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梅 曾 泽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辽宁大连 116001)
国标 GB/T3558-2014《煤中氯的测定》[1]中测定煤中氯的方法有两种,高温水解测定法[2-5]和银量法[6-7]。前者,在多数实验室不具备高温水解仪,应用受到限制;后者,终点极难辨认,测定难以掌握。本文使用艾士卡试剂熔解试样,酸迅速溶出氯离子,使用电位滴定测定[8]。并且采用累积平滑法[9]消除电位滴定曲线多峰、平顶峰和畸形峰带来的干扰,提高测定准确度;通过增加试样量降低测方法测定的检出下限。方法简便易行,克服了国标中银量法终点不准、难以确认以及该法因差减带来的误差变动。
2.1.1 试验样品进口煤炭。
2.1.2 主要试剂
碳酸钠(优级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硝酸银(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氯化钠(优级纯):沈阳试剂;硝酸(优级纯):天津化学试剂三厂;氧化镁:自提纯;艾士卡试剂:自配;硝酸(1+1):自配;硝酸银溶液(0.01 mol/L):自配;水:去离子水,电导率18 MΩ。
2.1.3 仪器设备
马弗炉:FO610,yamato;离子计(PXSJ-226)、氯指示电极(PCL-1-01)、参比电极:上海精研;电磁搅拌器:雷磁;磁力搅拌子;10 mL细滴定管;25 mL滴定管。
2.2.1 氯化钠标准溶液(0.01 mol/L)配制
预先将氯化钠于470℃灼烧2 h,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0.5844 g氯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定容至1 L,摇匀。
2.2.2 硝酸银溶液标定
准确移取25 mL氯化钠标准溶液放入烧杯中,加入磁力搅拌子,加水50 mL;在电磁搅拌下,插入电极,磁力搅拌下用硝酸银滴定;开始阶段用25 mL滴定管滴定,滴定间隔1 mL/20 s;接近终点时,改为10 mL细滴定管滴定,滴定间隔0.25 mL/20 s;记录电位值,确定终点。按式(1)计算硝酸银浓度:
式(1)中:CAgNO3为标定的硝酸银浓度,单位为mol/L;CNaCl为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V为硝酸银滴定体积,单位为mL。
2.2.3 测定
称取两组1 g试样(准确至0.1 mg),分别放入预先装有2 g艾士卡试剂的瓷坩埚中,搅拌均匀,上面覆盖1.0 g艾士卡试剂;放入马弗炉中半开炉门从室温缓慢升温至680℃,保温3 h以上,确保煤燃尽;冷却至室温,将坩埚放入250 mL烧杯中,加入50 mL水,盖上表面皿,放在电热板上加热至近沸,不时搅拌;冷却至室温,过滤,用水洗涤6次,滤液至110 mL;将两组试液合并,在电热板上蒸发至约100 mL,缓慢加入硝酸8 mL,冷至室温;加入磁力搅拌子,在磁力搅拌器上插入电极,磁力搅拌下,以0.25 mL/20 s间隔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记录电位值。
2.2.4 滴定曲线与终点的计算
将以0.25 mL/20 s间隔的滴定体积及相应电位和差值列表,选取一阶导数(差值)最大时的滴定体积作为终点。表1为一实例示范滴定数据。
表1显示,选择一阶导数最大的滴定体积作为终点,终点为3.625 mL。
表1 滴定数据
本文对试样的熔解方法与国标GB/T3558-2014相同,煤中的氯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挥发,残留在灰分中的氯也被艾士卡试剂熔解,使用水可以将艾士卡试剂熔解的氯完全转移至水相。水体积增大、搅拌、加热、溶解时间增加等均促进溶解。以本文方法溶解,可以得到几近完全的溶出率,这样有助于减少基体及基体干扰,使电位噪声降低,从而保证滴定曲线良好及其各阶导数夹杂的噪声低,峰形端正。
表1显示,当基体较少、干扰较小时,一阶导数峰端明显。即便这样,也有小量干扰存在,造成滴定曲线一阶导数产生3个峰,但两个小峰与主峰存在明显差异,主峰明显,未影响终点识别。当干扰较大时,一阶导数产生多峰、多重峰、平顶峰等畸形现象,将严重影响终点识别。这种畸形峰产生的原因是噪声过大,淹没了信号,产生严重的叠加。为此,本文采用一种降低噪声的方法来处理噪声过大时的终点识别,见表2。
表2 滴定数据处理
对一阶导数进行1次、2次、3次乃至于多次累积平滑(见E1E2E3列),可以看到:仅一次平滑,两个小峰就基本消失;多次平滑之后,小峰完全消失,主峰愈加明显,峰位愈加稳定。主峰在C30也就是滴定体积3.625 mL附近。
可以看到,滴定间隔为0.25 mL,这对于滴定测定来说,有一个不确定度:
式(2)中,V 为终点体积(mL)。
如果需要进一步降低u1,可以使用下法对滴定终点进行精细确定。即根据需要,使用E1、E2、E3列数据,选用最大两数或次大两数进行计算。以E1列为例,最大两数为C29和C31,则有(3)式计算终点。
式(3)中:Ve为终点体积(mL);EC31为 C31行各次累积平滑的一阶导数;V31为终点后滴定体积(mL);EC29为 C29行各次累积平滑的一阶导数;V29为终点前滴定体积(mL)。
以 E2列为例,次大两数为 C28和 C32,则由(3)式计算终点,见表3。
表3 终点结果及比较
通常来说,将终点附近几点做几次累积平滑后,有利于减低噪声,提高终点的精细程度和准确度。未进行累计平滑的终点为滴定间隔的中值,累积平滑后,终点更加精确。几次平滑的结果比较稳健,说明平滑在不断改善结果质量基础上,稳健逼近真值。
当出现多峰较大的情况,通过多次平滑处理可以容易地消除产生干扰的杂峰,仅余下终点峰。
在一个实例中,当经过第八次累计平滑后,较大的次峰也消失了,主峰愈发凸显。
银量电位滴定中,溶液保持弱酸性为佳。由于氯化银溶度积较小,且滴定在同一酸度状态下进行,因此酸度稍强也不影响滴定。同理因为滴定在同一状态下进行,室温下较小的温度变化也不影响测定。
由于本方法通过艾士卡试剂熔解,煤炭中主要基体碳燃烧除尽,少量灰分不溶解于水;艾士卡试剂基体的碳酸钠全溶,氧化镁不溶,主要基体为碳酸钠,仅有2 g,对滴定没有影响。
电位滴定法确定空白溶液终点比较困难,本文使用优级纯碳酸钠与自提纯氧化镁制成的艾士卡试剂熔解试样,空白值大大降低。在滴定中空白可以忽略不计,不必做空白测试。
煤炭中氯含量较低,需要增大试样量,同时尽可能减小基体。由于煤炭灼烧过程中基体燃烧殆尽,灰分少量溶解,艾士卡试剂中仅有碳酸钠溶解,故采用将两个坩埚试样溶液合并的方式,提高测定元素量,而基体没有明显增加,测定灵敏度提高了一倍。
本测定为微量容量测定法,依照第一滴定间隔滴定量计算,检出下限为0.005%。
投资导致的固定成本支出主要源于固定资产折旧。为确定港口投资与固定资产折旧的关系,采集9个港口公司2006—2014年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对两者拟合发现呈线性关系为
电位滴定是利用电位在被测元素浓度发生变化时产生电位漂移,当反应物达到终点,电位产生剧烈变化的现象确定滴定终点。电位记录不当,将导致滴定数据的严重失真。为此,本研究建立等时间隔滴定法。
3.6.1 等时间隔滴定法
当滴加一定量滴定剂时,电位产生漂移,漂移对时间的函数为一单峰。在该时间段中漂移逐渐减慢,如该时间段设定过久,将引入大量噪声,而截取过早,又将减掉一部分信号,这都会使得记录的结果严重失真。通过实验发现,以20 s等间隔计录电位值较好,既恰当地截取了全部信号,收入的噪声较少,又兼顾操作的有条不紊,不会造成等待时间过长。
3.6.2 定电位法
测定中,固定的电极和离子计对于终点及其前后的电位及其变化大致确定,这样在滴定中,通过观测初始电位和终点电位,对滴定有一个宏观把握,以此也可以辅助判断滴定终点可靠性。例如,某厂家电极的终点电位大约在250 mV前后,当计算获得终点在此区域,确定为终点;不在此区域,应对计算的终点存疑,查找原因,确定终点。
3.6.3 双管滴定法
当未知试样的氯含量很大以及标定时需消耗大量滴定剂时,需要双管滴定,一个容量较大的管和一个容量较小、刻度精细的滴定管配合使用。当电位很低时,使用大滴定管采取大间隔滴定,并观察滴定点位的跃迁大小。当跃迁较小时,继续滴定;当跃迁开始增大,进入终点前区域,使用小容量的滴定管精细滴定。
使用多个试样和标准物质,分别按照国标和本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见表4、表5。
表4 试样的测定
表5 测定正确度
本文将国标艾士卡试剂熔解试样的过程与电位滴定测定有效衔接,通过研究(1)多试样合并提高测定灵敏度;(2)滴定曲线一阶导数多次累积平滑分比法精细准确确定终点;(3)建立等时间隔取样记录电位值法,确定电位等漂移量,使得计数稳定、准确、可计量;(4)使用自提纯氧化镁,确保较低的试剂空白;(5)通过定电位法,辅助确定电位终点;(6)建立双管滴定法,对含量较高的氯连续滴定。这样使测试可以多批量同时进行,减轻了劳动强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熔解氯完全,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1]GB/T3558-2014煤中氯的测定[S].
[2]李映日,邓双,王红梅,等.高温燃烧水解-淋洗液在线发生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煤中氟和氯[J].环境工程,2011,(5):130-134.
[3]乔柱,姜郁,王恒,等.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煤中氟和氯[J]. 煤炭技术,2015,(1):6-9.
[4]王芳,王海峰,徐建,等.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煤中的氟和氯[J]. 化学分析计量,2016,(7):27-30.
[5]高干亮,杨淑芬.高温燃烧水解—电位滴定法测煤中总氯量[J].煤炭分析及利用,1996,(12):48-53.
[6]卢新.浅谈艾士卡试剂熔样-硫氰酸钾滴定测定煤中氯的几点体会[J]. 煤炭技术,2010,(5):35-36.
[7]薛峰,朱蓓,吉爱顺,等.艾士卡试剂分解——沉淀滴定法测煤中的氯含量[J]. 山西化工,1999,19(4):29-31.
[8]姚凤池,曾泽.电位滴定法测定轻烧镁中氯化物[J].光谱实验室,1993,10(2):5-7.
[9]胡育筑.化学计量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