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早出现于国外,近几年流行于我国学校教育。它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而见长,是中学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就现阶段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而言,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尚未普及,重视程度亦不足。本文着重对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作以粗浅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微课;中学历史教学
“微课”一词,最先在国外出现,近年来开始流行于我国高校和中小学教育,并有了初步发展,但学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并未形成定论。我国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胡铁生先生曾撰文指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后又有学者将“微课”定义为,“运用建构主义将某一知识内容进行信息化包装而生成的主题突出、机构性强、短小精悍的教学模式”。
我们不妨把“微课”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结合起来,即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形式,将知识结构有序组织起来的一种微型教学模式。它不仅具有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主题突出的特性,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资源。它打破了传统教学资源与课堂知识的“包揽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
就现阶段而言,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尚未普及,重视与利用程度亦不足,特别是在历史学科的实践应用方面少之又少,且存在一些问题。
一、 具体课例研究欠缺,形式单一
有关微课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成果较少,就理论研究而言,颇具代表性的有: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丁晓娟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微课”的影响及作用进行了阐述;湖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彭淑媛对“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做过一些研究。当然,一些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针对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某一问题作过探究;也有个别基层教育工作者以某一课为例解析过微课的制作过程。总体而言,研究者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系统性,且未提出成熟的具体运用策略。
另从已有表现形式来看,微课在中学教育中曾有过两种形式。一是翻转课堂,这种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曾在教育资源丰富、网络条件较好的大城市中小学校出现过,但因实效不高而未推广。二是慕課模式,目前我国业已建成数个对外开放的中学慕课网,但是大部分慕课网站中缺乏历史科目,体系并不健全,更缺乏师生交互平台,学习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因此从形式来看亦不成熟。
二、 硬件设施落后,执教者观念更新慢
一方面,绝大部分中小城镇以及相对偏远的农村中小学网络条件差,发展力度小,缺乏完备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学校未能提供独立完整的微课教学网,教育资源的共享缺乏有力平台。
另一方面,教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录屏软件,flash制作等数字化技术掌握不到位,且对微课的应用态度消极。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黄兰在其硕士论文中针对教师对微课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作了具体数据分析。从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部分教师并未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对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不同学科教师对微课的认识还存在显著差异,历史学科则更显落后。这些都成为实际教学当中的软肋。
再者,教师对微课教学把握能力欠缺。自微课流行以来,不少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 “微视频”,但无形中却丧失了自身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出现了教学主题不清、主次不分、逻辑混乱、课堂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微课的有效辅助作用因具体操作能力欠缺而流于形式,乃至“破产”。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为更进一步明确微课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人对安定区中华路中学九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堂教学中微视频应用等做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区中学生历史学科课前自主预习情况呈低水平,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预习方向与目标,严重制约着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性利用视频短片辅助教学的频率不高,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相对单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力度不足,而学生大都希望课堂教学辅助学习资源中能更多地参与视频或动画元素;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运用“微视频”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基础知识的拓展、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更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史学素养。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尚未普及,利用程度不高,国内有关微课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形式与实践层面,都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因此,我们将乘着课改的东风,将微课的优势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3.
[2]陈乃琳.社区教育要重视微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成才与就业,2013,(21):28.
[3]丁晓娟.“微课”及历史课型的转变[J].科教导刊,2015,(02):93-94.
[4]彭淑媛.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6,(04).
[5]陈仲.例谈历史微课“问题设计”策略[J].历史教学,2016,(07).
[6]董岩.浅谈微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04).
[7]李海军,韩爱丽.历史“微课”的制作与实施[J].教学与实施,2014,(31):57-59.
[8]黄兰.微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2015,(05).
作者简介:
曹伟芹,甘肃省定西市,中华路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