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网蝽的危害特点与绿色防控对策

2018-01-06 07:24袁久胜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21期
关键词:若虫成虫茶树

袁久胜

(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农业服务中心,恩施 445000)

茶网蝽的危害特点与绿色防控对策

袁久胜

(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农业服务中心,恩施 445000)

在我国西南茶区,茶网虫存在广泛的分布危害,近几年有危害逐年加重的趋向。由于它具有隐蔽性强、繁殖力强、传播蔓延快、集中危害、易爆发成灾的特点,对我国茶区茶叶产业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文章对茶网蝽的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控技术作了总结探讨,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检疫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控对策。力求找到一条茶网蝽防治与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最佳路径。茶网蝽学名:stephanotis chinensis Drake 属半翅目网蝽科,别名茶军配虫、白纱娘、茶脊冠网蝽。

属半翅目网蝽科,别名茶军配虫、白纱娘、茶脊冠网蝽。

1 分布与危害

1.1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陕西、云南、广东,湖北西南部,危害茶和油茶,此外也危害杜鹃(映山红),以危害茶树为主。

1.2 形态特征

属不完全变态,成虫体长3~4mm,暗褐色,前胸发达,背板向前突出盖住头部,翅膜质透明,前胸背面和翅面布满网状花纹。卵长椭圆形,乳白色,一端稍弯曲,末端呈口袋状。若虫共5龄,初孵若虫乳白色,半透明,随成长渐转暗绿色,至老熟时呈黑褐色,体长约2mm,腹部两侧及背部着生粗刺。

1.3 危害症状

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在叶背刺吸汁液进行危害。受害叶片背面具有大量黑色胶质排泄物,叶片正面出现许多白色小点,远看茶树呈灰白色。造成茶树树势衰退,发芽减少,茶叶细小,产量品质下降,严重时无茶可采。成虫怕光,飞翔力弱,产卵于茶丛中下部叶背主脉两侧组织中,若虫孵化后群集在茶树中下部叶背吸汁危害,后期多数种群向中上部转移危害。

2 发生规律

茶网蝽具有易繁殖、易扩散、易爆发、天敌少等危险性,军配盲蝽是它的天敌。

一年发生两代,以卵在茶丛下部叶片背面中脉及两侧组织内越冬,低山茶园也有以成虫越冬的。越冬卵于翌年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孵化。越冬代若虫发生盛期在5月上中旬,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成虫发生期,5月中下旬进入发生盛期。

第二代卵期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入若虫期,9月上旬进入若虫盛发期,湖北恩施市9月中旬进入若虫盛发期。8月中旬至12月为成虫发生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盛发期。

全年以第一代发生整齐且集中,发生初、盛、末期明显,且虫口密度大,常为第二代的3~4倍,危害严重。成虫初羽化时,全身均为白色,2 h后,翅上显露花纹,腹部颜色加深,后随时间增长,翅上黑纹和腹部颜色逐渐加深。初羽化的成虫不善飞翔,多静伏于叶背或爬行于枝叶间。

成虫羽化后第4 d开始活跃并进行交尾产卵,成虫多上午交尾,历时30~90 min,雌虫产卵数量最多为34粒,最少6粒,平均16粒左右。成虫喜把卵产在茶丛中下部叶背中脉两侧组织内,排列成行,后覆以黑色胶质物。卵期平均93 d,最长106 d,最短87 d.。初孵若虫从卵壳内爬出,只在茶丛中下部叶背刺吸汁液,后向上部扩散。若虫有群集性,常群集于叶背主侧脉附近,排列整齐,随虫龄增大,开始分散。第一代18~24 d,平均20.8 d;第二代21~26 d,平均22.4 d。天气温和干燥,发生严重。一般若虫发生盛期均在气温21~23℃,相对湿度75%~80%的气候条件下,反之,气温高、湿度大,则发生轻。

趋势预测:近年来由于我国茶园发展面积较大,茶网蝽危害范围逐步扩大,虽然茶网蝽成虫飞翔力弱,一般不会迁飞危害,但在空气强烈流动时会主动起飞,借助气流飘向空中,随气流任意扩散。如大量掉落在其他茶园或茶树生产区域,则形成新的生长繁殖基地,经过一个繁殖周期,又以同样方式继续向外扩散繁殖,扩散速度约为每年30 km左右。

3 绿色防控对策

采取以农业防控、生物防控为主,化学防控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更加注重体现绿色无公害的防治理念。在发生区域宜采用“联防联治、统防统治”的集中统防措施。

加强检疫措施:严格茶苗调运管理,严格执行《茶树种苗》国家标准(GB11767-2003),防止病虫传播,阻止茶网蝽远距离传播危害。

3.1 农业防控

勤修剪:对经济价值不高,带有虫卵、若虫的零星茶树进行台刈;对为害严重的茶园在春茶结束后或秋冬季停采封园前,据情进行重修剪或台刈;对山林中受害的茶树、油茶、映山红进行台刈;对台刈、修剪后的枝叶集中收集并烧毁,起到减、控虫源,更新树体,维护生态的作用。

清园消毒:对重修剪或台刈后的茶园结合茶园冬季管理进行清园消毒,可用45%的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稀释液喷雾。喷施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

合理间作:有茶网蝽为害的茶园内不间作豆类作物,及时铲除杂草。

及时采摘:及时分批勤采,必要时适当强采,以控制种群密度。

3.2 生物防控

保护军配盲蝽等天敌。在湿度高的季节,喷洒每毫升含800万孢子的白僵菌稀释液,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幼龄若虫(2龄前)发生盛期喷药;或用1.5%的除虫菊素水乳剂600~800倍液、或0.6%苦参碱水剂600~800倍液、或7.5%鱼藤酮600~800倍喷雾。

4 化学防控

在第一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和第二代(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幼龄若虫(3龄前)发生盛期喷药。可用药剂: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0倍液或15%凯恩(茚虫威)乳油2 500~3 500倍液或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6 000倍液。每一代防治两次以上,第一次施药10 d后施第二次。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及农药使用的浓度、剂量、次数,喷药后间隔期未到,严禁采茶,一般要间隔7~10 d,药液要喷到茶叶背面,最好是修剪后防治,采用机动喷雾效果好于手动喷施,同一种农药在一个生长周期内连续使用不超过两次。

[1] 陈宗懋,孙晓玲.茶网蝽.茶树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2013,194~195

[2] 王国友,权启爱.名优茶种植与加工技术,2011,25~26

[3] 何乐芝.秋冬季茶园管理措施.中国茶叶,2016,11

猜你喜欢
若虫成虫茶树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人工养殖美洲大蠊若虫的肠道消化酶活性研究
美洲大蠊幼龄若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储存条件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