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胡吉鸿
摘要 通过分析彭阳县生态建设现状,将治理和巩固提升有机结合,提高流域治理标准,培育流域支柱产业,突出流域治理的综合效益,逐步使流域生态型向流域经济型转变。
关键词 生态建设;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220-02
青山绿水是彭阳县最靓丽的名片。彭阳县自1983年建县初就明确提出“生态立县”方针,历届县委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不动摇,绘制生态蓝图。通过坚持不懈地改土治水、植树造林、治穷致富,取得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良好成效。然而,彭阳县生态环境承载力仍然较为脆弱,生态体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效益不明显,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必须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落实生态优先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围绕重点区域统一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整体推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延续“绿色红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生态彭阳”建设水平,努力把彭阳县打造成西部生态建设先行区、排头兵。
1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步伐
1.1 全面加快造林绿化进程
抢抓实施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雨量>400 mm区域造林绿化工程机遇,通过精准造林推进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全面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雨量>400 mm区域造林绿化工程建设5万hm2,使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及以上。科学合理确定营造模式和树种配置,重点以山桃、山杏、刺槐、柠条等抗旱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配置常青树,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加生态景观和经济效益[1-2]。
1.2 实施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
全面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进程,力争将所有移民迁出区土地收归国有并实施有效管理,使迁出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显著增强,使生态移民迁出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植被覆盖率达到85%以上。
1.3 实施道路、村莊绿化工程
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融合各项林业建设项目,以309国道、327国道、203省道、青彭高速等主干道路和县、乡、村道路及居民点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绿化美化,打造绿色长廊和美丽乡村。
2 着力提升生态经济效益
2.1 壮大经果林产业
采取点、面结合方式,以庭院经济型、嫁接改良型、设施温棚型和适度规模型4种模式大力发展红梅杏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彭阳红梅杏”品牌。以国有林场为主,在生态移民迁出适宜区集中连片新建优质红梅杏示范园区,实现规模化栽植、标准化管理、深层次加工、多渠道销售,到2020年全县发展红梅杏种植面积1.33万hm2。扎实开展文冠果试种试验,建成阳洼流域文冠果景观园66.67 hm2和罗堡育苗基地3.33 hm2,并结合全域旅游,在重点流域和等级公路沿线机修大地埂发展文冠果木本油料树种,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型产业。通过企业带动,在红河流域发展矮化密植优质苹果产业试验、示范,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推广扩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2 精心培育林下经济
结合林权改革,利用现有林地资源,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发展”的思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生态鸡、林下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不断扩大生态鸡数量、提高质量,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结合实施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水量>400 mm区域造林绿化工程、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北部乡镇大面积营造刺槐、柠条、山桃等蜜源树种,为发展中蜂产业提供蜜源。充分利用现有流域生态景观发展森林旅游及林产品加工,引进和扶持发展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生态产业化水平,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3 稳定苗木产业
按照“调结构、促质量、树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苗圃和育苗大户,重点在红茹河流域培育以红梅杏为主的经济林苗木,在南部土石质区域培育针叶林苗木,在北部残塬区发展山桃等生态苗木,引导育苗户适度培育彩色苗木及绿化大苗,使全县苗木产业面积稳定在0.33万hm2,确保县内生态建设的良种壮苗。
3 创新发展生态旅游建设
3.1 继续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进一步完善彭阳县水土流失治理总体规划,将治理和巩固提升有机结合,在山、水、路、田、林、草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提高流域治理标准,培育流域支柱产业,突出流域治理的综合效益,逐步使流域生态型向流域经济型转变。
3.2 加快城乡治理推进全域旅游建设
继续坚持每年春、秋2季开展干部义务植树活动,通过造林与造景,把县内的红色景点、绿色风景、人文环境串联,打造成乡村自驾游新景点,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线路,推动生态建设创新发展和持续发展,让绿色生态释放发展红利。
4 严格执行生态红线规划
4.1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
实行最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和空气、土地污染防治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三清”(清河道、清河障、清河面),加快县城污水治理和集中供热改造建设,提高公共环境基础设施的减排能力。同时,制订和出台优惠政策,严格执法,引导企业进行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4.2 大力开展农村循环经济试点
加大资源的再生利用及综合利用力度,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沼气能源建设、有机肥生产、面源污染控制、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新路子,推动全县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 加强病虫灾害防控
严格实施外地引进苗木病虫害审查制度,严格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防治关口前移,把任务分解到基层,把责任落实到人。认真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将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成灾率和除治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确保林业生态安全[3-4]。
4.4 完善管理监督网络
强化目标管理,落实生态红线的优先地位,严格推行禁牧封育、舍饲圈养,进一步加强林地用途管制、林木采伐审核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林地征占使用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严厉打击滥采、乱挖、乱砍、滥伐、乱占现象,严厉查处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违法行为,保持森林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5-6]。
5 参考文献
[1] 郑美娜.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243-245.
[2] 胥剑宇.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蛟河市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253.
[3] 丘志明.对生态林业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科技风,2013(24):263-264.
[4] 徐丽娟.合水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236-239.
[5] 孙玉兰,张洁.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7):176.
[6] 葛凤琼,江丽君.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2(11):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