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玲
一、形式美
《谈生命》的总起、铺绘、归结照应自然,以总起引发话题,暗示下文;以铺绘展示生命的过程,隐喻生命的力量与价值。以归结揭示生命的本质规律,表达自己的生命态度。描写、议论、抒情的契合,使事、理、情和谐融合。
冰心女士用“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总起全文,又用“是”与“像”的一字之差,引发思考,引发读者的兴趣,可谓意味深长。
她用细腻的笔触,准确展示了“一江春水”东流和“一棵小树”成长衰亡的生命全过程,传神描绘了它们的情态变化,言之有物。又用“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照应开头的“生命像什么”。结构看似相同,但内涵却各有侧重。前者阐明了生命的力量,后者揭示了生命的价值,既有内涵又互补,形象而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行文俨然水与乳的交融。
接着,依托描述引发议论。“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引导读者由对“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两个特殊生命现象的感知,推及对整个生命现象的认识。
二、意境美
将“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人格化,赋予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一江春水”有自己的境遇:“峭壁、亂石、巉岩、危崖、平沙斜阳、芳草鲜花、暴风骤雨、迅雷骇电、晚霞新月、大海”,历程艰辛而丰富多彩,充满形形色色的考验;它有自己的精神:“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怒吼、回旋”,充满激情,却又从容、勇敢、不屈不挠;它有自己的品格:“快乐、愤激、心平气和、羞怯”,谦逊、乐观、豪迈而豁达。读这样的描写,好似诵咏一首豪放词,好似看到了英姿勃发的周公瑾,引发的是一种豪情壮志。同样,“一棵小树”也有自己的历程:少年、中年、老年。有阳光、雨露和空气的呵护,也有风霜的洗礼;它也有自己的精神:“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冲动而顽强奋进;它也有自己的品格:“勇敢、快乐、宁静、怡悦”,恬淡而从容。读这样的描写,好似读又一篇《桃花源记》,好似看到了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直让人超然物外。我们从中享受着意境美,领悟、认识着生命的本质。
三、语言美
1.灵动、蕴藉。人格化了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收言此意彼之效,隐喻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形象化了生命的力量和价值,洋溢着浓郁的主观感情。
2.运用反复增强韵律美。“生命像……”“生命又像……”的句式,既是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以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反复咏叹、强调,庄重表达对死亡的超然与豁达。“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一再否定轮回说,表现出一种务实的、高远的人生情怀。
3.富有诗意的文采和情趣。“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情景相融,流露出心境的平静,体现着对高雅情趣的追求。“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以“云翳”突出丰富多样的经历和体验的美丽与宝贵。“美丽的黄昏”比喻有所收益,洋溢着幸福和欣慰。
四、哲理美
在精致的描写中流淌着思想的芬芳,让读者于美的享受中得到了关于生命的真知。“他从地底聚集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形象而生动地告知人们改变命运必须积累力量,必须豪迈乐观。“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用象征色彩揭示出人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的真谛。“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揭示出生命是一个有归宿、有顶点、有终结的客观过程。“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形象写照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但不奋斗决不会成才的真理。“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阐明了快乐与痛苦相伴相生的生命法则。这样的哲理美,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感谢,是对奋斗的勉励。
冰心用文字咏叹生命的神韵,让我们于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的境界中,享受艺术之美,理解人生真谛。我们应该向冰心学习,多奋斗,少抱怨,多豁达,少悲观,豪迈直面人生。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高石崖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