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李文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湖北 十堰 442000)
护理研究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辨证施护的临床观察
王 燕 李文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和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护理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辨证施护。比较2组疗效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随访5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5.2%,对照组满意度73.8%,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复发率7.9%,对照组复发率31.2%,护理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有效的辨证施护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患儿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肌炎;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为儿科常见疾病,是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以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性疾病[1],具有病情发展迅速,患儿病死率高的特点。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休息不彻底、不及时治疗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加重的诱因,甚至可造成心肌永久性损害,或导致终身残疾而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归属于中医“心悸”“胸痹”“怔忡”“虚劳”“心痛”等范畴。辨证施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是中医护理的精华。2012-01—2013-12,我们在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对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辨证施护,并与常规治疗及护理4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均符合《儿科学》中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2]。
1.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3],根据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为3型[4]:犯肺侵心型、犯脾胃侵心型、犯血脉侵心型。
1.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年龄2~12岁;均出现发热、心悸、乏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患儿家属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暴发性心肌炎、重症病例有心力衰竭者;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者;合并严重感染、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恶性肿瘤、免疫或结缔组织疾病者;依从性差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84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护理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12岁,平均(3.7±0.6)岁;病程10.5 d~3个月,平均(29.1±8.7)d;对照组42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3.8±0.5)岁;病程11.5 d~3个月,平均(29.4±7.8)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依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患儿尽早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给予患儿应用抗病毒、营养心肌及其他对症治疗。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观察心电图、心率、心律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及时增减衣被,控制探视人员,避免再感染;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1.3.2 护理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静脉滴注治疗。如给予静脉滴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同时给予针对性的辨证施护,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3.2.1 情志护理 情志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也会影响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平衡,《证治准绳·幼科》:“心藏神,肝藏魂,二经皆主于血,血亏则神魂失宁而生惊悸也。”心主神志,神是精气的总貌,因此当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加上患儿年幼,对疾病缺乏认识,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住院治疗又离开家庭,常引起“分离性焦虑、恐惧、胆小易惊、行为异常、思念亲人”等心理变化[5]。护理人员应当以热情、温和、亲切的话语与患儿交流,增强患儿对医务人员的亲近感、信任感及安全感,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患儿的心理进行护理,使患儿保持心情舒畅,心绪宁静,以利气机畅达,气血调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6];或运用移情原则,如引导其听音乐、做游戏、谈心释放法及应用一些玩具等来顺情调治;同时在给患儿治疗时,应尽量减少其痛苦,以愉快平和的心情接受所有操作,而使其气血自和,经脉通利,精神乃治,达到药物之外的功效。
1.3.2.2 犯肺侵心型 多由风热邪毒袭于肺卫,郁而不解,内侵于心,伤及心脉所致,继发于呼吸道疾病之后,证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咳嗽有痰,头晕乏力,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脉数或结代等。以清热解毒、宁心复脉、养心安神为调护原则。给予清热解毒、祛邪宁心之中药汤剂如银翘散加减口服,护理时为减少患儿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病情恢复,应督促患儿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做功,有利于尽早出院[7]。在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2~4周,待热退3~4周后,心脏扩大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亦正常才可以下床适当活动;输液过程中多巡视病房,依据患儿年龄和病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若患儿出现心悸喘促,胸痛憋闷,烦躁不安,身热夜甚,舌体无苔,脉细数,皆为犯肺侵心之证,应迅速向主治医师报告,立即复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如有严重心律失常马上给予心电监护,并立即给予调理;病室应常换气保证空气流通,温度25~26 ℃,相对湿度50%~60%为宜,地面用消毒剂擦拭,每日2次,空气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日1次,禁止呼吸道感染人员探视及陪护患儿,限制探视人数,以防再次感染;饮食易消化、清淡食物如米粥、新鲜蔬菜、香蕉、橘子等,增加维生素K类食物的摄入量,忌食胡椒、辛辣及油腻厚味食物,食用生姜、绿豆、淡豆豉等加强疏表解毒之力,心功能不全时适当限制盐和水分的摄入。
1.3.2.3 犯脾胃侵心型 一般继发于肠道疾病之后,发病时患儿多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并伴有心悸胸闷、腹痛、肢体乏力、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结代等。以清热化湿、宁心复脉、健脾宁心为调护原则。给予清热化湿、和胃散结、补血安神之中药汤剂如《医级宝鉴》葛根黄芩汤口服,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待心电图恢复正常才可以下床行动;维持病室内安静、通风、空气流动清新,室温保持在25~26 ℃,相对湿度50%~60%为宜,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灯消毒,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身热不扬,朝轻暮重,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提示为湿热蒙蔽心包之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以做相应处理,复查心电图,监测生命体征,重点监测血压变化及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等情况,给予氧气吸入;饮食宜清淡,以素半流食或素流食为宜,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不洁食物及助湿生痰之品,多食用萝卜、山楂、鸡内金等,以助健脾消食祛湿化痰之力,中药汤剂宜空腹温服。
1.3.2.4 犯血脉侵心型 此型常无呼吸道疾病或肠道疾病的症状,直接出现心脏证候,证见心悸不宁,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烦热口渴,夜寐不安,善太息,舌光红,少苔,脉细数促或结代。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温通心阳为调护原则。予益气养阴、宁心复脉中药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患儿置于空气清新、安静的病室,温湿度适宜,定期消毒空气和地面,控制探视人数,避免交叉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患儿脉结代,心动悸,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细欲绝,皆为心血不足之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以做相应处理。指导患儿参加适当的活动和锻炼,根据患儿本身的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营卫气血调和,增强机体抵抗力;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益气养阴之品为主,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饮料及食物,以利气机畅达,气血调和;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给润肠通便之品,如香蕉、蜂蜜、核桃仁等;夜寐差者,可在睡觉前服用安神之品,如酸枣仁汤,以宁心安神。
1.4 观察指标 ①自行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2组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共20道问题,每道题5分,满分100分。满意:>80分;比较满意:50~80分;不满意:<50分。由责任护士于患者出院当日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现场回收问卷计算总满意度。②安全性观察: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情况。③2组患儿治疗结束后随访5个月,记录复发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8]。显效:用药7~21 d后主要症状消失或大部分消失,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用药7~21 d后主要症状部分消失,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有明显改善;无效:用药7~21 d后未达到疗效标准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5个月,护理组复发3例,复发率7.9%(3/38),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31.2%(10/32)。护理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研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9]。病毒性心肌炎为儿科常见疾病,以病毒感染为主,是指心肌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慢性病变,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10]。近些年,通过临床医学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已证明病毒的直接作用、免疫反应损伤心肌、自由基氧化损伤作用等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主要机制[11-12]。再者病毒性心肌炎常发生于年龄小的患儿,因其身体功能及抵抗力均较弱,更易受到疾病的侵扰,必须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病毒性心肌炎归属于中医学“温病”“怔忡”“惊悸”“虚劳”“胸痹”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外感邪毒,机体正气不足所致,热毒入里,犯及心脉,耗损气阴,心气虚则帅血无力,运血失常,心阴耗损则阴血亏损,营血运行不畅,心脉瘀阻,而出现心悸、胸闷、心痛、脉结代诸症[13]。传统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当中,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医学多年经验的积累,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症状和体征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4],可以从生活起居环境、饮食、情志、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等给予适宜的符合本病的护理手段。比如对其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可以调畅气机,以增强正气,是疾病痊愈的重要途径;根据辨证分型,合理指导施膳,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生活起居环境方面,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清新良好,温度、湿度适宜,随温差变化增减衣被,可防病邪侵入,降低复发率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有效的辨证施护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患儿预后良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0.
[2]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2.
[3] 王萍芬.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4] 徐荣谦.中医儿科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88-90.[5]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3-134.
[6] 王体欢.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46-47.
[7] 邓映宏,颜井清,冯学.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4):191-192.
[8]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65.
[9] 祁佳,朱建,张宇锋,等.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13-117.
[10] 常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23(10):91-92.
[11] 张延义.黄芪颗粒联合维生素C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6):83-84.
[12] 关志东,张初.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2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8):624.
[13] 达春水,海瑞奇,马梅芳.黄芪养心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2例[J].中医药导报,2012,18(8):107-108.
[14] 董润泽,袁冰华.辨证施护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3,19(3):239-240.
10.3969/j.issn.1002-2619.2017.12.030
R725.422.11;R248.4
A
1002-2619(2017)12-1892-04
△ 通讯作者: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湖北 十堰 442000
王燕(1972—),女,主管护师。从事中医临床护理工作。
2014-09-23)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