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红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小学生而言,听会忘记,看能学会,而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则会记住。语文教学尤其如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改变了过去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注重间接知识、间接经验的传授,忽视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整合的现状。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课堂上精心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得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1.做演员。语文教学有一个感悟、吸收、消化、运用的过程。在课堂上开展演一演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分角色朗读等从课本到课本的教学形式,而是首先让学生理解、吸收课本上的语言文字,然后通过内化使之在自己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表现课文固有的内涵,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教完《负荆请罪》以后,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演一演这个故事。学生们十分活跃,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排练时,他们相互指正,揣摩着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韓勃的愤愤不平、恍然大悟,廉颇的心有不平到诚心认错的心路历程,终于成功地演出了各个人物的不同特点。
2.做模拟导游。设计模拟导游这个实践活动,目的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做导游的形式,把课本语言转化为导游词,达到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目的。如教完《长城与运河》《庐山的云雾》《九寨沟》《黄山奇松》等描写祖国美丽山河、优美风光的课文,看到学生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就把他们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去图书馆、因特网查阅资料,收集图片,然后一边做成电子演示文稿,一边撰写导游词,最后在班中开展评选“最佳导游小组”的活动。
3.开展“小学生辩论赛”。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把辩论赛引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对母语敏锐的感受力,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品质。每节语文课,抽出三分钟时间,针对近日发生的一个问题、出现的一种现象、关心的一个话题、心中的一个疑惑等展开辩论。如:“上课发言要不要举手?”“该不该对答案?”“我天天看偶像演的电视剧,影响了睡眠,怎么办?”……辩论选手可由老师指定,可抽签决定,可自找对手,一般在课前五分钟告之。待学生有了辩论意识和初步的辩论能力之后,可选择较多的时间开展较大规模的辩论。
美国诗人、评论家爱墨生说:“创造性思维的要义不是脱离实际想入非非,而是立足现实,扎根生活,去观察,去感知,去领悟。这种观察、感知、领悟才是创造的原动力。”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1.小记者。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学生不是只会装载知识的容器。面对社会上诸多问题(当然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接近的,并不是所有的),要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感知,去思考,培养他们对生活敏锐的辨析力,做小记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那么,本地区的环境状况又如何呢?正好语文书上有这一项社会实践作业,我就让学生做一回小记者。首先,把学生分成几组,确定各自调查的重点。有的小组观察河流污染情况,有的小组到环保局采访,有的小组到居民区观察,有的小组针对环保问题到大街上进行问卷调查;接着,学生分头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写一写,写调查报告,写做小记者的甜酸苦辣,写保护本地区环境的设想书;最后,想一想,“我”平时的行为是环境的保护者还是破坏者,今后“我”该怎么办。
2.做小导游。小导游不同于上面的模拟导游,而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让学生走进家乡每一个值得欣赏、值得赞美的地方,深入地了解家乡,熟悉家乡,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鉴于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依然采取分组形式。活动过程包括“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评一评”。“看一看”,就是每一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细致观察各个地方的景致特点,做到胸中有景、景在胸中,运用摄影、绘画等形式,记录下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做一做”,是每一小组做一份“宣传手册”,内容包括拍摄的照片、个人的绘画作品、收集的图片、撰写的导游词等。“说一说”,节假日,带上家人或亲朋好友到选定的地方游一游,自己做小导游进行游览介绍。“评一评”,是让他们对小导游的表现写一段评语。
3.做文字小卫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 XX 蚊香,默默无蚊的选择”“使用 XX 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要对最终成果评价,还要对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在语文实践活动总结性评价时,要包括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情况的互评,并将此作为评定的依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总结,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首先采取“自我反思性评价”。针对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等因素,设计自我评价表,鼓励学生建立自我评价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评价,寻找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其次,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在做“小记者”“小导游”“文字小卫士”活动中,我们考虑到现在的通信工具非常先进,基本上学生都有智能手机,能够随时拍摄画面和录像,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实践过程通过多种形式予以记录,然后上传到班级网页、班级QQ群相册,请全体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和评选。
据《东坡志林》记载,有人请教欧阳修写文章的秘诀,欧阳修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讲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忆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阶段的阅读作了规定,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能够为语文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足课堂,走进生活,大量阅读,重视评价,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从多角度打开活动思路,方法上求新求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