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军梅 施佩珊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传统存贷利差空间不断缩窄,以净利息收入为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受到了挑战。本文围绕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转型这一命题,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五大行2012-2017年的数据,了解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并借鉴国外先进同业的转型经验,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提出转型对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大型商业银行 转型对策
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西方国家的经验证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短期内会缩小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大大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实现对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存款利率浮动的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下文简称“五大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其转型之路对反映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转型非常重要。
文献回顾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爱德华·肖(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认为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要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对利率和汇率等价格机制进行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存贷利差收窄,放开利率管制后的台湾银行业集体亏损长达三年,造成行业系统性风险。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在很多国家都引发了银行倒闭和兼并的浪潮。美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市场竞争加剧,每年倒闭的中小银行从最初的两位数,到1985年上升到三位数。关于商业银行转型的研究,周小川(2012)认为当前国内外金融环境深刻变革,大型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尤其要推进综合化经营。金煜(2013)总结了上海银行的转型经验,指出应从改变发展模式和调整业务结构两方面着手推动我国中小银行转型。李勇(2016)采用2008-2014年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研究了16家上市银行的盈利结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盈利结构调整和战略升级的政策建议。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6)对39家城商行的收入结构、盈利能力等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城商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对策。
综上所述,当前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较多,对全面转型研究较少;以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的泛泛研究较多,有针对性深入研究某类银行较少;研究中小银行的较多,研究大型银行的较少。总的来说,以五大行转型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鲜见于文献,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012-2017年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加速完成的阶段。本文选取这个阶段的数据,从五大行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收入结构和风险状况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对五大行经营的影响。各类数据取五大行的加权平均值,数据来源于五大行的年报。
(一)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如图1所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我国五大行净息差收窄。以工行为例,净息差由2012年的2.59%下降到2017年的1.58%,呈明顯下降趋势。五大行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从2012年的15.52%急剧下降到2015年的0.59%,然后再缓慢上升至2017年的4.32%。五大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2012年的18.88%逐年下降至2017年的13.47%。由以上分析可知,净息差收窄、净利润增速和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态势,说明利率市场化冲击五大行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倒逼五大行进行转型。
(二)资产质量下滑且信贷风险逐渐显现
如图2、图3所示,五大行的不良贷款平均余额从2012年的1140.88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869.6亿元,翻了一倍多,特别是从2014年起急剧上升。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近几年一路走高,从2012年的0.89%攀升到2017年的1.53%。拨备覆盖率指标代表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如图2所示,五大行的拨备覆盖率呈下降趋势,平均拨备覆盖率由2012年的276%下降到2017年169.16%,接近银监会监管的红线。这些指标充分说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五大行的资产质量下滑较快,信贷风险逐渐显现。
(三)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
如图4所示,五大行平均非利息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19.68%增长到2017年的27.57%,虽有所增长,但相比国际先进同业大约50%的水平,这一指标仍旧较低。这说明五大行的盈利主要靠存贷款业务的利差收入,盈利模式属利差主导型,呈粗放经营状态。笔者通过对五大行的收入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贷款业务中批发业务占比高,零售业务占比低,非利息收入中传统的信用卡业务、结算业务和代理类业务占比高,而高附加值的创新业务占比低。银行均衡的收入结构,不仅可以降低银行的运营风险,更是银行重要的业绩驱动力。
(四)贷存款比例稳定增长但流动性风险凸显
如图5所示,五大行的平均贷存款比例从2012年的66.85%上升至2017年的75.29%,呈小幅增长趋势。从整体上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盈利能力相矛盾,商业银行若保持较高的贷存款比例,则流动性风险会增加,若降低贷存款比例,则会影响盈利能力。五大行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一贯依赖扩张信贷规模以增加盈利,盈利手段较为单调。为维持较高盈利水平,五大行主要靠扩大资产规模特别是信贷规模,则流动性风险会加大。
国外大型银行转型案例及其启示
本文选取2017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全球排名前十的国外三家银行,这三家银行在转型前与我国五大行的特点和比较优势较为相似,分析此三家银行的转型案例对我国五大行的转型颇具启示。
(一)国外银行转型的典型案例解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摩根大通银行、富国银行和汇丰银行通过精准的战略定位,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通过发展特色业务以打造核心竞争力,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成功实现了转型(见表1)。
(二)国外银行成功转型的启示
制定科学战略是转型成功的前提。摩根大通银行主要通过并购走外延式增长的扩张之路,其注重综合化经营和风险控制;富国银行结合自身特色,重视零售业务和风险控制,走内涵发展道路;汇丰银行走全能型、国际化道路,打造综合型银行。三家银行成功转型的前提是都能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竞争态势,确定科学的转型战略。
差异化市场定位是转型成功的保障。如摩根大通确定“高端化”的客户定位,以高端业务形成竞争优势,打造“商行+投行”的创新业务,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类业务的协同。反之,如果市场定位模糊不清,和其他银行同质化经营,则必然会影响资源分配和业务发展,导致主业不突出,甚至陷入“大而不强”的怪圈。
打造核心竞争力是转型成功的关键。围绕既定战略,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三家银行转型成功的关键。如富国银行聚焦服务本土小微市场,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不盲目扩张,其并购活动和交叉销售等管理创新均围绕提升小微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而展开。
注重风险控制是转型成功的基石。注重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决定性影响。稳健经营有两层含义:对外表现为稳健有序拓展业务,不盲目激进;对内风控能力强,资产质量优。摩根大通因严谨的风控成为次贷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大型银行;富国银行不介入高风险项目,积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开展风险防控;汇丰银行注重打造严谨的风险文化。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转型对策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过近20年的不断改革,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五大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特别重要,除交通银行外,其它四家属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因此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高度重视。
(一)立足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定位
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组织构架、内部管理、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的变革,因此实施战略规划必须遵循以下三点:第一,五大行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实现自身与实体经济的共促互赢。第二,注重顶层设计与战略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规划转型的目标体系、重点领域,又要考虑转型的实施路径、配套措施等。第三,实施创新金融战略,打造核心竞争业务。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五大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应分析自身优势,实现精准定位,确定差异化战略,以此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经营理念从注重规模扩张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银行靠高净息差和放款规模“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五大行要成功转型,必须有全新的经营理念来指引。首先,要强化质量效益理念,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靠规模求发展的粗放经营的旧思维。其次,要强化“资本节约”的经营理念,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资本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五大行必须不断提升资本的使用效率,打造轻资产银行。最后,转变负债理念,调整负债结构。五大行要逐步摆脱对客户存款的依赖,加强对主动负债管理工具的研究,重视主动负债。
(三)盈利模式从利差主导型向均衡型转变
均衡型盈利模式中利差收入和非利差收入占比基本相当,是西方先进同业普遍的盈利模式。五大行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向均衡型盈利模式转型:一是向综合化经营转型。五大行具有集团化优势,同时拥有多张金融牌照,可通过集团内各子公司的业务互动来实现综合化经营。二是向零售银行转型。五大行可凭借网点多等优势,下沉客户渠道,拓展中小微客户,加大向零售银行的转型。三是优化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要注重新旧两类业务的协同发展,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为基础创新各类新兴业务,同时要以新兴业务带动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
(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能行稳致远的保障。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长期受“利差”保护,一直存在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薄弱等问题。五大行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风险管控。第一,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系统。第二,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动态的,且具有多样性。要很好地控制风险,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将风险管理融入到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这要求增强全员风险意识。第三,重视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可充分整合政府资源,与互联网金融合作以积累各类信息,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充分挖掘数据,注重各经营环节的风险监控。
参考文献:
1.Mekinnon R 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73
2.Edward 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金煜.對中小银行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3(6)
4.周小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家,2012(1)
5.李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探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6)
6.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J].西南金融,2016(3)
7.沈荣勤.基于浙江视角的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全面转型研究[J].浙江金融,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