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欣琦++宋姗姗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满族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现状调研,发现满族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呈现出弱化与分散发展趋势明显、“双轨”整合力度不够、自主更新的传承力欠缺等问题,在深入究因基础上,提出加强满族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力度与区域交流,建立以“保护”为主体、“传承”为目标的资源整合体系,打造满族民俗文化生态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产业带等有效策略,旨在推动满族民俗文化在保护基础上得到传承和创造性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满族文化;保护措施;有效现状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踏实开展,各民族民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抢救性保护,为繁荣祖国的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满族作为中华民族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生动,尤其是民俗文化精髓极具时代传承价值。如何将满族璀璨的民俗文化通过保护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承,将民俗文化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相结合,发挥其最大功效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满族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的现状描述
通过对辽宁地区满族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的状况调查,发现近年来对满族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尤其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领域,以满族民俗文化生态建构为主体的旅游经济启发带动下,满族民俗文化得以实现具有时代意义的保护性传承。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对满族民俗文化而言,仅仅是形式上的保护性传承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实质层面保护性传承的核心思考与发掘推广。满族民俗文化自身发展脉络呈现出很多问题,现将总体发展趋势描述如下:
(一)弱化与分散趋势明显
众所周知,民俗文化是文化生活化的精华体现,自然生活情境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最基本媒介。随着满族聚居地人们生活场景及民俗生态系统的变化与汉化,满族民俗文化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当然,需要甄别的是满族民俗文化当中的精髓部分,尤其是以社会学、人类学视角分析,符合人本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文化依然存在,其体现出与生活结合极为紧密且具有时代自主更新能力的特点,例如食俗当中的满族叉子、酸汤子、萨琪玛、八大碗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内容,由于符合人本与生活需求,其传承和推广较好,这些内容虽然得以传承,却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而那些符合时代背景与需求诞生的且不符合人本的民俗文化,呈现出逐渐被历史的车轮淹没的态势。因此,是否符合人本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规律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点。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满族民俗文化遭遇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保护机制时,满族民俗文化的生态系统已随着时间的演进只留存了部分内容,并且由于满族人口广泛地分散在各地,即使是聚居地的满族人口居住也较为分散,民俗文化很难汇聚形成合力,这也是造成满族民俗文化逐渐弱化的原因之一。近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生态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满族现有民俗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那么,在这个节点上,除了加强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增加其自主更新与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
(二)“双轨”整合力度不够
所谓的“双轨”是指满族民俗文化保护与满族民俗文化传承领域存在着缺乏沟通的现象。保护派以满族民俗文化的资源发掘、整理与保护策略研究为主;传承派以既定的满族民俗文化史实为载体进行传承脉络、现状分析、发展途径等领域研究为主。“保护”与“传承”各有侧重,在研究领域要么单独论述,要么以“齐强”的方式并行表述,人为割裂、弱化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对民俗文化发展极其不利。此外,各民族之间在民俗文化的保护性传承方面也缺乏有效机制与可行性途径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人本规律的客观总结与民族化特色的保持,单一且独立的发展模式阻碍了进步的脚步。
(三)自主更新的传承力欠缺
满族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其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与保护发展。当然,文化要想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类学、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特别是在民俗文化的保护性传承领域,如若脱离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其后续在时代传承领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源泉。
自主更新是指在传统民族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发展领域缺乏有效融合而言。满族民俗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实际需求存在差异,若没有把握住传统民俗文化精髓并跨时代演进,在传统与现代的发展中失去了传承的有效机制与载体,极易产生生机不足的现象。而民俗文化传承的根本便在于其自主更新能力的提升,在不断地适应与调整中以更为符合人本取向与时代需求的基础上,以不失民族特色且极具生命力的状态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满族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满族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的宣传力度与区域交流
首先,从“保护”的重要性与“传承”的必要性入手,以满族聚居地民俗文化的记忆重拾、教育绩效全系统辅助测评、“金头赤足”之审美风尚追溯、村规民约重建与弘扬、孝文化的礼俗探寻等途径,以凝练出符合人本的满族民俗文化精髓为试点,加强满族聚居地之间、各民族文化保护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科研工作者与满族民俗文化传承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踏实开展实证践行,三位一体地形成合力,以点带面地切实提高满族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的宣传力度与重视程度。
其次,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满族分散聚居地之间的动态联系和有效联系,增进满族同胞自身的团结感和繁荣本民族璀璨文化的使命感,毕竟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两代、三代,甚至子子孙孙共同的事情,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继而共同促进将满族文化精髓以极具时代适应性、独特性、发展性的状态,完成满族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打造,从根本上促进满族民俗文化传承。
(二)建立以“保护”为主体、以“传承”为目标的资源整合平台
在民俗文化保护性传承领域,“保护”是“传承”的基础,“传承”是“保护”的有效动力源,没有保护就没有传承与发展,得不到传承,保护也会暗淡无光。因此,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密不可分,而保护性传承恰恰是以“保护”为主体,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有效“传承”的目标。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性传承现急须加强各民族之间在保护、传承、保护性传承领域的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先进经验与可行性方法,打破“双轨”独立运行的单一模式,建立资源共享与整合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性传承,提高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
(三)打造以满族民俗文化生态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产业带
首先,以“满乡风韵”为主旨的满乡环境打造,可以通过大量搜集、保护散落野外及民间的可移动满族文物,作为旅游景区的展品,例如满族发饰、衣裳、鞋子等,在介绍服饰的同时,以故事、说部传说、婚庆礼仪等具体的活动为载体,介绍满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百花齐放的繁荣状态。其次,借助旅游打造满族民俗文化的宣传平台,在满族民俗文化的历史重现和时代适应上下功夫,使人们在满族民俗风情文化的深入体验中,对满族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促进满族聚居地经济带的形成,从而实现保护基础上的满族民俗文化传承。
三、延伸思考
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性传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在调查研究与阶段性总结过程中,亦存在种种困惑与思考——如何在政治层面建立有效的制度保证;基于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满族民俗文化自主更新能力;各民俗领域如何和各学科深度整合,兼容并蓄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时代传承价值;如何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民族文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希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性传承问题,共同为祖国的民族文化發展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宏刚、金基浩.满族民俗文化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编辑/吕秀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