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8-01-06 21:53杜浩然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对策

摘 要:基于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植物学》现存教学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需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在《园林植物学》教学中应突出专业的应用性,重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等方面,以期更好地促进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植物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 课程概况与存在问题

园林植物学是环境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结合环艺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主要讲授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方法、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识别植物、应用植物奠定基础,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环境小品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由于园林植物学专业性强、涉及的植物种类多、课程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名词术语多,教材也多是针对农、林类院校编写;加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没有系统的植物学知识基础,致使学生对 《园林植物学》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加上课时有限,教师的讲课蜻蜓点水,不能深入,学生的学习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 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 教学重点调整

作为地方院校,黄河科技学院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教学计划实施中强化以就业导向为理念,因此针对园林植物学在教学中存在的弊病,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不再拘泥于教材内容,讲授中采取少而精的原则,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园林植物的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等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内容,减少对园林植物的分类、生长发育、栽培管理等内容的理论教学,突出实际需要。

(二) 教学方式多样化

园林植物学课程内容多而碎,正常的讲授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增强课堂互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十分必要。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声、光、色俱全的多媒体课件把园林植物的花、果、叶及整体形态特征形象直观地讲授给学生听,并通过课堂提问式互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对园林植物理论知识的兴趣。如每次上课前进行回顾与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重点知识;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课程中加入了游戏环节,如让学生分组,进行“你来描述我来猜”“你画我猜”等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对植物典型特征的描述,分组pk看哪队猜对的植物种类多,对优胜队伍进行奖励的游戏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植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根据内容的需要适时补充一些植物的趣味性故事,介绍一些奇特的植物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布置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堂讲授并分享心得来激发学习的热情等。

(三) 针对性实践考察

为凸显应用性,在课程教授过程中,着重加强园林植物实际应用案例的学习。例如在课程讲授中,带领学生对学校周边地产销售中心的景观区进行考察学习,在参观考察过程,要求学生详细分析其植物的品种及配置形式,同时要求学生观察、分析、拍照,并绘制其植物种植平面图与立面图。除了对地产景观植物配置进行重点学习外,还在课外实践考察环节,对城市中典型公园、市政道路、城市广场等优秀景观设计案例进行植物资品种及配置的针对性学习。通过针对性实际考察,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对不同空间环境中具体园林植物品种的选择、植物生长习性以及植物景观的配置有了深入的学习与掌握,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也提升了毕业后适应社会专业需求的能力。

(四) 增加实践操作

课程中除了理论部分的学习外,还增加了实践操作环节。在课程前期,向学校申请使用学院教学楼周边闲置小型空地,让学生结合植物学相关专业知识针对实际场地进行植物设计并在课余时间进行施工种植,让学生参与到植物设计、种植、养护的全过程。课题选择主要是针对花镜的设计与种植进行训练,这是因为花境的品种多样,形式丰富,观赏效果较好,植物生命周期较短,下年级学生仍旧可在同一地块进行设计实践,同时也可以对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装饰,加上花境植物自身不像乔灌木体型过于庞大,方便学生实际种植操作与管理。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植物学相关实际知识,避免了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弊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五) 借力互联网

植物学授课时不应该单单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而应该让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去认识植物学这门课程,因此,要着重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学习,如让学生关注一些有影响力的园林植物及景观设计方面的公众号、网站等,鼓励并培养学生课下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在上课前组建班级QQ或微信群,通过互联网更便捷地进行班级管理、事件通知、课下答疑、教学资源共享等;此外,鼓励学生安装与植物相关的手机APP,如形色识花、植物大全等,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这种形式把园林植物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平时学习、生活中去,既弥补了课时不足的现象,也便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 总结

“园林植物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应用性,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调整教学重点、丰富教学方式、完善考察与实践、借力互联网几个方面探讨了“园林植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志良,金红,叶永忠.植物学理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

[2]徐永福.《观赏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

作者简介:

杜浩然,河南省郑州市,黃河科技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