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财务监督管理体制的措施

2018-01-08 17:42陈亮
大经贸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完善措施上市公司

陈亮

【摘 要】 在上市公司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监督与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阶段,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频繁发生,对投资者与相关财务信息使用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冲击资本市场。其中,不同监控主体的整合与利用是上市公司财务监管的重点,能够对公司财务监管机制运行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将上市公司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其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财务监督管理体制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有效促进上市公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监督管理体制 完善措施

新时期背景下,上市公司违规现象发生几率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舞弊问题显著且存在诸多假账风波等方面,企业决策者会充分考虑自身利益而铤而走险。但是,这种方式会对国家金融市场的秩序带来严重的干扰,使得市场经济秩序不公平,提高国家财政风险系数。由此可见,高度重视并完善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管理体制能够确保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性,全面维护投资者利益,以实现财务风险规避的目的。

一、现阶段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管理状况分析

在国家市场经济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证券市场内部上市公司的违规事件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但是,上市公司在财务监督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监督管理主体缺位。即便上市公司主管部门权利与职责发生改变,始终难以根据出资者本质属性行使出资方的职责。即便有所行使,也仅仅只是代理行为职责的行使,所以出资者主体缺位现象明显[1]。

第二,财务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出资人不到位主管部门会代替行使职责,所以,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相对于企业经营者所展开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就十分薄弱,难以满足具体的要求。

第三,治理结构规范性较差。对于国有独资与国有控股公司,在形式层面已经构建了基于法人制度结构的结构管理机制,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始终都交由组织人事部门来负责任免,难以将投资人的监督管理约束效力充分展现出来。

第四,经营体制有待完善。国有出资人的实质就是代理人,始终不具备出资人实质,而且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而言,内在利益驱动严重缺失,难以形成责任压制。在实践过程中,国有出资人代表会借助个人权利,和经营效果不理想的经营者同流合污。

第五,监督管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对于国有独资与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大部分复杂人际关系因素在融入到公司治理结构当中以后,很容易形成将所有者权利维护作为主要目标的治理结构模式,使其监管作用被严重削弱。

由此可见,要想确保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始终维护中小投资者切身利益,就必须要严格监督管理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

二、对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的深化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管理主体主要是借助法律规范、公司内部制度与公司章程来获取监督管理权利。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作用不容小觑。站在理论层面分析,可以将公司治理当中的财务监管机制细化成内部财务监管与外部财务监管两个部分。

(一)上市公司外部财务监督管理

对于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可以综合考虑法律法规具体规定,对上市公司提出要求并且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为公司财务活动的定期监督与检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所以,行政机关监督管理也能够被当做政府财务监督管理。但是,在上市公司角度分析,政府监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的指导性[2]。对于政府的指导性财务监督管理来讲,具体指的就是国家财政机关结合国务院赋予法定职能,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性提供必要的指导,以保证贯彻落实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外部监督管理。

第二,财务监督管理的强制性。作为上市公司的决策者,会优先考虑切身利益驱动,很容易采取不正确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需要借助强制性的财务监督管理方式,以确保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与公正。

第三,财务监督管理的协调性。目前阶段,国内上市公司通常是国企改制形成,所以其中会涉及诸多问题。基于此,需要政府部门参与其中,并积极开展协调性采取监督管理,才能够为改制提供必要的保障[3]。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在法制建设落后的条件下,政府协调性财务监督管理作用不容小觑,而这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最突出的特点。

(二)上市公司內部财务监督管理

上市公司内部建立并健全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帮助经营者更好地实现投资者所设定的财务目标,同样也可以对公司其他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予以全面维护。

第一,上市公司投资者监督管理。为更好地针对经理人进行监督管理,并且与内部管理相互制衡,就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作为重要基础。而股权结构集中的适中性,不仅可以对股权高度集中问题予以解决,同样可以严格控制经营管理权,进一步节省了代理的成本,实现了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的全面提升。

第二,上市公司经营者监督管理。一般情况下,经营者范畴内主要包括了公司董事、执行董事、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以及经理和副经理等。而经营者主要负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必须借助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控制并且约束内部各个部门财务活动,进而实现投资者财务目标。而经营者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贯彻落实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以保证财务资源与综合利用效率得以全面提升。为了实现上市公司财务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就必须保证经营、财务与投资风险实现有效权衡,尽量规避工作失误而引发意外的损失[4]。

三、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措施

(一)外部财务监督管理的完善

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应积极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够针对上市公司展开更有效的外部财务监督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加大财经法规的有效宣传力度,为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要构建各项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在财务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即可为财务监督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endprint

(二)内部财务监督管理的完善

在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制度的作用下,为企业投资者针对经营者行驶财务监督权方面赋予了必要的权利。结合现阶段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经营者监督管理的要求,作为上市公司應当有效地借鉴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将所有权主体当做核心,并在体制层面明确相对于经营者的财务监督管理。现阶段,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模式始终存在尚未解决的操作问题,要想对所有者主体“缺位”的问题进行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模式权责利之间的关系方面。

第二,将法人法治结构作为主要目标,并且合理地设置分权决策管理体系与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其中,需要对董事会权责关系进行合理地设置,并且贯彻落实监事会与财务总监的权利与责任。在此基础上,应结合产权关系确定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代理人。如果尚不具备这一条件,则要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最终选出最佳的代理人。

第三,将经营者风险责任制作为切入点,构建以经营者为对象的风险约束体系。对经营者风险责任进行有效地设置,能够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进行分解,并且减少代理的成本[5]。

第四,将市场竞争机制的强化最为主要目的,并健全经营者市场制约机制。如果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情况不理想,公司经营者需要根据多有着利益要求,不断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以及增值能力。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应当借助协同目标行使资本所有权职能,而股东大会则要针对所委托的董事会展开全面监督与激励。对于董事会而言,则要依法代表股东的利益,有效地行使公司管理权并对经营层进行严格监控。作为经营层,则需要通过自身的经营能力尽可能地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管理的水平将对其自身生产经营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管理工作的重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管理不仅要遏制违规行为,同样要注重信用的累积与价值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小辉.完善财务监督管理体制的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5(48):94.

[2] 乐菲菲,杨莉,朱孔来等.基于可拓模型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C].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49-53.

[3] 钱义霞.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5(11):195-195,197.

[4] 李晓燕.基于Basu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2):115-119.

[5] 乐菲菲,杨莉,朱孔来等.基于可拓模型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9):84-88.endprint

猜你喜欢
完善措施上市公司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