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新闻专业学生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将过去两年半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综合应用的实践过程。 然而,从近年我们学院新闻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来看,质量差强人意。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转变思路,笔者以自己所在的新闻采编专业为例,从岗位实践出发,将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标准,推动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改革。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性;改革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取代的。
一、现状分析
笔者对所在学院的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调研,发现以下问题:
(一)时间紧张导致毕业设计(论文)仓促完成
按照教学安排,我院新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六学期,和学生的顶岗实习一并完成。学生们要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边工作边做毕业设计(论文),在如此紧张的一段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变得尤为困难。据调查,临近毕业答辩,面对毕业考核和接踵而来的就业压力,学生完全没有心思去认真地做一篇毕业论文,有的学生就会从网上东拼西凑一篇论文交差,这已成为常态。
(二)毕业论文选题范围狭窄
据了解,我院新闻专业的大多数毕业论文选题,基本都是指导老师给出和专业相关范围的内容,一大部分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社会性这一特性,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也有部分学生会选择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选题,但是,类型相同或是完全相同的占了很大的比例,所用材料一般都是网上照搬照抄,别说有新意,稍微有点思考的东西也没有。如此的毕业论文考核形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二、原因探析
(一)毕业设计(论文)套用本科毕业设计模式,忽视高职的人才培养特点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在第六学期(有的在第五学期就开始)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同时进行顶岗实习工作。普遍的模式是,由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老师布置题目或给出范围,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写作或设计作品,然后上交完成答辩。这种形式基本上完全套用了普通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忽视了高职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在实践过程中,套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有部分选题与学生们的实习岗位工作没有任何联系或是联系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三者的关系,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和毕业实践脱节,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兴趣。此外,出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很多人包括老师,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研究生的事情,高职学生没有必要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导致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时东拼西凑,敷衍了事。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毕业实践岗位有一定差距
高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只有与本人的工作岗位或具备就业意向的工作内容相关,才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岗位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阅前几届毕业生的论文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选题与他们的实习岗位有一定的差距,一部分学生的选题表现为内容陈旧,炒几年前的冷饭;一部分的选题则为似是而非的理论内容陈述,可想而知这样的选题结果就是从网络上面收集一些资料,拼凑一篇文章交差,没有理论,没有实践,更别谈什么思考研究过程了。
(三)教师指导有所缺失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在校学习時间短、理论知识方面相对欠缺,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要求他们完成有一定学术要求的毕业论文的确有些勉为其难。另外,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属于学生的预就业期,在进行顶岗实习的同时,学生还要寻找较为满意的就业单位。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学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结果只能是在毕业答辩之前临时抄袭拼凑、蒙混过关、走过场。而面对大多数抄袭或质量低下的论文,指导教师也很无奈,为了不耽误学生找工作,减轻学生就业压力,只能是降低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业论文不过关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也会对整体的毕业生就业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尽可能地让学生顺利通过。
三、确立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性改革策略
(一)确立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性改革思路
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已经非常不适应当下的高职学生,要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以实践为导向,从教学理念到制度设计,紧紧围绕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来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主题应该是开放式的,应直接和学生的顶岗实习相关并且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保持一致,真正体现实践性的理念。
(二)创新形式,毕业论文转化为毕业设计
基于对所在学院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调研,我们认为应该创新毕业论文的多样化形式,将毕业论文转化为毕业设计的形式,在选题和形式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内容和形式。高职学生的理论功底相对薄弱,但是接触过大量的实践课程,因此可以让学生做实践性和动手能力较强的设计内容。我们今年的毕业设计就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部设计作品,可以是微电影、纪录片、专题片、广告片、宣传片等等,总之是和专业相关且和实习内容一致。同时作品须附上文字性说明,如策划书、剧本、创作感言等能体现出个人对作品的独创性文字内容。
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框架下,自由选择符合自己专业特色、体现自身能力水平的选题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分组合作,但是每个人都分配合理的任务,而毕业设计的考核验收也是根据个人的完成情况来评判的。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建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校内综合实训三者有机结合的模式endprint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导向,使我们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顺利进行,由毕业论文过渡到毕业设计形式,我们尝试建立了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校内实训三者有机结合的毕业工作模式。按照高职新闻专业教学计划的进程,第五个学期的最后五周是校内实训,第六个学期要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遵循教育部的有关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内容要与所学专业和实习岗位紧密结合,贴近工作实际。我们的毕业设计跳出学术论文的框架,以工作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学用结合的特色。选题可以是学生在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一方面检验两年半所学专业技能知识的综合运用,一方面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顶岗实习,构建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三者结合的模式。第一阶段,在第五学期的校内实训期间,利用课堂教学和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将毕业设计将会用到的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做出提示,让学生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准备。在学生完成校内实训任务的同时,也不断地完善、强化毕业设计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第二阶段,第六个学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进行,由校内专业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把關,学生自主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实习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作品。第三个阶段,在顶岗实习完成后,5月份学生们带着毕业设计作品返回学校进行毕业设计作品展示和专业答辩。指导老师全程参与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选题、开题、设计、作品拍摄、后期制作等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现纰漏。校内实训期间,教师可召集学生定期会面,进行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学生外出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则通过微信、qq、邮箱、电话等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这种毕业设计与校内实训、顶岗实习充分结合的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既有利于检验学校课堂教学的成效,也有利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完善毕业设计体系
完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机制。第一,学院层面。学院和二级学院要完善毕业设计的质量内部控制机制,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标准。学院层面主要围绕指导教师资质、选题标准、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环节,制订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二级学院主要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的规范化要求和制度化管理,严格指导教师管理,对于毕业设计当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等行为严肃处理。第二,指导教师层面。为确保以实践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顺利实施,指导教师要全程参与指导学生的选题、开题、设计的全过程,定期进行指导和监督。指导教师要尽职尽责地指导每位学生完成大学阶段最后一项内容,尽可能缩小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与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实现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就业三者无缝对接。第三,评价标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成绩的公正合理,我们改变了评价方法。即毕业设计完成后,指导老师先进行成绩评定,这个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另外的50%是由答辩委员会给出成绩,两项分数相加,形成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在毕业设计的最终评审中,我们加入了一项由学院三名以上教授、副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进行随机抽查,保证毕业设计成绩的客观公正。
从之前的毕业论文转化为以实践为导向的毕业设计形式,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也要随之做出改革。不能再以学术性、理论性等要求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而应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主要标准。第一要突出实践性,与顶岗实习岗位紧密结合,同学们的选题一定是和自己工作的内容息息相关,且和自己的专业有一定的联系。第二是要突出应用性,强调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能否分析或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某一现实问题。
编辑/岳 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