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

2018-01-08 10:51吴悦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思想政治教育

吴悦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9-086-02

摘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核心内容,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育者淡化和弱化了意识形态教育,从而造成不好的影响。基于此,教育者需要主动适应发展的需求,创新实施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坚持以德树人,将核心内容确定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促进教育内容、教育平台、教育话语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目前“淡化意识形态”思潮得到彻底改变,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淡化意识形态 应对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无味、乏味冗长的内容让受教育者出现抵触心理,其教育的预期目标和作用难以实现。我国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并为此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资,但效果并不明显。意识形态不仅受国际环境和政权形式的影响,而且紧密联系我国思想政治历史沿革。在和平时期,意识形态教育虽然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但是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和功能,很多人没有办法或没兴趣系统的了解意识形态,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鸡肋”。要想改变“淡化意识形态”思潮,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但要具有坚定的党性,而且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过硬,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本质进行全面剖析,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泛意识形态化”的失误进行纠正和预防,对我国国情加强关注和了解,使受教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升。

一、“淡化意识形态”思潮产生的原因

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社会思潮不是单一原因所能够产生的,也不是偶然生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逐渐孕育出了“淡化意识形态”思潮。

(一)“政治冷漠”现象的出现

对于转型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带有“政治”属性的事物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政权、政策、意识形态等。近年来,我国的发展中心就是经济建设,而没有过多的关注政治语境、政治背景以及政治理论体系,比较陈旧的政治体系和意识使很多人认为政治意味着狡诈、强权或阴谋。不协调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使人们更加尊重和认知经济,感受到经济建设带来的财富和地位,从而远离了严肃而又高不可攀的政治,导致出现“政治冷漠”现象。从根本上来说,人们选择“政治冷漠”实际上是“自我保护”,通过远离政治使自身不受到伤害,确保自身利益得到维护。从20世纪末,“政治冷漠”现象逐渐蔓延,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能的回避,拉开距离,从而形成“淡化意识形态。思潮。

(二)自由主义的传播

所谓的自由主义,主要倡导多元价值,对单一的价值观有所排斥,实际上在“淡化意识形态”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学术和思想进步上,自由主义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够否认。自由主义主张思想多元化,具有灵活的逻辑方式,价值观相对丰富,并不是传统的单一思想体系。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自由主义具有较大的批判范围,有的以“自由”为借口进行批判。站在自由主义者的角度来看,在对他人进行教育和引导过程中,单一的思想价值存在一定的弊端,他们认为社会必须支持自由思想和言论发表,而将“思想政治”混入教育中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基于此,被“自由化”的情况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不但将各种思想和价值引入教育范围,甚至传播出去很多的自由主义思想。正是由于这种“自由”让教育者和受教者淡化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忽视。

(三)实用主义的渗透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教育者出现了“实用主义”倾向,思想教育工作的“过度专业化”使受教者出现抵触情绪。人们越来越现实,逐渐抛弃兴趣爱好,将“实用”作为为人处世的考量标准。实用能够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舒适感。而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观念的学习并未改变和提升物质生活,导致其“需求层次”很难满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实用主义”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人们纷纷靠拢于物质享受、“金钱”、“特权”等“实用”的事物,从而导致出现“淡化意识形态”思潮。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队伍作为教育的主体力量,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思想素质以及文化素质。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施教者需要利用内在培训和外在培训平台,从思想政治、信息学、网络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对施教者的思想政治知识视野进行不断拓展,使其思想政治的认同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通过定期的能力培训,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能力和认同度不断提升。

(二)创新丰富教育内容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支撑,属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基础。所以,在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立足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理论性与学术性的教育。注重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学术理论,引领受教者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真谛和内涵深入理解:将知识性、政治性和生活性作为重点,将知识的更新、政治的认同和生活的诉求通过意识形态教育体现出来;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意识形态的各个环节中,坚持推陈出新,注重教育内容的创新和丰富,通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的学习。

(三)着力解决思想问题

现如今,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其形式性更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紧密围绕实际思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空洞的教育内容造成“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普遍出现,从而彻底的“颠覆”了思想政治教育。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欠佳,尽管效果不好的原因与历史、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渗透有关,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假、大、空”等内在原因是我们无法忽略的。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思想教育工作的以会传会、照本宣科的方式使其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假如不能及时将这种状况改变,以思想问题为出发点对目前已形成的“淡化意识形态”思潮、“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进行改变,今后将很难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的作用,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树立正确政治意识

政治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包含的,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和超越,防止其受“庸俗化”的影响,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很多人在受思想政治教育通俗化的影响下,对自我超越意识和人格铸造有所忘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问题终究会落实到意识形态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政治性”的渗透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如果大家对“去政治化”、“泛知识化”、“去意识形态化”过于推崇,将对我国现有的政治局面造成一定影响,给外国政治势力一些可乘之机。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我们需要端正态度、顾全大局、实事求是,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意识,将“政治之魂”和“学术之心”融合在一起,有效应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

(五)强化意识形态监督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能够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所以,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教育时,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认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中,将意识形态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作为重要指标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教育效果通过教育监督和引领得到有效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是一项灵魂工程,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和实践。本文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人们破除“迷瘴”提供了视角和支撑。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意识形态的本质深入了解,对思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防止教育出现误区或过于“庸俗”,将正确的政治意识树立起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彻底改变“淡化意识形态”思潮。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