幸存者进行危机介入
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目的主要放在恢复和增强幸存者的社会功能上,使其能正确面对和处理今后可能面临的生活困难,社会工作介入的首要工作是要协助医务工作人员开展好医疗救治工作,保证生命得到延续。
(一)无条件的接纳车祸幸存者的情绪
车祸幸存者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内心充满恐惧,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倾听,注重其感受,让其感到尊重和接纳,建立信任关系,积极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以宣泄情绪,以便顺利接受医疗救助。
(二)协助车祸幸存者进行医疗救治
车祸中的幸存者,身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车祸发生后,必须要紧急处理他们的身体伤害,才能为高层次的需求满足做准备。所以社会工作者要发挥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协助车祸幸存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三)协助车祸幸存者正确宣泄情绪
在车祸幸存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的负面情绪会浮现,尤其是亲人在车祸中去世的幸存者,会产生害怕、绝望、愤怒、懊恼及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宣泄,会增加以后的情绪问题的易感性,如心理障碍或者是失眠、头痛等生理症状。这一阶段,可以采取空椅子技术、生命历程回顾技巧以及开展支持性小组等,让车祸幸存者正确的宣泄情绪。
(四)引导车祸幸存者正视车祸事实
车祸幸存者在面对车祸这个突发性危机状况,如果他有能力应付这个失序状态的话,就能顺利度过危机,否则就会采取消极的解决方式,不愿意面对车祸事实。车祸幸存者是否有能力处理危机,除了跟他原先处理问题能力、资源有关外,还跟他如何看待车祸这件事情有关。所以社会工作在对车祸幸存者进行危机介入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协助他们正确的看待车祸的发生。
(五)协助车祸幸存者以车祸作为改变的契机,发展出更高的问题解决能力
危机从中文字面上解释,包含了“危险”和“机会”两个意思,所以危机也是一个转折点。车祸幸存者在经历车祸后,有机会从自我實现的角度审视自己原来的生活,清楚的看到原来生活中不合理的部分,并以此为机会,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及发现自己具有应付问题的能力,相应地人也就得到了成长。
(六)协助车祸幸存者预期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情况,并有效地计划应对策略,以避免未来遭遇危机时被击垮
当案主恢复至平稳状态时,危机介入便算完成。车祸幸存者能够正视车祸带来的影响,并且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车祸幸存者评估经验的心得感受,主要是在应对车祸中采取的应变方法,他们的个人潜能发挥的如何以及在今后遇到危机时可以怎样成功应付。这时,社会工作者要持续地对车祸幸存者表达关心,告诉他们未来如果有需要的话,随时可以回来,并会主动的跟进他们的进展情况,确保危机介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交通工具的普及,随之而来的突发性危机——车祸也日益增多,不仅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车祸中幸存者也会受到车祸危机的冲击,产生极大的生理、心理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手法,在对车祸这个突发危机的介入中,要注重幸存者的医疗救治、情绪宣泄、挖掘资源、发展其问题解决的能力,以便今后再一次处于危机中有能力自己处理好。
【参考文献】
[1]杨彦平.社会适应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2]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3]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
[5]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