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一
[摘要]教师从“中国梦”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渗透的背景、现状等多方面阐述,表明了两者共荣共存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提出了积极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梦;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0302
一、“中国梦”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渗透的背景
(一)“中国梦”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渗透的必要性
梦想,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个人的梦想激励着每个个体的不懈追求;民族的梦想凝聚着全民族团结前行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的梦想自古以来都是个人和民族的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求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方面实现五位一体。既然“中国梦”涉及每一个华夏子孙,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更应当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梦”,让学生认识它,理解它,进而在以后的生涯中实现它。
(二)“中国梦”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材的共融性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我们也要知道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的编制不仅要关注教材的科学性、知识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材是怎样实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恰好能很好地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那么,“中国梦”这个时代感超强的情感信息是怎样与教材共融的?大家一直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语文教材中的选材一经使用,不可能三两年就更换,肯定会历经很长的时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把传授三维目标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把教材当作一种静态的知识载体。其实教材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教材在使用之前就是一堆死物,真正使用后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而教师就要把这种静态的东西转化为动态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这种动态从笔者的角度又可以理解为教学和时代挂钩,紧贴时代脉搏,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鲜活的、有灵魂的。
二、“中国梦”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的现状
教材的反复强化是“中国梦”积极渗透的有利基础。
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构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用白鼠和鸽子做实验构建了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他们理论的共同点是建立起来的反射都需要强化。苏教版语文教材在编制上很注重这个理论,不管在核心语文知识上,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在册与册之间的强化
以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为例,上册通过长征之歌、爱国情怀、至爱亲情、江山多娇、人与环境、高新科技这些单元主题,无不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感受国家的无上尊严,对祖国产生一种犹如父母和子女间割舍不断的情愫。下册通过咏物抒怀、道德修养等主题,让高尔基、茅盾、毛泽东、梁启超告诉学生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如果说上册是告诉学生为什么,那么下册就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而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课文就是学生的情感支撑。
(二)体现在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强化
上下五千年,“中国梦”历来就有,从《诗经》中对“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社会向往,到康有为的大同世界;从孙中山的世纪之梦到近代以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情结,已经承载了千年的文化积淀。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教材肯定会体现这种理想信念的。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学生和作者一同走长征之路,深刻理解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紧接着第二单元用“爱国情怀”这个主题,告诉学生无论走向哪里,或从哪里走来,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自己始终是一个“炎黄子孙”。这样的单元强化,十分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实现“中国梦”的迫切性。
(三)体现在单篇之间的强化
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和第五课为例,第四课《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篇人物通讯,记叙了贝聿铭不断创新,心系祖国,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神,告诉学生要做一个爱国的精益求精的考虑周密的人。第五课《赵普》通过叙述赵普刻苦读书、奏荐人才两件事,让学生学习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不顾个人安危,刚毅果断的品格。连续两篇都是围绕爱国主义展开,这样的布局对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是十分有利的。
(四)体现在不同国别之间的强化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但也选取了不少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为补充。如高尔基的《海燕》刻画了乐观、自信、豪迈、英勇无畏、富有战斗力的海燕;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刻画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而更好地突出了社会主义的和谐。教材安排这些篇目,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意识到“中国梦”与“外国梦”的本质区别,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决心。
三、用动态观教学法积极渗透“中国梦”
动态观教学法就是在原有教材体例下实施单篇教学或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或者打破教材原有体例对单篇或单元进行重新整合之后进行教学的方法。当然,这都是在方便把“中国梦”这样的情感教育有力渗透进文本的前提下。
比如尊重原有教材体例下的教学。以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都出自文学大师之手,有鲁迅的《故乡》,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这些文章都是小说,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更要通过感悟、品味、欣赏,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读《故乡》,我们读到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读到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读到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读《我的叔叔于勒》,我们读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唯利是图、势利、爱慕虚荣、嫌贫爱富、爱财如命的性格特征;读到了于勒早年品行不端,晚年遭亲人抛弃的凄凉;读到了约瑟夫的纯真、善良;读到了作者希望人间多一点亲情、多一点爱,少一点金钱下的冷酷的良好愿望。讀《在烈日和暴雨下》,我们读到了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读到了作者对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人吃人的制度的强烈抗议。读《多收了三五斗》,我们读到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读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
教师的这种动态教学观不管是单篇教学、整单元教学,还是重新定位、重新组合的教学都不会脱离教材的编写体系和价值取向,在“中国梦”的渗透过程中有连贯、强化的作用。在教师强调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价值时,学生对旧社会旧制度强烈不满的情绪就滋生出来了,也就更认同了“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性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种信念深扎在学生心里,那么,语文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达成了。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