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帮扶需求调查研究

2018-01-05 00:20黄霞刘敏余展李倩兰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同学

黄霞+++刘敏+++余展+++李倩兰

摘 要:就业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据统计,2017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数量将达到历史最高的765万,比去年增加16万。今年的毕业生加上30万海归和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岗位。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就业难题越来越严峻,为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期望、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分析和满意度以及更好地开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特意展开本次专项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认知、就业价值观以及学校应以何种方式开展就业指导三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28-03

1 对象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大学生已经从“稀缺”走向了“普通”,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到毕业季,“就业民工化”、“毕业就是失业”等不少消极言论,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问卷由学生基本信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研两个部分组成,一共19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组成。

调研主要采取线上问卷的形式,由班長下发到班群中请学生填写,涵盖资源环境学院各年级、各专业在校学生,共参与调研有342名,女生200名,男生142名。我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参与调研人数分别为218人、83人、21人、20人。

3 数据分析

3.1 大部分大学生倾向国内考研深造

就同学们对问题:“若你是应届毕业生,你更愿意选择?”的回答情况来看,同学们对毕业后选择的方向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为:国内考研(50.88%)、直接就业(28.65%)、出国深造(8.77%)。由此可见,大半部分大学生更愿意继续考研深造,少部分大学生愿意直接就业或者创业。

3.2 大学生主要优势为责任心强、道德素质高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自己具备以下哪些优势?”的回答情况来看,同学们的自我认知共识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为:责任心强(66.67%)、道德修养高(61.99%)、有团队精神(50%)、社会活动能力较强(40.35%)。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大部分为责任心强、道德修养高、有团队精神、社会活动能力强,小部分为竞争能力强、能够考取各类技能证。大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还需要多加锻炼,也需要多加考技能证书。

3.3 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目的有着一定的认知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的回答情况来看,同学们对就业的目的认知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为:为实现人生目标(40.94%)、为生存的需要(23.39%)、为建设家庭奠定目标(21.93%)、为社会发展作贡献(10.53%)。由此可见,大学生认为就业的目的主要是为实现人生目标、生存和建设家庭的需要,少部分认为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大学生们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

3.4 大部分大学生正在面临较大就业压力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觉得自己现在是否有就业压力? ”的回答

情况来看,同学们认为自己的就业压力大小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为:比较大(45.03%)、一般(33.63%)、非常大(15.5%)、比较小(2.92%)。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极小部分就业压力较小或是没有就业压力。

3.5 大学生对社会上职业结构了解程度一般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对社会上的职业结构了解多少? ”的回答情况来看,同学们认为自己的就业压力大小所占比例从

高到低为:一般(49.12%)、不太了解(27.78%)、比较了解

(13.16%)。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上职业结构了解程度不高,学生们缺少对社会上就业信息的敏感度。

3.6 大部分大学生对求职的一般流程及相关法律了解较少。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是否对求职的一般流程及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的回答情况来看,同学们对求职的一般流程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为:知道一点(44.44%)、不太清楚(33.04%)、比较清楚(9.94%)。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求职的一般流程及法律法规了解程度不高,学生们缺少对求职相关信息的普及。

3.7 大学生对就业指导需求较高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你现在需要就业指导吗?”的回

答情况来看,同学们对就业指导的需求程度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为:比较需要(42.11%)、一般(28.07%)、非常需要(18.13%)。由此可见,大学生比较需要就业指导,渴望有专业人士对自己的就业提出一些意见,对就业方向不是很明确。

3.8 学生认为自身欠缺的能力多种多样,其中认为欠缺人际交往和学习创新能力的人最多

就同学们对问题“对于今后的工作,你认为你欠缺的工作能力有哪些?”从回答情况来看,同学们认为自身欠缺的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50.29%)、学习和创新能力(50.29%)、熟练的操作能力(44.74%)。由此可见,学生们认为自身欠缺的能力多种多样,其中有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交际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自身欠缺应变能力、操作能力和毅力。

3.9 学生最需要学校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咨询室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你最需要什么形式的就业指导?”的回答情况来看,同学们需要的就业辅导形势从高到低依次是:个体辅导(27.78%)、请成功人士开就业指导讲座(39.47%)、就业指导课程(34.21%)。由此可见,学生们最需要的就业指导形式是个体的辅导。单独的辅导更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对于个人辅导,选择团体辅导的同学较少。

3.10 学生认为在就业的过程中,面试为最重要最需要指导的环节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你需要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的回答情况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面试技巧培训(60.53%)、簡历制作指导(47.08%)、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43.86%)。由此可知,由此可见,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面试技巧训,其次为简历制作技巧,同学们较缺乏应聘的技能,比例最小两项的是“协助确认职业目标”、“性格测评、兴趣测试、能力测试”说明同学们自身及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一定了解。

3.11学生认为一次就业指导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一次就业指导的活动时间最好是?”的回答情况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一小时(43.86%)、半小时(22.22%)、两小时(15.79%)、都可以接受(14.04%)。由此可知学生们并不喜欢时间过长的就业指导活动。

3.12 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活动存在着各种方面的不足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什么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就业指导工作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44.44%)、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

(43.86%)、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不充分(38.6%)、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36.55%)。由此可知学生们认为学校开展的就业辅导工作还有各方面的不足,很多学生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

3.13 学生认为模拟招聘会现场的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方式最有效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就业指导课程以什么方式传授最有效?”的回答情况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模拟招聘(64.62%)、互动讨论(57.02%)、讲解就业创业案例(43.57%)。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认为模拟招聘,互动讨论等参与度较高,互动较多的方式最有效,而观看视频,讲授书本知识等传统方式不太受同学欢迎。

3.14 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堂教学存在不足

就同学们对问题“觉得就业指导课堂教学可能存在的不足有哪些?”的回答情况来说,由高到低依次为课堂沉闷,学生参与率低(68.42%)、教学评价单一不科学只是通过考试和考勤

(50.8%)、课程内容枯燥乏味(45.03%)。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堂存在不足,其中认为课堂沉闷,缺少互动的学生最多,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满足了自身的需要。

3.15 高校就业指导各方面均有不足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觉得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的回答情况来看,排在的一的是:建立就业实习基地(42.98%),其次是建立从入学到毕业的长期跟踪指导(41.23%),注意开展就业心理辅导(35.09%),注重研究人才市场,做好跟踪反馈工作(34.5%)。由此可见,学校的实习基地不足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同时,各选项占比相差不大,说明高校就业指导各方面均有不足。

3.16 学生就业咨询来源多种多样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就业方面的资讯主要来源于?”的回答情况来看,从高至低依次为:亲戚、家人(54.68%),学院辅导员、就业专干、班主任老师(39.47%),自己查阅资料获取(33.63%),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学校就业指导课程(31.29%)学长、学姐(28.95%)。由此可见,同学们在就业方面的咨询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在提供就业方面咨询的作用有待提高。

3.17 学生较少向学校寻求帮助

就同学们对问题“若你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困惑,你一般会从何种途径寻求帮助?”的回答情况来看,从高至低依次为:求助于亲朋好友(45.03%),与师兄师姐交流(30.7%),学校就业指导中心(10.82%),心理咨询师学院辅导员寻求帮助(10.53%)。由此可见,同学们在有困难更倾向求助于亲朋好友,而不是学校的就业中心和辅导员老师。

3.18 大部分的学生会将家长的就业意见作为参考,有自己的想法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的家庭在就业指导方面,对你的影

响是?”的回答情况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提供参考意见

(48.25%)、不干涉,由我自己决定(23,98%)。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家人的意见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决定,只能作为自己就业方面的参考意见。关于工作,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

3.19 学生认为影响就业最重要的教学因素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认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教育教学因素有?”的回答情况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专业的教学实践(42.98%)、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15.79%)、课程设置(14.62%)。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大学生重视实践,觉得拥有专业的实践能力能够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3.20 大学生对各个基层就业项目和就业服务政策了解得不多

就同学们对问题“你了解下列哪些基层就业项目和就业服务政策?”的回答情况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村官计划(33.92%)、应征入伍(28.36%)、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26.32%)、都不了解(24.27%)、到中小企业就业(23.68%)、农村教师特岗计划(23.1%)、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20.76%)。从数据分析,每个项目了解的大学生人数都不多,了解人数最多的“村官计划”也只有三成左右的。更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学生对这些项目都不了解,说明了大学生在基层就业项目和就业服务政策方面了解的不多。

4 问题产生及原因分析

4.1 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高考是相对于比较公平的方式,学生认为通过高考是唯一一种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对于高考后专业的选择也是模糊的/不清楚的,更多的家长为子女选择,学生属于被动的接受。当它们进入大学学习后,从一种紧张的学习环境过渡到一种相对需要自律的学习环境,大多数大一新生感觉不适/特别迷茫,因此很多问题在大学期间显露出来,而高校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也为帮助他们更真实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4.2 大学生自身因素

4.2.1 大多数大学生对自我认识/职业发展不够了解

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充分,他们了解职业/就业等相关信息更多地通过父母/亲戚,对职业存在偏见,近年来,全国就业形势严峻,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比去年又增加了16万人。但随着生活环境/条件的提高,父母对小孩更多的是溺爱,学生自我成长慢,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少,缺乏锻炼,缺乏主动意识,无危机意识。

4.2.2 大学生缺乏“学习和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就同学们对第8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同学们认为他们他们最欠缺的工作能力是“学习和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这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缺乏创新能力,许多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到大学后,学习主要靠自主,没有了老师的约束,因而许多大学生便荒废了学业,缺乏了学习和创新能力这一就业核心竞争力。其次,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在这些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尽管学校有学生会,社团等许多集体。但这并不能覆盖大部分大学生,部分学生与他人,社会沟通联系较少,造成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4.2.3 学生缺乏就业应式技巧

我院在就业的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比较少,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如何写好简历成为最基本的要求。

4.3 学校因素

目前的就业指导形式比较单一,就业指导课程、团体辅导、大型就业指导是最常用的形式。而问卷中反应出来学生最需要的个体辅导则开展得比较少。此外,参观学习、择业问答咨询等方法也开展得较少。就业指导课所讲授的求职择业的方法技巧实践运用效果不强,讲授往往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照本宣科”的单向课堂教学方式,就业指导课单调,缺乏生气和活力。

5 讨论及建议

5.1 建立校级、院级与毕业生信息共享平台

学校、学院要紧跟时代步伐,收集社会上有关宏观就业政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就业状况、地方人口资源等就业信息,定期公布信息,确保学生能收到最新最准确的社会就业信息,这是学生能就业好的基础。

5.2 开展班级座谈会

我院可邀请院领导、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一同参与班级座谈会,让学生与老师相互交流、沟通,这样有利于学院了解学生动态,制定相应措施与政策,指导学生。

5.3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校学术和创新教育,高校也需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科研助手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营造良好氛围。

5.4 开展多元化的就业指导

在现有的就业指导形式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不同就业类别的座谈会,使就业指导根据针对性、目的性。学校也可邀请优秀校友、创业成功人士开就业指导讲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5.5 树立优秀、典型事迹

邀请优秀学生、干部做个人事迹汇报,发挥榜样的作用,并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让他们树立目標、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 李少奇.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2] 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3] 弓秀云,邵旭.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需求调查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04):265+272.

[4] 倪志梅.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同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