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宗悦著 李光贞译
( 1.大东文化大学 经济学院,日本;2.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全球化时代中国与日本的应对*
中村宗悦著1李光贞译2
( 1.大东文化大学 经济学院,日本;2.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经济却停滞不前,原因何在?从全球化时代的视角来看,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未制定出有效的经济政策,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 而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则正是基于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切实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稳定做出很大贡献。就宏观经济管理而言,中国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雷曼兄弟金融危机发生时,能迅速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克服危机。作为中日两国今后重要的课题,在全球化形势下都应该进行适当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结构改革。
中国;日本;全球化;通货紧缩经济萧条; 宏观经济政策
2010年,中国的GDP首超日本,2015年达到日本的两倍 (以美元换算)。17年前,即2000年,日本经济规模还是中国经济规模的四倍,如今却被中国一举超越,这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日本经济的巨大停滞带来的结果。当然,如果换算为人均值,两国之间还有差距。中国经济的飞跃与日本经济的停滞是如何发生的?今后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关系会如何发展?本文拟以如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为视角对该问题展开探讨。
图1 ab均引自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一般来说,“全球化”一词指的不仅是跨越国界的各种商品及服务,还包括人力流动、资本流动在内的全球一体化现象。从历史上来看,可以举出很多国际化的例子,例如蒙古帝国曾起到将欧亚大陆东西地域联系在一起推动全球化的作用;伊斯兰文明的影响范围则不限于阿拉伯半岛,而是扩大到西至伊比利亚半岛、东至印度尼西亚的广大区域。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大英帝国通过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其势力范围也几乎扩张至世界的每个角落,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全球化。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将这种在资本主义市场力量下,几乎所有东西都被“商品化”的现象,称为“恶魔的推磨”,将这样的社会称作“市场社会(Market Society)”*[匈牙利]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新译)大转换——市场社会的形成与崩溃》,[日本]野口健彦、栖原学译,东京:东洋经济新报社,2009年。。对此现象,马克思、恩格斯也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说道:在英国工厂中制造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中国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译,大月文库,1952年,第32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243页。。
虽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非常强大, 但由于其自身暴露出的问题而屡次陷入崩溃的危机,也即是常说的“萧条”。萧条现象在全球化时代日益加重,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大萧条”可谓达到顶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之所以分为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两个阵营,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脆弱性造成的。即,选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本的脆弱性;而在采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政府积极参与控制市场的“改良资本主义”则较为普遍。然而,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控制市场运行的公有化、国有化生产手段,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变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政府失灵”的同时,也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死灰复燃。1989年欧洲的“天鹅绒革命”以及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事件,给许多人留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胜利的深刻印象*[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历史的终结(新装版)》上·下,东京:三笠书房,2005年。,世界也再次卷入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全球化漩涡中。但问题是,人类是否有可能真正地控制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将对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全球化的应对历史进行追溯,之所以将追溯的时间范围划定得如此宽泛,是因为本文拟结合当时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西方经济体系(IMF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崩溃的历史来进行分析;其次,对苏联解体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应对进行论述;最后,对2000年后中日两国全球化应对做一个比较分析。
曾被称为“奇迹”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发展到1968年,日本GDP在西方国家中达到第二位。然而,这种快速增长在进入70年代后开始放缓。造成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大都市圈和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内取得的红利被人为地分配到地方城市,然而,对地方的投资却未见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执政的自由民主党采取很多措施来促进投资地方城市以获得利润,田中角荣任首相期间甚至将促进政策上升到国家层面,以“日本列岛改造论”(1972年6月)*[日本]田中角荣:《日本列岛改造论》,东京:日刊工业新闻社,1972年。的形式推出,并迅速加以实施。该政策被称为是给投资地方城市公共工程的投资者带来利润的返还型政治,各方对田中的列岛改造充满期待,认为各地地价会升高,所以纷纷在地方城市购买土地,结果使得土地价格暴涨,这是由于在高速增长期内没有看到资源分配的扭曲造成的。*[日本]原田泰:《1970年体制的终焉》,东京:东洋经济新报社,1998年。
1971年的美元与黄金脱钩声明 (尼克松·冲击) 结束了战后国际经济体制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的美元固定汇率制转变为浮动汇率制,日本也从此前相对便宜的1美元=360日元,转变为固定的308日元汇率后,于1973年2月转向浮动汇率体系。一般来说,日元升值会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起到物价回落的作用,但在当时,日本央行为防止日元走强而采取宽松政策,反而引起物价上升。
1973年秋天,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原油价格上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东的石油资源被以美英为中心的大石油资本垄断,因此石油价格相对稳定。但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宗教对立,围绕资源的利益冲突再三发生,第四次中东战争之际OAPEC对支持以色列的诸国实行了经济制裁。
当时的日本,受到石油危机的严重影响,出于对石油进口停滞所产生的危机感,人们开始对各种大宗商品进行防御性购买,由此引发1974年日本“物价暴涨”。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就支持中东产油国,石油进口不会停滞,此次“物价暴涨”,可以理解为过剩的资金大量流入使得短期内物价迅速上涨。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没有调整宏观政策来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实例。
经济高速增长为何会结束?其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支持高速增长的因素。首先,大量廉价劳动力丧失,这是肯定的。因为从农村、山村、渔村到城市打工的人数有限,如果不限制外国劳动力的供应,经济增长还有可能继续,但日本一直采取限制外国劳动力的政策。这样,国内的制造工厂最终为了谋求国外廉价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而到海外发展,而国内的产业结构将不得不转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专门产业结构。而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结构,花费时间长,也会与现有的行业利益发生冲突。特别是在日本,高附加值的金融、保险、证券等服务行业以及采用通讯技术的新产业部门的竞争力不强,为此,必须真正地放松管制。否则,产业结构转型将难以进行。
赶上欧美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后,伴随着技术革新的投资也钝化了。特别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大型产业中,日本过剩的供给成为增长的绊脚石,在其后新兴国家的追赶中败下阵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汽车等机械产业、微电子(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子工程技术:ME)等成为主导领域产业,尤其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汽车、录像机、照相机等向西方发达国家出口也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增长。此外,作为ME技术基础的半导体领域出口也成效明显,包括 NEC在内的许多大公司开始进入到半导体产业领域,并建立起新型的材料工业。然而,同一时期的美国却领先一步,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IBM等大型制造商已经将计算机生产全面铺开,在硅谷诞生了英特尔(1968年)、微软(1975年)、苹果 (1976年)等公司。虽然ME行业定位于现有晶体管技术的延伸,但计算机产业的核心却是软件控制技术。IBM基本上是一个制造公司,英特尔则是一个称之为计算机心脏的CPU开发的垄断公司,他们在使计算机成为大众化电子消费品方面,成效卓著。这样到70年代,一方面,日本产业技术在当时的制造业领域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而另一方面,在创新领域却被大幅拉开距离。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前,虽然因为原油价格突然上升而饱受滞胀之苦,但那时日本的经济表现还是相当不错。1979年爆发的伊朗革命和第二年开始的两伊战争,造成第二次石油危机,全球经济受到严重打击,而日本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积累的经验活学活用,在减少能源使用等节约政策下,将损失降到最低,加之ME产品及汽车的强劲出口,给日本带来稳定的经济增长。1979年出版的傅高义(EZRAF. VOGEL)的著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Japan As Number One: Lessons for America)中认为,日本良好的经济得益于日本式经营的成功,或者说应该称之为公私一体的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政策的功劳。*傅高义:《日本第一:给美国的启示》,[日本]广中和歌子、木本显子译,东京:阪急文化交流会,1979年。傅高义的分析,诚然有不妥和极端的地方,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有效地在石油危机中全身而退、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也是事实。
那时,因进口日本产品而致使国内产业受到冲击的国家,特别是美国,与日本间的贸易摩擦开始成为一个大问题。美日贸易摩擦从20世纪50年代的纤维摩擦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到80年代,在汽车、半导体、农产品(大米、牛肉、橘子)等产业领域的贸易摩擦剧烈增长。当时的美国,正苦恼于国际贸易收入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赤字”,在加强对日本贸易施加压力的同时,改变美元对日元升值现状的声音高涨。而在日本,随着国内财政收支平衡的恶化,不得不增加赤字债券的发行以应对形势;同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臃肿的财政问题,对以前高增长时期的高福利(社会保障) 政策进行调整,等等。而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和英国的“小政府”改革呼声很高,美国提出“里根经济政策”、英国来自保守党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新自由经济政策”,而1982年就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则举起“战后政治总清算”的大旗,开始财政改革。
中曾根内阁的改革路线,主要是根据第四届经济团体联合会长土光敏夫在1983年第2次临时行政调查会上的具体政策提议归纳而成,内容包括诸如“不增税财政重建”、“三部门(国家铁路、垄断公司、NTT 公司)民营化”等改革计划。其中“不增税财政重建”计划非常成功,使得从1975年开始每年持续发行的赤字国债,到1989年降为零,且一直保持到泡沫经济破灭后的1993年。
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实施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以遏制高通胀,利率达到两位数,世界上的热钱涌入美国,导致美元升值,出口减少,进口扩大。不可否认的是,如上所提到的日美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就这样成为反映美国贸易失衡的替罪羊。此外,因为抑制通胀的高利率政策压制了民间投资,导致税收减少,财政赤字累积。在通货膨胀平息之后,货币政策放松,经济复苏贸易赤字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1985年9月22日,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酒店召开国际经济合作会议(G5),旨在纠正美元汇率过高问题,最后在各国协调干预日元升值、马克升值=美元贬值方面达成一致意见,这就是所谓的“广场协议”。这个“广场协议”导致日元急速升值,1美元的价值大约一年间从230日元降到150日元,美元的迅速贬值成为国际经济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因为未必能消除美国的“孪生赤字”,故1987年的G7会议,是在卢布协定的指导下进行协调干预。然而,在同年的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的股票价格暴跌,同时全球股市暴跌(“黑色星期一”)。
在这样的股票价格走势背景下,大家推测美国因经常性收入赤字的扩大以及广场协议后低利率推行的美联储(联邦储备体系理事会)利率可能会走高,金融工程的发展使得高度使用数学的金融商品销售增加,这会进一步成为螺旋性交易加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接手保罗·沃尔克继任美联储新任主席的格林斯潘发表声明说,他已经准备好提供流动性供应,并成功地阻止了股价下跌。
日本经济因“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曾出现过短暂的被称为“日元升值萧条”的经济衰退期,但从1986年底开始,进口价格下跌而企业业绩好转,直至1991年经济形势一直保持良好势头(战后第二个长期扩张局面)。这一时期经济增速的特点,是因为金融宽松而资产价格如土地、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升高,而资产价格上升又是和消费、投资相结合的。土地和股票的升值带来进一步的预期,也催生出以后称之为“泡沫”的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资产价格上涨。
为了解决日本和美国间的经济摩擦,1985年,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会(前川春雄组长),提出题为“扩大内需和开放市场”的建议报告(通称“前川报告”) 。该报告成为日本日后市场开放和放松管制路线的起点。一方面,为了促进汽车行业的出口自主限制,日本的主力汽车制造商被迫将其制造基地迁往美国国内。另一方面,与迅速增长的亚洲市场的关系得到加强,日本在全球经济中,也通过产品、服务、资本进出口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盟各国加强合作,影响力增加。与中国的关系,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也不断加强。在中国对外开放最早开始的沿海地区,不断出现日本企业的身影,颇为引人注目。
1987年,中曾根内阁在实施“销售税”失败后,继任的竹下登首相首开日本历史上附加值消费税(税率3%)之先河,同时在日美贸易摩擦中悬而未决的牛肉、橘子等问题,根据日美间的协议,达成进口自由化的一致意见。但是,竹下内阁因为利库路特贿赂事件不得不辞职。
1989年,海部俊树政权开始执政时,日本经济仍处于泡沫经济之中,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都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消费中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如豪华轿车、度假村、名牌产品的销售不断扩大,学生的就业也非常强劲,并形成“卖方市场”。然而,城市中土地价格的上涨开始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1989年就任日本银行行长的三重野康,连续提高官方贴现率,其结果是股价在1989年底的最高值 (日经平均38915.87日元)的顶峰开始下跌,在海湾战争和原油高涨以及官方贴现率进一步上调后,1990年10月1日,一时跌至2万日元,暴跌至九个月当中一半的价格水平。为了抑制地价的上涨,财政部在1990年3月推出“抑制与土地有关的贷款”(总量管制)机制,地价暴跌开始,所谓的泡沫经济崩溃。
何谓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指过量的资金以投机目的流入股票和土地,引起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股票、土地价格的上涨(因此可以说,泡沫破灭是由急剧收紧金融、监管土地交易等引起)。是什么原因使每个人都抱有这样的错觉: 股票和土地的价格会一直上升?一个重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与美国经济比肩抗衡的苏联经济崩溃。苏联的改革、东欧的民主化革命,说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宏大实验已经告终;而在中国,自1992年在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也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变化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的破灭,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特别是资产价格的下跌,产生了不良债权问题,银行的贷款功能和各公司的财务状况严重受损,企业投资停滞,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002年,日本平均经济增长率下降至1%以下水平。
经济停滞,政治也会偏离。在经济泡沫破灭后,长期单独执政的自民党政权以1993年宫泽内阁总辞职而宣告终结。从1993年到1996年,细川护熙、羽田孜、村山富市相继建立非自民党为第一党的联合内阁。1995年1月发生阪神-淡路大地震、3月发生奥姆真理教事件,战后日本的“安全神话”开始瓦解。
1996年村山内阁总辞职后,在随后的自民党、社民党和先驱党的联合政府中当选为总理的桥本龙太郎,率领自民党在同年的大选中赢得胜利,再次单独执掌政权的桥本内阁正式走马上任。桥本首相提出进行6大改革(行政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教育改革)。1997年4月,消费税从3%提高到5%,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山一证券、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等相继破产,经济大幅下滑,桥本内阁于1998年被迫辞职。桥本政权下的经济失败,使得该年度GDP与上一年度相比负2%,在503兆日元中约减少10兆日元;GDP平均物价指数下跌至负0.5%,导致通缩持续衰退。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金融宽松政策仍然停留在零星小规模水平。总之,日本央行出于对泡沫经济可能死灰复燃的担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
1998年7月,执政的小渕惠三首相实施一系列财政刺激计划。翌日,日本央行(速水优行长)将汇率下调至0.15%,开始实施货币宽松政策 (零利率政策) 。之后,以美国IT行业的繁荣为契机,日本经济也景气起来,但2001年IT泡沫破灭,9·11恐怖袭击又加剧衰退。小渕惠三首相因病去世后,森喜朗内阁开始执政,但仅一年很快就结束。
2001年,小泉纯一郎举着“没有被豁免的结构改革”大旗当选总理。当时,他虽然多次提出“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从国有到民营”的口号,但事实上他在首相任期内,在“邮政民营化”以及与道路有关的4个公团民营化、政策金融机构重组、独立行政法人重组和民营化、派遣劳动者法案修正等方面,实施放松管制政策,起用庆应义墅大学教授竹中平藏为经济财政担当大臣,同时2002年10月他还任命竹中平臧兼任金融担当大臣,通过“金融振兴方案”对不良债券问题实施最终解决。2003年,为了图谋金融系统稳定,小泉政府向即将破产的里索那银行注入公共资金,使之成功地从通货紧缩的衰退中摆脱出来。然而,2007年美国陷入次贷危机导致经济衰退。2008年,当雷曼兄弟破产时,日本经济再次迅速陷入萧条。
2009年,民主党高举“政权更迭”的大旗赢得选举胜利。之后到2012年底野田内阁下台,民主党执政时间约3年3个月。民主党执政下的日本,从经济萧条中摆脱出来也并非易事。当然,2011年3月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均对日本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但最大的原因还是桥本政权时代修正的日本银行法下扩大了独立性的日本银行金融政策。在雷曼兄弟危机后,各国中央银行急于扩大其货币储备,而日本中央银行则对金融宽松政策采取谨慎的立场,也没有下决心做出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
2012年12月,民主党在众议院换届选举中遭遇惨败,第二次安倍晋三内阁诞生,形势随之发生变化。首先,安倍晋三首相基于振兴经济就要摆脱通货紧缩的重要认识,实施了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政策,对日本央行行长、副行长实行人事改革。2013年3月,推出了以黑田东彥为行长的日本银行新体制。2013年4月4日,新体制下的日本央行在政策决定会议上,明确表示在2年内将通货膨胀率提高2%,资金供给规模提高到2倍。
图2 主要国家基础货币余额趋势(2000~2011年) (引自:山本幸三《众议院财务金融委员会报告》2012年)
1978年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路线的节点,1992年这一路线进一步得到推动和明确。另外,如前所述,曾发生过苏联解体事件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以下论述的是1992年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全球化的应对。
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省经济特区发表“加速改革与开放”的“南巡讲话”。在此精神下,各省纷纷表示加快改革开放。同年6月,“党中央四号文件”下达,表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意欲对中国投资的外资反应积极;10月召开的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决定,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决定是和计划经济诀别的宣言,在理论上政治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从那时起,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崛起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日本]高原明生、前田宏子:《系列中国近现代史⑤ 走向开放主义时代1972-2014》,东京:岩波书店,2014年,第96-97页。
1992年之后,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在地方实施生产责任制和生产承包制。这是一个以生产为导向的改革政策,生产承包制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这一经济增长政策实际上极大地刺激了1992-1995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飞速增长。此外,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无疑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不仅是资金,而且也能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日本在高速增长期所发生的问题,同样也发生在高速增长期的中国:乱开发问题、金融机构泛滥以及由于银行强制融资政策,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和通货膨胀等。虽然人们对增长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充满担心,但这种财政导向型改革在1993年11月召开的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得到肯定。
图3 名义GDP(1978-2000年:亿元) (引自:日中经济协会《中国经济数据手册》2016年版)
这一时期,外交稳定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全球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特别是在贸易和外资引进部分,与美国的关系最为重要。当时美国的克林顿政府将中国的人权问题与贸易关系绑在一起考虑,是否给中国最优惠待遇悬而未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需要解决国内诸问题成为发展全球业务的关键。但在 1994年,克林顿政府应美国国内商界的强烈要求,做出政策转变,把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剥离。1996年,访问中国的布朗商务部长阐述说,中美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日本与美国一样,同中国有重要的关系。1990年底,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1998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访问日本,签署了“为和平与发展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日中联合声明”,在国际合作领域,就年度领导人互访、开设政府间热线、朝鲜半岛问题、多边贸易体制、东亚经济问题等达成系列协议。中国对与日本合作振兴亚洲、在东亚框架内与日本合作的加强充满期待。但在2001年,日本对来自中国的香菇、大葱和灯心草等采取紧急限制措施,中国则采取报复性关税令日本企业受到损失,由此产生贸易摩擦。
1997年2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7月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一方面,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改革上陷入困境,业绩下滑;另一方面,围绕着财政是继续紧缩还是宽松的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与日本一样,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雷曼兄弟危机后的中国。这关乎中国这一大国如何应对全球化中经济出现的问题。对亚洲诸国的货币已经升值的人民币是否贬值,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问题。如果人民币保持不动,则在金融危机下对经济衰退的东亚各国的出口减少,中国经济可能会因对东亚国家出口的下降而遭受重大损害。
然而,中国这时并没有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措施。其理由,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贸易顺差持续坚挺、短期资金引进慎重、对资本交易进行严格管理,即使人民币不贬值也降低了资金急速外流的可能性。当然人民币贬值是有风险的。如果人民币贬值,引进的外资会随着外国债务本金偿还风险的增加出现进口通货膨胀,因此人民币贬值也未必会扩大出口,而且还会引起亚洲各国陷入货币竞相贬值的危险。最终结果是,199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强劲,达到7.8%。这件事情得到来自世界各方的高度评价,中国给人以“负责任的大国”印象,而另一方面,日本则因日元贬值遭到批评。
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夕,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回归。香港回归在政治、外交方面的意义当然重大,然而,在经济上,香港从10月开始受到对冲基金的投机性攻击。中国采取买入港元和高利率诱导政策,维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从此例来看,中国政府必须要有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安全保障”意识。
1998年3月,朱镕基出任总理,中国开始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企分离。政府意欲控制与强化经济规律,此时,“党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矛盾在现代中国的扬弃”*[日本]高原明生、前田宏子:《系列中国近现代史⑤走向开放主义时代1972-2014》,东京:岩波书店,2014年,第132页。。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也采取了宏观刺激方案,越发积极地采取措施来扩大内需。
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今后中国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针,中国共产党对经济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方法。2001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纪念讲话中谈到,欢迎私营企业主入党;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决议: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这个决议极为重要。虽然在“改革开放“旗帜下,中国一直在追求经济增长,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道路颇为曲折。世纪之交,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已经做出很大转变,作为这种转变颇具代表性的事情是中国在2001年12月成功加入WTO。中国政府从GATT时代就开始积极努力,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以此为契机,中国扩大贸易、引进外资,加速了经济增长。
引自:图4 ab同图3
2003年,中国遭遇非典,同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下滑至6.7%。这一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中国在钢铁、家电、电子信息设备等领域牢固树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表面化。2003年,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中,特别凸现了五个问题亟待解决: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陆、经济和社会、人类和生态、国内发展和对外出口等问题,强调了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这一方针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平衡发展,即倡导实现“和谐社会”。2006年底,中国将发展模式从注重速度转向平衡,政策目标从“速度快且(效率)好”,转向“(效率)好且速度快”。
而在日本,2006年安倍晋三接替小泉纯一郎成为首相后,出访中国并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会谈,约定建立战略互惠关系。*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与福田康夫首相共同发表“包括有关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包的日中共同声明”。日本在2003年实际上已经制定政策,例如将里索那银行国有化等,经济因此而振作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与中国贸易关系的扩大。实际上到2007年,不包括香港,中国大陆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不发生别的事情,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出现了(日本)对中国好感度自然上升的现象”。*[日本]高原明生、前田宏子:《系列中国近现代史⑤ 走向开放主义时代1972-2014》,东京:岩波书店,2014年,第160页。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日本股市暴跌,通货紧缩再次严重化;在中国,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要求国务院对金融紧缩政策进行重新评估,开始从紧缩财政转向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结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009年达到9.2%,成功地率先从危机中摆脱出来。当然,靠财政扩张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并不总是永远奏效,虽然中国从雷曼兄弟危机中恢复迅速,但不可能总是通过发展中国家的密集型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来无限期地持续促进增长。为了可持续增长,应该不断提高生产率,而中国生产率的提高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与政治改革关系紧密结合的特点。保持社会和谐与均衡发展正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
2008年,中国发生四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共同经历过地震灾难的中日两国在灾难面前合作日益深化,但另一方面,外交政策立场及历史认识等问题也悬而未决。2012年,习近平开始担任国家领导人; 第二届安倍晋三政府也于同年年底诞生。2017年10月,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政府进入第二个时期;日本的自民党也在议会选举中赢得大选,获得执政党胜利。政府在全球化进程中有舵手作用,在稳定内部事务、对外合作协调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深受全球化时代货币变动影响的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经济重建中落后于世界,并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尽管是社会稳定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必不可少之要因,但不得不说,因为一直轻视通货紧缩,没有强硬的通货再膨胀政策,为此日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日本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错误的认识、错误的时机、错误的政策,以及在所有方面都受到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成功经验的束缚。提出“日本再生”口号的第二届安倍晋三政府已经诞生五年,这一期间,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经济再生计划,采取了诸如货币政策、财政刺激、增长战略等措施,截至到 2017年,日本经济发展已超过战后最高水平,但这种经济发展并未在国民生活中体现出来,其结果是政府的稳定也受到损害。
在本文撰写之际,安倍晋三首相解散了众议院。他在继续保持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意欲将提高消费税后的增收部分用于充实全面社会保障的做法,在争取着国民的信任。然而,有人认为中途解散内阁进行选举本身就是失去大义,对此做法加以批评。这样,即便是在选举中获胜,也很难保证政局的稳定。政局不稳定,经济政策的信任也会丧失,经济增长的速度会再次放缓。而日本经济的稳步发展,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增长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稳步发展。这种发展即使是由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发展模式所形成,也很难否认中国的高速增长对国民生活的改善和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就宏观经济运行而言,如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雷曼兄弟危机中,中国反应迅速,快速实施刺激方案克服了危机。可以说,由中央政府高度集中管理的经济发展价值模型,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包含着诸多矛盾,但还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
当然,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口号很有意义,但同时要说的是目前中国要实现“和谐社会”还任重道远。这并不单是中国的问题,在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差距,而这个差距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2016年,皮奎特的新作《21世纪的资本》*[法]皮奎特:《21世纪的资本》,[日本]山形浩生、守冈樱、森本正史译,みすず書房,2014年。成为世界范围的畅销书。在该书中,他发现世界范围内的差距在扩大,这与之前增长论中所说的经济发展会缩小差距的理论截然相反,其实证性的结论与之前的理论背道而驰。到底哪一方说的是事实,今后应进一步展开研究。可以确定的是,皮奎特的观点令许多人有真实感,与很多人的感觉吻合。
在中国,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国家会更加稳定。然而,即便在稳定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仍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重视经济发展的模式,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两难的境地。最近,习近平再次当选为总书记,中国政府稳定,中日关系将会变得更加重要。习近平在2014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日本也积极参与。我对这种构想下全球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充满期待,因为这不仅与中国和日本有关,而且与“世界梦”有关。
ResponseofbothChinaandJapanto“theageofglobalization” Nakamura Muneyoshi1,Translator:
Li Guangzhen2
(1. Faculty of Economics, Aito Bunka University;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How can the breakthrough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stagnation of Japanese economy after the 1990s be explained?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is qu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the two countries respond to the ag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Japan delayed the rebuilding of its economy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bubble economy, falling into a deflationary recession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has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steady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1990s. Even if the growth is based on autocratic policies, nonetheless, China’s high growth has definitely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people’s lives. Regarding to the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at the times of the Asian currency crisis of 1997 and the Lehman stock crisis of 200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a rapid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and thereby survived the crises. In the future, the policies of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and domestic structural reform, which are compatible with globalization for both China and Japan, will be of great importance.
China;Japan;globalization; deflationary recession; macroeconomic policy
李宗刚
F114.45
A
1001-5973(2017)06-0068-11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7.06.007
2017-10-25
中村宗悦(1961— ),男,日本大阪人,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日本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李光贞(1962—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