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式鹏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招生现状及对策
——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付式鹏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在当今高校规模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招生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对于新办的且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的专业更是如此。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的招生现状,指出解决高校专业招生问题需要找准对象、注意时效、多方配合、加大宣传。
针织技术;针织服装;招生现状;对策
作为国内最大的经编面料及花边产品生产基地,福建省长乐市经过3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现已形成以化纤加工、棉纺织造、经编布料、染整印花、服装生产、纺织机械为一体的纺织产业体系,是国内纺织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长乐市纺织产业在2013年实现产值1 079亿元,是福建省内首个突破千亿元产值的工业集群,2016年全行业实现产值1 635亿元,再创历年产值新高。随着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长乐市纺织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基于上述背景,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省会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我校(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力求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紧密对接,与长乐市政府、相关行业企业共建纺织类专业。2015年我校与长乐市政府联合成立了长乐纺织学院,开设了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以下简称针织专业),并于2015年开始招生。为了充分了解针织专业的招生情况,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组织教师对2015级和2016级针织专业招生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方式主要为问卷调查和座谈。根据调研情况撰写了调研报告,分析了针织专业的招生情况,并对专业招生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针织专业是我校的新设专业,从2015年开始招生,截至2017年7月只有两届学生,每届开设一个班级。为了扩大调研覆盖面,获得更加充分的数据,得出更全面的结论,我们调查了2015级和2016级针织专业的招生情况,并把两个班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我校2015级针织专业计划招生40人,实际报到34人,报到率85%,成绩过线率100%;第一志愿14人,投档率41.18%;理科生16人,文科生18人。2016级针织专业计划招生45人,实际报到41人,报到率91.11%,成绩全部过线;第一志愿41人,投档率100%;春季招生30人,夏季招生11人,其中理科生4人,文科生7人。
生源地分析可为招生宣传提供参考,按福建省内外、省内各地区以及福州市区与八县市,对我校针织专业2015、2016级两个班级的75名学生进行了统计,如表1、表2所示。
表1 生源地人数统计表
表2 福州市生源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来自闽南地区(厦门、漳州、泉州)的学生占15%,来自闽东地区(福州、莆田、宁德)的学生占57%,来自闽西北地区(龙岩、三明、南平)的学生占23%,其余5%的学生来自外省。闽东地区是主要生源地,其次是闽西北地区,再次是闽南地区,只有少量的省外生源。在招生计划中省外名额是每班8名,共16名,但实际报到的只有4人,报到率仅为25%。从表2福州市的学生分布来看,来自福州市区及闽侯县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的志愿填报顺序做了问卷调查,第一志愿填报原因主要有:网络途经了解(17人);分数够,比较稳(12人);现场咨询会(10人);不了解,凭个人感觉(10人);周围人介绍(6人)。第一志愿投档的省内学生共55名,他们了解该专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从网络、现场咨询会或周围人介绍。除去以求稳心态报考该专业的10人以外,通过网络及现场咨询会获取相关信息已经成为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方式。通过调查得知,一些学生家长及其朋友或多或少了解纺织行业,但他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纺织企业劳动强度大、噪声高、环境差,没有给考生提供客观的信息。“95后”群体更愿意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
多数人对于针织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本世纪初甚至上世纪80年代,认为高强度、重体力劳动、嘈杂昏暗的工作环境是纺织行业的基本情况。殊不知现代纺织业已取得了飞速发展,例如现代经编企业已经淘汰了从前的链块机,采用高速度、自动化的电脑经编机,工作环境是全年恒温恒湿。经编产业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优异、科技含量高,对整个纺织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经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编机及相关设备正朝着稳定、高产、节能环保及智能控制的方向发展。生产装备更新速度加快,功能更多样、生产效率更高、性能更稳定。随着针织设备的升级换代,操作也趋于扁平智能化,工人操作更加简洁,生产工艺由工艺员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电脑上完成。对于产品方面的升级,主要表现在经编加工使用的原料更加多元,织物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生产的面料越来越高档,品种也更多样,花型设计更加时尚,层次更加分明。针织企业不再是人们印象中传统纺织行业的情况,其针织产品的科技含量已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应用面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产业用经编织物的发展更为迅速,如用于医疗卫生、骨架材料、赛车游艇、增强材料、航天航空器等关键部件的工程材料[2-3]。
现代纺织企业特别是针织企业,早已不是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所能做的工作也远不止纺纱、织布和缝纫衣服那么简单,经编机的智能化、经编产品的多样化已经做到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2016年9月15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上就有两种纺织产品,分别为半刚性电池基板玻璃纤维网格和航天员服装。该玻璃纤维网格为高密度、高品质的经编织物材料,可以让飞行器在低轨的太空环境中轻盈地飞行。而各具功能的不同航天服不仅可以帮助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作业时维持必要的环境,还具有帮助航天员对抗肌肉萎缩、调节心理情绪和心情的作用。对于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使用的运动锻炼服,其技术要求十分苛刻,每件衣服的质量精度都要达到1克范围之内,特殊部位的尺寸精度达到2毫米,超过精度范围的产品都将被视为不合格品而需要返工[4]。
随着多学科交叉的增强,纺织学科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增大。不论是纺织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还是纺织专业的未来发展机会,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些信息需要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为他们的学习规划提供参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利用现代传媒工具,扩大宣传渠道,以吸引优秀生源。
招生未动,宣传先行。宣传工作单靠一个小组或一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多方配合才能提高宣传质量。当下关于针织专业的线下招生宣传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专业教师去相关高中宣传,二是参加夏季高考志愿填报期间的咨询会。需要向学生及家长解释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我校是怎样的一所学校,针织专业是怎样的一个专业。当然,也要面临学生及家长咨询学校其他专业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一线的招生宣传人员既要熟悉学校的招生政策及往届分数,对本专业的学习及就业情况了然于胸,还需要了解学校其他专业在招生和就业方面的基本情况,这需要各部门的多方配合。
通过提前制定宣传方案,统一学习宣传材料,对于招生宣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培训,例如学校各专业历年招生分数线、毕业生状况、师资力量等问题。因为学生及家长在咨询会现场同时与多所院校沟通,他们有可能要了解的并不是某个专业的情况。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一线宣传队伍提前做足准备,必要时可以组织召开招生宣传工作经验分享座谈会,让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员交流工作经验,以提高宣传水平[5]。
如果招生工作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那么春招就是先行开赴的战场,学校要高度重视。2015年我校针织专业的招生宣传工作启动于当年4月中旬,自5月的第一个工作周开始,便组织招生宣传小组赴长乐、闽清、永泰、三明、沙县、漳州、南平、龙岩、上杭、武平、连城等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方式主要是入驻当地高中,向应届毕业生及班主任介绍学院和专业的基本情况,发放宣传材料,收集有意向报考学生的信息等。5月已是高中应届毕业生的高考冲刺阶段,在招生宣传工作中常会遇到两个问题:其一是留校备考冲刺的学生数大大减少,潜在生源数量有限。以永泰第三中学为例,该校2015年高中应届毕业生386人,但5月份时留校备战高考的人数只有122人,因为春招已经带走了一大批生源,特别是高职高专的生源,留下来备战高考的都是意欲考入理想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高专只是他们的备选院校,所以他们对于我校的宣传介绍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有几所高中甚至谢绝外人进入高三学习区域,以免备考学生受到干扰,招生宣传工作只能委托他们班主任来完成。其二是学生对招生宣传小组持有警惕之心,沟通时有一道无形的障碍。学生表示愿意相信宣传小组成员带去的材料,但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便捷,在各种信息中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搜集学长的说法。
2016年初,在吸取前一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学伊始我校便制定好春招计划,专业教师跟团参加各春招咨询会现场进行宣传,效果良好,在春招期间共录取30名学生,占总报到人数的73.17%。2017年3月中旬,针织专业教师再次前往泉州、漳州参加春季高考学生志愿填报咨询会,进校宣传针织专业。在各会场很明显感受到各高校都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春招期间我校针织专业共录取学生19名。
因此,踩准招生宣传工作的时间节点,做好春季高考的招生宣传,提前规划招生宣传工作,吸引高考主战场的第一批生源显得很有必要。同时,也可以选派在校学生代表回母校宣讲,通过现身说法,增进高中生对于我校和针织专业的了解,提高招生宣传工作的实效。
针织专业的学习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为它既包含工科技术又具有服装设计的内容。学习针织专业既要有工艺编织中注重实际应用的工科思维,又要有图案设计中不受拘束的丰富想象力。这两种思维方式的训练除了课堂教学和实训中的引导外,还有赖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创造力。对于针织专业这个既有文科又有理科元素的专业,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他们在专业上都是零基础,但是都具备学习这个专业的潜力。因此,在招生时不严格区分文理科,实行文理兼收的方针,以开放包容的思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这有利于后期的教学。此外,在能够保证省内招生宣传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省外招生宣传力度,提高外省学生报到率。从长远利益来讲,外省学生入闽后成为流动人口,也可带动各方面的消费,从而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通过多年的招生宣传实践,我校针织专业在招生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招生效果良好,生源情况稳定。虽然2017年春季招生数量有所下滑,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普高招生宣传中再接再厉,一定会取得好效果,针织专业一定会逐渐壮大,为社会培育出更多企业所需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
[1] 王建刚,陈木珠.长乐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J].福建轻纺,2014(4):46-48.
[2] 房娜.当前国内外经编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纺织导报,2012(8):22-24.
[3] 冯红莲,严瑛.高职纺织专业招生现状及对策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14(4):94-96.
[4] 徐瑞哲.“上海设计”相伴飞天征程 航天员服装研发“克克计较”[N].解放日报,2016-10-17(5).
[5] 张立峰,孙开金,陈贵翠.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实效性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6):117-118.
付式鹏(1990—),男,山东聊城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纺织类专业建设及教学。E-mail:fu_shi_peng@126.com
G710
A
2095-3860(2017)06-0458-04
吴文英)
新书介绍
书名: 《服装材料性能与成衣加工》
作者: 陆 鑫 定价: 48.00元 书号: 9787566912145
开本: 16开
简介: 该书概述了服装材料的基础知识以及服用材料的性能对成衣加工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常见面料的热缩率对成衣尺寸规格的影响;二是服用面料的性能对成衣纸样的影响;三是服用面料的性能对成衣缝制工艺的影响;四是服用面料的性能对成衣造型的影响。目前对此类内容的研究并未全面展开,该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不仅适用于书中所涉及的服装材料,还可应用于其他服用纺织材料。该书可作为纺织服装专业人员及纺织服装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书名: 《服饰图案设计》
作者: 董庆文 定价: 49.80元 书号: 9787566912169
开本: 16开
简介: 图案在服装设计中是继款式、色彩、材料之后的第四要素。在各类图案艺术运用中,人类装饰美化的复杂性和需求的多元化,使得服饰图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图案的欣赏、判断、选择和设计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服饰图案的训练根据设计目标的表现要求,往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综合的关系,绝不是几个单独图案、连续纹样的简单相加。该书以表现服饰图案为主要目的的效果图,为了充分展示图案元素的设计意图和细节,在构图姿态、角度部位、描绘重点的选择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资料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20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