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 辩证实施

2018-01-05 22:06沈勤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信息化信息技术

沈勤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都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环境,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笔者所在县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辩证思想作指导,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 在规划制定上,把握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为广大师生、管理者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进一步深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发展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推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充分彰显。《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与我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根据国家、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策略,我们从自身在“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情况入手,实现了千兆到校百兆到班、无线覆盖办公区域、教师全部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初步建成县级教育资源平台,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但对照教育现代化要求却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我们制定了《德清县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还需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将技术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建设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在内容确定上,把握普及与重点的关系

我们从实际出发,对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哪些内容是普及性的,是面向所有学校师生的;哪些内容是重点的,是关系推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哪些内容是个性的,是促进学校品牌或学生個性化发展的。

通过梳理,普及性的内容以教育信息化环境为主,主要有学生学习用的终端,教师办公、学习、教学用的移动终端,教育教学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线、无线网络,教育管理办公平台,教育资源管理平台。重点内容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主,主要有教育教学用资源建设,安防用教育与监控系统,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录播教室、录播平台建设,家校的沟通。学校个性的内容由学校提出规划,由教育信息化专项审核后实施。

● 在环境建设上,把握统筹与个性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能达到的高度,我们在区域统筹上,主要通过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加强各类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升级优化基础网络,加强各类学校信息终端设施的配备、普及与更新。截至2017年,我县每个中小学专任教师、幼儿园每个班更新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每所中小学普通教室、专用教室配置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到了使用年限的学生计算机教室更新为可综合应用的云机房,建设了校园访客管理系统、录播平台和录播教室等,校园网络有线到班、无线覆盖办公区域,更新了教育管理办公平台,建设了教育资源网,基本上给所有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化运行环境。

在个性发展方面,以建设数字示范校为抓手,推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目前,我县的德清县高级中学和雷甸中学两所学校已被列为浙江省数字示范校园创建学校,县职业中专作为第二批浙江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基地创建学校。通过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学校个性化应用亮点凸显,逐步建设了以新型装备为支撑的创新型实验室,如德清一中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的生物创新实验室、洛舍中心学校的机器人项目、清溪小学的3D打印项目和适应选课走班、满足个性化学习的学科教室。

● 在应用推进上,把握技术与融合的关系

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关键还是在应用,各种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最终都是为了信息化应用。

因此,我们首先强化培训,努力提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网络培训与现场培训、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等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其次,我们借助德清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学乐云教学平台,引导教师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课前教学方案拟定、课中网络教学、课后网络作业反馈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题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在沟通途径上,把握单向与多向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沟通都是由信息提供者向信息接收者进行单向传递,这种单向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无法有效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真实性能。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我们强调要转换观念,明确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必定是双向的或多向的,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良好的、高效率的沟通。

其次,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解题过程及时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多人的比较呈现,这样能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比如,我县千秋外国语学校一位教师利用云平台在讲授科学课“电路的连接”的内容时,利用手机拍摄了学生分组实验连接电路的过程,并即时上传到电子白板上,这样,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在师生间、生生间及时得到沟通,促进了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最后,支持部分学校开通家校互通APP,同时也鼓励学生将在家里完成的语文、英语朗读,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通过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班级平台中,以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 在绩效评价上,把握配置与效益的关系

针对教育信息化实施的效果,我们从重视信息化,推进教育装备建设、专用教室管理,教师利用信息资源、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等角度来把握配置与效益的关系。

我们首先建立了考核机制,加强教育信息化平台应用的考核,同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常态应用考核,将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内容,与教师的绩效挂钩。其次建立了激励机制,每年9月县教育局根据各学校提出的下一年度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背景、组织、场地、人员、措施、预期效果等,确定第二年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试点项目将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例如,洛舍中心学校的学生机器人建设项目,由于学校重视,该校在机器人项目上取得的成绩非常优异,因此我们对学校给予了资金支持。又如雷甸中学,由于该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安防、教育资源建设工作,为了肯定他们的成绩,我们将其推送为省数字示范校园创建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信息化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