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当前,中国制造已经进入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检验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试金石。
中山市沙溪镇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依托和服务当地休闲服装产业的发展,创新机制,优化模式,在“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人才培养模式统领下,以共建校企合作 “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为抓手,以规范校企合作过程管理为要求,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构建了“双融共育八对接”的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一、“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提出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譬如,你要学习做菜,就应该在厨房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炒菜就是在厨房里。基于这一理论,我们提出了构建“双融共育八对接”的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理念。
双融:指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将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双双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岗位从业标准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依据,企业文化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素养形成的基础。
共育:指人才培养与企业共同做到培养方案共商,培养过程共管,培养效果共评,培养结果共享,最终实现人才校企共育,体现校企深度合作。
八对接:是指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教室与车间对接、老师与师傅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对接、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如下图所示:
二、“雙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实施“五步走”操作程序,探索“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在探索“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过程中,我校创立并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其中的做法和经验不仅具有我校特色,也具有广泛的示范推广价值,借助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形成、细化和完善了“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五步走”的操作程序:
一是成立机构,健全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组,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配备专职行政负责校企合作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每个专业部也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增设了一位副部长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由此形成了校、部两级校企合作管理团队。同时,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暂行)的通知》以及学校办学章程,制定了《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是调研论证,项目申报。根据学校各专业教育教学的需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校企办和各专业部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项目,尤其是那些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合作项目要积极引进来,主要以校企共建工作室的形式进行合作,期间,由校企办、专业部牵头组织外聘专家、行业企业人员、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对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论证并形成报告,着力回答“为什么合作?”这一问题。
三是民主决策,依法公证。针对校企合作项目,由学校校企办和专业部负责拟定校企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合作的目的、合作的方式、双方的责任、管理模式等,明确回答三个问题:(1)为什么合作?(2)怎样合作?(3)合作对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有什么好的效果?协议初稿通过行政会讨论、修改后,提交教代会讨论表决,一人一票签名,在获得半数以上代表同意后方可确认项目暂时获得通过,如果不然项目将被否决。同时,就协议内容咨询学校法律顾问并由其出具书面法律意见,确保学校的权益不受影响。
四是公开公示,签订协议。依据《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暂行)的通知》的要求,通过校园网等途径面向社会公示校企合作项目,公开征集合作企业,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按程序择优选择合作企业,然后,在律师见证下,校企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校企合作协议。
五是量化考核,双向评估。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日常管理、项目运行和阶段性绩效进行过程量化考核,同时,对培养学生质量、数量和就业质量等进行终结性结果考评,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同参与评价,考核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针对考评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是否继续开展项目合作的依据。
2.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丰富“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内涵
学校各专业目前已建成一批校内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工作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服装专业实训场室面积达16000平方米,拥有实训室和工作室42间,工位数达到1500多个,校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构有四个: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CTTC中山服装检测中心、中山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广东省服装职教集团;同时,学校还与中山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充分利用并整合这些校内外资源,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丰富“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内涵。
(1)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
我校根据服装产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服装专业对应服装产业链中设计、生产、检测、营销等各个环节,开设了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生产管理、服装模特与展示、服装营销、服装电子商务等专业或专门化方向,还依托学校与中纺标公司合作建设的CTTC中山服装检测中心开设了全国中职学校中唯一的服装检测专业。总之,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专业设置和专业拓展紧紧对接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造老旧专业,新增新兴专业,办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专业。
(2)校企共建与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
学校各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课教师共同建立了与岗位技能相对接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完成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业务流程为顺序的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开发了一系列与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对接的校本教材。
(3)引企进校,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
近几年来,我校把英仕婚纱晚礼服、尚道针织服装、硕森高级定制、和鹰单量单裁自动裁剪、中山市雄鸣汽车维修、启航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学校,在实训基地(中心)建“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严格按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来配置设施设备,并重点考虑教学实训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例如,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近年来与中山市雄鸣汽车维修厂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内共建汽车维修中心,中心按企业市场化经营,学生在企業师傅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各类车型的故障维修,从机电维修到钣金、喷漆均是真实生产环境,学生技能行不行?最好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否把故障车修好,以及企业和客户的满意度,校企共建的汽车维修中心培养出了技术技能过硬的学生。像以上这样的案例在学校各个专业均普遍存在,通过引企进校,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推进了学校专业课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的改革,培养出了专业技术技能过硬、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学生,从而增强了企业对学校专业的人才依存度。
(4)把课堂搬进工作室和车间,作品转化为商品,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
引企进校,建“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把课堂搬进工作室和车间,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生产实训中推进了专业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① 改革教学模式。我们根据产业链的岗位要求,引企进校,建“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里“做中学”,让教师在生产性实训中“做中教”,让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培养与产业要求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
② 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如英仕婚纱晚礼服生产工作室是围绕婚纱晚礼服的生产开展项目教学;硕森高级定制工作室是围绕西装、制服的生产开展项目教学;沙溪理工汽车维修中心是围绕各类车型的故障进行机电、钣金、喷漆等方面的维修和项目教学;迪西亚电子商务中心是围绕企业代运营实战电子商务业务来开展项目教学;而启航科技工作室则是围绕城市三维地图的制作来开展动漫专业项目教学,如此等等,把尽可能多的专业课教学放在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中进行,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开展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着力提高学生岗位技能水平。
③ 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定制出以生产流程为主导的模块式课程,每个模块课程都注重职业岗位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使教学内容也更贴近企业、贴近生产,如我们服装专业把校企合作中有代表性的三维人体测量试衣系统、格博服装设计CAD、单量单裁自动裁剪、数码印花等先进的技术或工艺引入到课程和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有机会学到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同时,根据改革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而汽车维修专业则与合作企业共同开设机电维修、钣金和喷漆方面的技能培训课程,编写实训手册。总之,各专业在与企业合作中都积极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和技能来改革教学内容,让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④ 改革评价模式。学生行不行,企业有话语权,让企业的技师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我们的教学实训车间都配有企业技师与专业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和对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来考评学生技能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组成若干项目小组,如:婚纱晚礼服设计制作小组、西装、制服设计制作小组、休闲T恤设计制作小组、时尚女装设计制作小组等,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师的带领下完成从设计、选料、制版、工艺、质检到产品推广等各个环节项目教学实训,而考核评价的方式则是在最后举办一场服装发布会,广邀企业家、设计师以及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场做评委,现场打分,如果学生设计制作的服装版式被企业选中,要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则这个项目的学生的考核评价为最高分,如此,实现了“学生作品→企业产品→市场商品”的价值提升,也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产业的对接。
⑤ 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校教学信息化平台,把校企合作生产实训车间和产学研工作室里开展的项目教学、岗位技能训练、生产流程等拍摄成教学视频或微课,上传到学校教学资源库平台,教师可随时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学生也可随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5)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做学校兼职教师,打造产教融合的专兼职“双师”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学校十分重视“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培养,制定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管理制度,要求所有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挂职锻炼。实践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脱产到校外企业挂职,二是在校内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中带项目。在校外企业挂职的由企业分配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由企业给予评价,学校再根据企业评价给教师相应的奖罚。在校内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中带项目的教师,要完成规定的企业项目任务,如带学生给企业设计服装样板的项目老师,要以有无企业认可生产的服装样板为考评标准;同样对带学生学习电脑绣花项目的教师,要以教会多少学生电脑绣花技能为考核指标。通过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促进了专业教师的成长,使专业教师真正做到“拿起书本能讲,挽起袖子能干”,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技师。目前,全校各专业“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到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0%以上,基本形成了持续培养“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长效机制。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也让部分专业教师迅速成长,成为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如服装专业杨珊老师就兼任杉杉集团的意丹奴品牌设计总监,高佳杰老师被聘为尚道服饰有限公司设计师。
同时,我们还聘请了23位企业技师做学校各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的兼职教师,他们与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及相关项目工作。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做学校兼职教师,打造了一支产教融合的专兼职“双师”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6)把行业协会引进学校,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我校是中山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主要发起人,协会吸纳了近400名服装设计师为会员,每年协会都要组织设计师、服装商会、企业在校内举办产品发布与展示、设计师沙龙、服装新技术新设备推广交流等活动,让学校师生能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也为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7)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专業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校通过学校承办的研发中心、设计师协会、检测中心等这些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60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全面、深度和高端产学研合作,为服装企业提供新产品设计开发、精益生产、服装检测、电子商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全方位推进专业对接产业链,专业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
(8)承办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和服装设计大赛,增强专业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我校积极承办行业产业发展系列论坛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七届行业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在区域乃至国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增强了专业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9)与区域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牵头成立服装职教集团,促进了区域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校牵头成立了广东省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我们与开设服装专业的省内职业院校、知名服装企业、服装行业协会等机构联合打造集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科技推广、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10)与高校合作建纺织服装学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层次
沙溪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学校在2012年12月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沙溪纺织服装学院,为区域服装产业培养服装高技能人才。
三、“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五步走”操作程序使校企合作程序更规范,管理更严格
我校的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前后已走过了二十多年,从初期的“单相思”,中期的“双人舞”,到今天的“两情相悦”“产教融合”,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五步走”操作程序,使校企合作的开展程序更规范,管理更严格。
2.专业吸引力增强,招生就业两旺
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了专业吸引力,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招生就业良好局面,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
3.打造了“一基地三中心”,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
通过实施“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了专业硬件建设的投入,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打造了“一基地三中心”,即:一基地,是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三中心,一是由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中纺标CTTC中山检测中心,二是学校承办的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三是学校与中山市网商联盟合作建设的服装电子商务中心。
4.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实施项目教学,在信息化手段的辅助下,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里“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在完成真实产品开发或生产中开展,“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学生的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产品再转化为市场商品,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质量行不行,学生的作品是最好的检验。这样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快,学生愿学、乐学、易学,深受学生欢迎,从而全面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5.促进了与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教材和教学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
全校各专业在推进基于“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的教学改革,开发了一系列与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对接的校本课程和教材,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27本,校本教材32本,建成了全校各专业教学信息化资源平台。
6.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过实施“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的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追求“专、精、高”,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比较优秀,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如参加市、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都能争金夺银,其中服装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七连冠,先后共获得13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和19个三个等奖,还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展示特等奖,各专业毕业学生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
7.取得了丰富的产学研成果
“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丰富的产学研成果,一方面为合作企业完成了一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制版,如:服装专业的尚道针织服装设计制作工作室,每年都为合作企业开发设计四个季度的服装样板,产品的市场反响非常好,订单和销售呈大幅上升之势,合作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充分说明了中职学校的师生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工作室的师生还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研发成果,如服装专业相关工作室与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合作,近六年来成功申报外观设计专利达126个。
8.提升了中职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我校各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对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服务能力,除了为合作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样板制作,小批量生产、维修维护等服务外,还积极参与对行业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如:电子商务工作室在近二年共为沙溪镇企业和社会人员开办了30期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000人,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CTTC中山服装检测中心,为中山市及周边区域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权威高效便捷的纺织服装产品检测和认证服务。
学校产学研合作成效突出,受到中山市政府高度肯定,被授予2012年度中山市科技奖励最高奖——产学研合作奖。
9.营造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教学校文化环境
我校各专业通过实施“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 “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为阵地,积极营造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教学校文化环境,把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追求,积极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加丰富的内涵,如,学校民族服饰工作室师生经过艰苦努力完成了学校民族服饰博物馆的建设,馆中丰富的展品和图文资料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营养。
10.产生了一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
在开展“双融共育八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和各专业教师不断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总结出了丰富的典型案例(见下表),这些典型案例示范作用明显、有较大的学习和借鉴价值,其中,以服装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为基础的《“专业对接产业链”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成果还获得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主要创新之处
1.“双融共育八对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理念和实践的创新
“双融共育八对接” 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学机制就是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将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双双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共建校企合作 “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为抓手,以规范校企合作过程管理为要求,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现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是中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被誉为是广东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升级版。
2.学生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再转化为市场商品,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
引企进校,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把课堂搬进车间或工作室,上课就是上岗,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里 “做中学”“学中做”,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教学在完成真实产品开发或生产中开展,学生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产品再转化为市场商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快,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效果,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3.“双融共育八对接” 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具有广泛的示范推广作用。
“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在我校服装专业的实践中效果显著,带动了全校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并在全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承办教育部产教对接高峰论坛、吸引20多个省市近100所职业院校单位来校参观交流、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向全国近200所职业院校作经验介绍等。
“双融共育八对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被作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向全省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是众多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构建和实施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双融共育八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理论提升,为此,我们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为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构建提供经验和案例。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