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桂英
摘要 本文结合六盘水市盘县银湖农民合作社工作实践,论述了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并总结了合作社集约生产、充分利用弃耕土地、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保障农民收入等优势,以期为开展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优势;脱贫;贵州盘县;银湖农民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 F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265-01
中国的贫困人口以农村居民为主,且这些人口中80%左右居住在我国中西部省份。截至2016年底,贵州省贫困人口327.2万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广,脱贫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六盘水市各级党委、政府齐心协力开展扶贫工作,确保“2020年六盘水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对此,脱贫成为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全省以“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为抓手,开展精准扶贫,扶贫方式有异地搬迁扶贫,送现金、农技、项目扶贫等,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进而实现“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已有经验显示,实现全面脱贫应建立农民合作社组织,即在不改变农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组织成合作社经营,集中农户的土地、山林、水域等生产要素,立足合作社整合优势,着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种植、加工、旅游一体化发展,实现贫困农民脱贫的最终目标。
1 银湖农民合作社基本情况
银湖农民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7月,成立后以自筹资金及贷款方式,整合并开发8个自然村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5 333.33 hm2。耕地以種植为主,包括花卉种植,林地以林下养殖为主,草地以涵养水源保护坡地兼旅游观光为主,水域以开发水上乐园为主。合作社还充分利用悬崖、峭壁、溶洞、瀑布等开发旅游产品,建有长达数十米的水上吊桥、高达100 m的崖壁玻璃栈道、山顶观光平台、溶洞穿越等项目,供游人有偿体验[1-2]。
1.1 打造万亩种植园
银湖农民合作社把58户农民的近2 000 hm2土地量化成资产,入股种植园建设,已经建成优质梨园1 333.33 hm2,蓝莓园(分2个园)333.33 hm2,猕猴桃园333.33 hm2。蓝莓进入盛果期,入园采摘门票60元/人,果实160元/kg,此项目为合作社每年增加收入几十万元。猕猴桃盛果期后,将成为六盘水市猕猴桃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1.2 形成周边旅游度假目的地
银湖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每户申请创业贷款8万元,共贷款5 000万元,其中1 500万元由合作社与深圳苏氏山水公司合作用于苗族、彝族、布依族民居改造,另外3 500万元入股温泉养生项目。现已建成桃园酒店及养生温泉,还有多个在建工程。2015年银湖合作社所在地——舍烹村加入“全国文明村镇”行列,当年游客2.2万人次,旅游收入400万元,夏季游客多来自四川、湖南、广西等省区。
1.3 入社贫困户全部脱贫
银湖农民合作社8个村先后有465户村民通过现金(扶贫资金、贷款资金)方式入股,贫困户的资产在“三变模式”中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避免了扶贫款被农村“能人”“精英”俘获。扶贫款进入合作社后,量化为贫困户股份,使贫困户有固定收入。经过几年发展,银湖合作社总股金达2 000万元,在国家精准扶贫过程中,8个村1 161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
2 农民合作社优势
2.1 集约生产,节约成本
农民合作社能充分利用入社农户土地、劳动力要素,进行统一规划,瞄准市场需求,把过去每家每户单一传统种植,转变为农作物、水果、蔬菜、中药材混合种植,土地利用得以最大化。农业生产具有生产时间长、季节性强的特点,依靠农户个体难以完成有效管理,而合作社拥有的人力、物力、技术能够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经营,整体提高资源利用率,既节约成本,又提升合作社整体效益。
2.2 解决当前土地弃耕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一方面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另一方面稳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业收入已经不是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尤其是农业产出效益递减,种地无利润甚至亏本,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出现耕地撂荒、闲置甚至弃耕,合作社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使农民撂荒、闲置、弃耕土地得以利用、复耕。
2.3 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
农户家庭生产经营分散、品种单一,很难获得规模效益,更无法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当前消费者需求已经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对产品品质要求高,客观上要求农产品生产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众需求将不断升级,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新要求,农业生产面临产业内部调整。农民合作社能够承担起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管理,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4-5]。
2.4 保障农民收入
由于农民合作社实施统一管理、产业化经营,对市场信息掌握比较全面、及时,产品推广有力度,产品销售有议价能力,农民收入有保障,为入社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农民合作社能够集约生产、充分利用弃耕土地、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农民收入、实现农民脱贫。
4 参考文献
[1] 韩国明,郭鹏鹏.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化路径:基于中央一号文件(1982—2016年)的文本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93-101.
[2] 孙咏梅,方庆.消费视角下的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探索[J].农业经济研究,2017,5(14):23-32.
[3] 李明慧.对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91-293.
[4] 张功杭.新型农村合作社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村,2005(3):45-47.
[5] 王婉.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5(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