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跨学科协同发展模式改革研究

2018-01-05 00:05易勇
职教论坛 2017年32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跨学科

摘 要: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当今科学技术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从而让跨学科研究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大亮点和必然趋势,然而跨学科研究需要一系列要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得以实现。文章以高职外语学科为例,对跨学科协同发展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跨学科;外语学科;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易勇(1978-),男,湖南攸县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跨学科研究、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2-0054-04

近年来,全国各职业院校围绕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那么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改革之路,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目前正逐渐呈现出一种由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趋势,这一趋势正成为当今科学技术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当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等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或复杂课题,无不都要依赖对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深入研究才能成功解决,无不都要依赖学科间的协同合作才能解决,因为只有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才能提升整个创新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研究。

一、协同创新与跨学科概述

根据协同理论,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或 Synergistic Innovation)是指在科研创新系统当中,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三大科研创新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1]。“协同创新”是把协同的思想引入创新过程,指创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在发挥各自作用,提升自身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带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它不仅要求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也要求创新目标、组织、制度和环境等的协调与整合[2]。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其有过不同定义和理论观点,综述而言为两类,即认为跨学科是从学科到交叉学科再到横断学科这个序列中的一个阶段和认为跨学科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可以被分成不同类型的学科活动,诸如,多学科、交叉学科、跨学科、复杂学科和横断学科[3]。国内外有关跨学科研究已有很多不错的尝试,典型的有美国NSF矩阵式资助体系,英国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三部曲,日本的科研共同体等;国内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来就一些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有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浙江大学推行学部制以及求是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的Bio-X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筹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等。

综上所述,协同创新强调主体间的协同和合作或整合,发挥出1+1>2的效应,同时强调资源共享,在协同中实现创新。跨学科的核心元素强调学科间的合作和整合,从而发挥出更大、更高的效能,为解决一些新的重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等,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外语跨学科协同发展之探讨

胡壮麟谈到:就语言学科的发展而言,当今跨学科的发展比单学科发展趋向更为明显,因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如哲学的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哲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连接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语言学和符号学研究本身发展的结果;这些年以来,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越形成了很多新交叉学科,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数理语言学、文化語言学、计算语言学、教育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生态语言学等,可以说成果斐然[4]。

那么高职外语学科该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呢?跨学科研究主要涉及到组织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政策制度和定位、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鉴于研究重点和篇幅限制,我们着重从中微观层面来探讨。邹晓东、陈艾华提到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权重中占比最大的是运行机制,因此我们主要围绕运行机制展开讨论[5]。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高职院校跨学科研究必然离不开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要推进高职专业群中外语专业协同发展,必须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推动跨学科研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争取配套政策保障等;各专业要始终坚持科学性、适应性、共享性和协调性发展的原则,外语专业(学科)也需如此[6]。

(一)外语跨学科研究的顶层设计

抛开国家层面,高职院校自身首先应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将跨学科意识纳入学校的战略规划,积极鼓励跨学科研究,提供一切有利于增强学科间交流和营造开放性学术文化氛围的政策、机制和环境,打造一种“益跨学科研究和发展”的氛围和文化。

在学校“益跨学科(Pro-interdisciplinarity)”的大环境下,外语学科应积极探索外语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之路。在组织形式上,可尝试将外语院系与其他相关专业院系进行整合,重组为跨学科院系,从而推动学科间的融合和协同。前期研究中还发现:全国越来越多高职院校逐步推行外语外贸学院、外语商务学院、工商外语学院、人文交流学院等二级学院,甚至个别院校尝试把外语、商务、管理等偏人文的系部学科都整合在一起,这些都是跨学科很好的尝试,但调研同时也发现大部分改革只局限于组织结构的调整或整合却没有实质上、内核上的融合,更多地流于形式,可以说大都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不知如何把跨学科融合深挖下去。但不管怎样,我们势必要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搭建起跨学科研究的平台。

其次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团队。跨学科研究中心(院、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听起来似乎有些“高、大、上”,建立起来似乎困难重重。鉴于我们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可尝试通过挂靠科研处或教务处等,组建一个较正式的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机构。该机构主要通过解决教学、研究、甚至社会中的重大课题(难题)的方式来推进学科间合作交流,并最终推进整个跨学科研究。建立跨学科创新团队同样是一件困难的事。目前在国家的倡导下我国高校都成立了或正在筹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的成立是为了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大趋势,为了应对我国高等教育急速大众化与创世界一流大学的严峻现实,为有效解决在高等教育中长期存在的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把跨学科团队建立起来。外语团队应该说更容易组建跨学科团队,一是益于外语学科人才对外学习交流机会更多或更容易,二是益于语言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共生性和共融性,换言之,语言学科更具有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和特点。成立跨学科团队首先要求我们外语学科团队具有跨学科意识,要努力突破自身学科原有的束缚,积极探讨与其他现代科学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外语研究团队要积极引入和吸收不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人才,例如商务英语专业里要有外语、外贸、经济等学科教师参与,旅游英语专业要有外语、旅游、酒店管理等人才的组合,这样才更有利于不同学科的碰撞与交叉等。学校层面应大力鼓励外语学科教师进行双语授课,组织教师到境外进修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等,鼓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专业面;要打破院系的禁锢,允许不同学科教师交叉或合作授课,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鼓励或要求各专业学科教师必须要朝另外一个相关学科(专业)方向发展,极大发挥学科间交叉和融合带来的1+1>2的创新价值,从而逐渐形成自己新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二)外语跨学科运行机制的建立

根据2015年我国最新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目前主要开设有11种外国语言类专业,包含英语、日语等大小语种,主要分为商务外语、应用外语和旅游外语专业。不难发现,所有外语类专业无不将外语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商务、会展、旅游等)相结合,这是国家层面的专业顶层设计,那么重点就是如何具体推进这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了。

1.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外语学科应在学校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统一组织和规划下,在跨学科二级学院的建制下,积极开展各种跨学科实践与探索,努力建立一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个由培养目标到培养过程与方式都具有跨学科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外语学科除了要与现有相关学科诸如商务、外贸、旅游等进行交叉融合,同时也要努力尝试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例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二级学院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要在内核上进行融合与交叉;须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合化的趋势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语言相关专业都提出应培养具备商务、外贸、旅游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服务型人才,但仍明显偏向外语学科,看不到学科间的融合,而跨学科培养的应该是兼备专业知识与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才是最大的不同,既不能“厚此”也不能“薄彼”,更多的是共生、共融和创新。

2.跨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实现。为实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课程体系上必然要体现跨学科性。首先我们要讨论外语与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与合理性问题。外语学科本身其实就涉及语言学与文学的融合,这一点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同时需开设具体某个专业(学科)相关的核心课程,他们与外语课程不是对立的,而应是相辅相成的,并推行用外语讲授专业课、将专业知识融入外语课等改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语课”。有人可能会觉得这类似于ESP(专门用途英语)但其实又不完全是,因为ESP还是倾向于语言,但我们要强调外语与专业的整合或合作。当然仅仅如此远远不够,其次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有人把它译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它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有三方面特征:一是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文理渗透,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和改善知识结构;二是其核心精神在于培养学生适当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宏观视野、生命智慧、分析思辨能力、表达沟通技巧以及终身学习成长的动力;三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对立的,只是在学识的范围与程度上有一定差别,二者是相对而言的,通识教育并不是完全没有专业教育,而专业教育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通识教育,可谓“通”中有“专”,“专”中有“通”,二者是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关系。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高校都比较轻视通识教育,大量削减通识教育课时等,导致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基本的人文素养、科普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方面大有缺陷,不仅全面素质得不到提高,也直接影响到专业的学习。譬如在剑桥商务英语(BEC)教学中我们发现,该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还要求掌握或了解一定的专业知识,例如经济、会计、贸易地理、管理、人文、金融、保险等各方面的知识或常识,但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常识)严重缺乏,导致他们学习大大受阻。鉴于此,我们在大力推进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坚持强调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这是跨学科性的体现和要求。一方面学校层面应建立一个较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坚持合理地开设一些全校性通识教育課程,例如“当代文明导读”、“科学与人文”等社会科学调查课,鉴于高职学时和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短学时选修课的方式来推进;另一方面专业课程体系里也要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例如我们商务英语专业中可开设“会计学基础”、“世界贸易地理”、“国际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入门”等,以此来弥补学生在这些基本知识的不足,这既有利于他们专业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全面素质的培养,他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的,也就是所谓的“通”中有“专”、“专”中有“通”。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广州教育城的组团模式,因此我们也可尝试提出“人文社科”组团模式,把具有外语、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等方面教育特色的职业院校组团进驻教育城,继而做大做强,从而更好地与其他组团(学科)的协同发展,因为通识教育与所谓的专业教育不是矛盾对立的,反之需要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做到相辅相成。

3.跨学科教学方法与方式改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还需依赖有效的跨学科教学方法来实现。首先授课教师到专业带头人到学科带头人必须有跨学科意识,做好教学顶层设计。其次要求授课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方法。跨学科教学首先要以跨学科意识作为指导思想,逐步实践形成一系列跨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例如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式授课以及学生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等,这其中包括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改革过去一门课只由一名教师授课转变成由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合作授课的模式(Co-teach模式);开设一些融合外语与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边沿课程来帮助学生对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进行过渡;开发和开放供学生学习的跨学科网络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外语学科研究团队与其他学科研究团队既要集聚在一起,要经常通过各类跨学科主题交流研讨等方式进行思想的碰撞,又要让各自的研究团队保持相对的独立,这样便于各自团队对本学科进行更纵深的研究,因为这是跨学科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因为跨学科研究而削弱了任何一门学科的更深入研究,这同样对跨学科不利的因为跨学科本源于学科发展,而学科间的合作交流又可以促进并深化学科的发展,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4.跨学科教学管理与评估方式改革。良好的运行机制同样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来评价与考核。跨学科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要建立合理的跨学科考核和评估机制。要制定对跨学科研究人员在业绩考核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政策,一改过去只以其本身学科成果来考核其业绩等模式,转向注重其跨学科间的团队协作的考核,承认其在其他学科领域刊物上发表的成果等,逐步建立完善跨学科组织评审政策等,这样才不至于打击他们继续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想要从事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跨学科教学管理制度,对跨学科研究组织或主体进行严格的论证和审核,加强对其日常活动的考核和评估,并依据考核评估结果对其跨学科活动作出相应的处理等。

跨学科可以说既是一件极富挑战但又具巨大产出的工作,但跨学科研究离不开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我们要有跨学科意识和战略思想,同时更需要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的人才,还需要不断的实践以及一切跨学科研究所需的人力、资金、政策等一系列要素。但是不论怎样,跨学科研究是学科横向发展的要求,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创新的必然要求,因此它必将成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常态,虽“任重而道远”,却是通往美好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7):29-31.

[2]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3][5]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7-21.

[4]胡壮麟.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M]//苗兴伟,刘振前.外语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10.

[6]易勇.基于专业群平台的外语专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J].韶关学院学报,2015(3):168-171.

责任编辑 王国光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六足园生态实验室:儿童跨学科探究学习的实践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指导高中生跨学科学习的探索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