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案例教学法创新应用

2018-01-05 07:36仲拂晓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应用案例教学法心理健康

仲拂晓

[摘 要]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中引入案例法,需要教师有创新意识,通过整合教材和生活心理健康案例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多元案例分解,帮助学生从纷繁的案例梳理中形成定性学习认知,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成长。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先搜集案例信息,然后展开案例分析解读,最后是深层探索,形成归结性、规律性学习认知。

[关键词]心理健康;案例教学法;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3-0067-02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操作性、体验性于一体的自然学科。现在处于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初中生的心理成长也带有时代性。教师在具体施教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基本特征,利用鲜活的案例,教育学生、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特别是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发挥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事实胜于雄辩”,案例就是“事实”,如何科学地运用这些“事实”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自然成为心理健康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整合资源,筛选经典案例施教

1.筛选教材文本案例

设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度解析教材文本,不仅要理清文本结构,还要关注案例相关信息,并精心挑选适合度更高的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探究的重点内容。教材案例带有普适性,而学生的心理呈现个性化特点,甚至呈现地域化特征。教材案例适合度需要教师给出科学的评估,其适合度越高,教育价值就越显著。如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心理健康上册《理性认识世界》,教材上列举了诸多案例,教师特别选定了“万有引力定律”诞生的例子,这个案例为世人所共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教师先让学生熟悉这个案例的基本内容,然后说说从这个案例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学生的认知也呈现出个性化。有学生认为:牛顿之所以能够从苹果掉落中获得启示,是因为牛顿有观察意识和思考意识,这是对世界展开了理性认识的结果。也有学生说:牛顿遇到的现象,大家可能都熟悉,可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发现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牛顿会思考,有独特的认知角度。很显然,教师选择的这个案例具有启迪性,能很快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使其学习认知得到重新建构。

2.联系生活筛选案例

学生心理有个体差异,教师在整合案例信息时,需要有关联意识,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选择案例,学生会感觉更为亲切,其教育性也会更强。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件有特殊敏感性,教师深入学生生活之中,利用多种调查手段,搜集鲜活的生活案例,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教育力量。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利用多种信息搜集手段。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平时观察、个别谈话、网络搜集,都可以利用案例搜集的方式,只要教师做有心人,便可以获得更多适合度更高的教学案例,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提供信息支持。

采用学生生活中的案例时,教师不妨给出具体的方向,让学生自行列举,其引导效果会更直接。如教学《告别狭隘 拥抱豁达》相关内容时,教师发动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案例信息,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很快就给出了一些经典的案例信息。有一名学生这样列举:教师喜欢按照学生的成绩排名次,还要张榜公示,自然让学习差的同学感觉很别扭。每次名次公示张贴之后,总有几个同学的名字被抠掉。有的同学还直接抱怨老师,有规定不准用成绩排名的,这样容易伤害我们的自尊心。这个案例中的现象不是个例,很多班上都会发生。且不说教师公示成绩是否恰当,部分学生的行为恰恰表现出了狭隘。学生列举的案例具有代表性,也是学生最为关心的,教师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二、精心策划,展开多元案例解读

1.借助多媒体解读案例

案例信息到位之后,教师需要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设计处理。首先,要对案例信息进行情节整理,筛选出主要信息,增删一些细节内容,以提升案例经典性。其次,可以将案例制作成电子课件,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技术,再现生活场景,营造案例气氛。最后,要对案例进行科学分类,在具体运用时,避免重复,提升案例的应用实效性。如学习《你善于交际吗》时,初中生普遍存在交际困难,其心理原因非常突出。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案例,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一名初中生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找不到路,需要求助周围的人,但这名学生比较内向,几次都张不开口,在那里纠结万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他鼓足勇气求助交警,很快就找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视频材料,学生看得非常真切,教师让学生说说观后感,他们顿时活跃起来。有学生说:我们走进社会后,交际是基本生存能力,谁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冲破心理障碍,敢于解放自我,这样才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2.合作互动解决案例

案例是事件过程的展示,如何发动学生对案例展开深入分析,对案例问题进行针对性解读,对案例呈现内质规律进行梳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教师要注意整合集体智慧,对案例展开多种形式的探究。集体讨论、课堂辩论、情境再现、课堂演绎等,都属于合作互动学习形式,利用这些学习形式对案例展开深度挖掘,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接触到案例的核心内涵。学习《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时,教师列举课堂案例:晓棠和姗姗是好朋友,班级要民主选举班长,她俩成为热门人选。晓棠感觉有些不对劲,怕竞争损害了朋友关系,就想退出竞选;姗姗不这样想,她认为,竞争无处不在,好朋友之间也不例外,和平竞争、良性竞争,是非常重要的锻炼机会。你支持哪一种想法呢?说说你的道理,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共识性观点。教师列举案例,发动学生展开集体讨论,给学生带来充裕的思考争辩空间,通过热议,必然产生共性的认知观点。

三、定性归结,梳理案例应用价值

1.拓展案例训练维度

案例分析解读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重探究学习,还要引导启迪学生从案例探究学习中形成感悟,或自省、或借鉴、或启迪,这无疑是案例训练的自然延伸。案例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达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认知,这才是案例教学的最终追求。发动学生展开案例追踪、推演案例发展、进行案例归结,都可以提升案例学习品质。教学《成功的个性品质》时,教师发动学生列举身边的成功案例,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信息。有学生这样展示解读案例:我认为爸爸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他只上过初中,但现在是一家企业的经理。他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我认为是他处理问题的个性思维决定的。因为他是做销售的,要和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他在遇到问题时,不是急于撇清责任,而是找寻问题产生的根源。这一点很难得,不管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2.熟悉案例归结程式

案例是一个个例子,通过对这些例子的探讨,自然要获得“结论”。案例正如议论文中的论据,经过事实论证,最终要树立起某个“观点”。学生在探究案例时,获得的学习认知未必要一致,但其体悟性特征应该呈现共性。案例是活生生的事实,学生要么是借鉴其经验,要么是吸取其教训,或者是获得更多的个性启迪,这才是案例学习的最终目标。每一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一些困难是必然的。如学习《如何面对成长困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给出案例:马云是成功人士,但他的经历非常曲折。他参加高考两次落榜后,给人家打零工,因为长相不济也受到很多鄙视,但是他没有气馁,硬是凭着坚韧的意志,一步步走向成功。从他的成长经历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议论。有学生认为:马云的成功,不是他有多好的机会,而是取决于他的韧劲。也有学生说:马云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具有标杆作用,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

心理健康课程是年轻的课程,在具体操作中,很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一味讲述教材内容,忽视学生的真切体验,这样的说教是难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从不同视角展开筛选,为学生展示更多案例材料信息,发动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的聚变,形成崭新的思想认知。

(特约编辑 斯 陌)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应用案例教学法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