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娟
众所周知,要培养语文素养,读书是绝对不能忽视的环节。教学形式再丰富,都不能挤占学生读书的时间,都不能淡化读书的过程,而且还要听到学生先读得不好(或部分学生读得不好),怎样慢慢地把书读好的。不少公开课,学生一站起来就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接着“啪啪啪”掌声表扬,就算过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听、说、读、写,读是基础,必须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读通,读顺,读出自己的理解来。在不断的朗读、誦读、默读、浏览训练中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语言内化积累的过程。
一、朗读诵读,大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读到了位,学生语感的培养才可能到位,语文综合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材中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文质兼美的课文,不大声地读它三遍五遍甚至八遍十遍,怎能深入理解、感受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一些公开课,朗读流于形式,学生一开口就读得声情并茂。殊不知这种走过场剥夺了学生情感渐渐参与的过程,况且就是那么几个优秀学生在“救场子”,更多的学生只能在齐读的时候跟着哼,硬是被拖着跌跌爬爬往前走。形式再多样,都不能缺失琅琅的书声。初读时要听到学生结结巴巴地读,精读时要听到学生如鸟鸣、溪流般的声音,看到他们摇头晃脑的样子。不仅要朗读,还要诵读,像《莫高窟》中的“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如此工整优美的语言不反反复复诵读,怎能真正体会到其形象之美?还有如《九寨沟》《二泉映月》《草原》等课文中的精美语段,我们要精心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大声朗诵的过程中自己把文字想象为声音、画面、颜色等,长期朗诵便产生了语感。诵读古诗可以像牛儿吃草一样,先吞下去再慢慢反刍,以吟诵为切入口,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品味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悟诗人的情怀。苏教版的课文中有很多写景的文章,语言都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陶醉,读来简直是一种享受。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课文中,要让学生领略更多的美。例如,教完了《庐山云雾》这篇课文应该让学生再朗读一些关于庐山和其他描写风景名胜的文章,更多地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壮丽的河山,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读,本身就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目标,离开了全体学生扎扎实实又津津有味的朗读、诵读,其他花样再多,皆为浮华。
二、默读,无声中的对话、感悟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读者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学生作为读者,是富有巨大认识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一、二年级就要学习默读,对中高年级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这实在非常必要,因为人的一生中更多的是在默读。不少公开课往往没有学生默读的时间,表演、音乐和画面欣赏倒更受青睐。恐怕是这些更能吸引学生眼球的缘故吧。细细分析,正是因为平时缺少必要的默读训练,才会担心这个环节弄不好会“出岔子”。
其实默读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行为,一些叙事性较强和思想深刻的课文如《半截蜡烛》《青海高原一株柳》等就必须给学生默读的机会,学生在不受影响、不受控制的状态下,可以静静地与文本、作者对话,有足够的空间仔细推敲、玩味文字,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要训练学生不出声、不指读。先小声读,再慢慢练习无声读,先读一些长句子,再过渡到小节和课文。中高年级要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性进入默读状态,边读边思考问题,抓住重点语句并适当圈圈点点。
三、浏览,一目十行中敏感地捕捉信息
古训说,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用心最为要紧。一方面是对文字作品的用心思考、用心体会;一方面又是对自己的诵读用心品味、用心体验。是否“对味”,这种“对味”就是理解,边读边看,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合贯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五、六年级要学习浏览。这一要求往往被忽视。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出一些问题,或提示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一目十行快速寻找想要的信息,做到不回头,不停顿。
不少公开课上学生浏览的能力令人吃惊,老师刚提问过,学生就陆续举手,且回答精准。这是浏览吗?是流于形式。浏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带着什么问题走进文本,刚开始训练时,不必强求速度,主要是能搜集到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所给出的问题最好有明确的答案,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告诉我们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能说几点说几点。课堂上的补充资料更适合用浏览法,捕捉自己想要的信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更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取得课内得法、课外使用的效果。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提出质疑,说明会读书会思考了。思考与读书联系密切。读的过程就是把读物上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读者个体语言的过程,只有边读边想,才能达到这一点。所以,会读书的人自然会思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去解读课改的新理念并付诸实践。新课程下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创新,加强以读为本,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的语文课少一点“去语文化”的热闹,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读书训练吧!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花园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