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研究

2018-01-05 11:21章,王
关键词:研究

王 志 章,王 静

(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市 400715)

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研究

王 志 章,王 静

(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市 400715)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主要聚集区,打赢这一特定区域的扶贫攻坚战不仅对实施好国家战略,而且对确保长江上游贫困地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长江上游云、贵、川、渝四省市2010-2015年的面板统计数据研究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地区脱贫,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大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分析还发现,影响地区脱贫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因素等对地区脱贫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做好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的关键是:国家层面制定计划,区域联合构建机制,承接地做好落地工作,行业协会发挥中间服务作用,承接企业培育人力资本,通过提升产业扶贫效益加快长江上游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

长江上游;产业转移;脱贫绩效;一带一路;生产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经验表明,大河流域往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美国的田纳西流域、欧洲的莱茵河流域等,都是本国的核心经济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但由于河流的空间跨度、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安排,流域不同部分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并存。长江上游西起青藏高原各拉丹东,东至湖北宜昌,全长4 511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上游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四省市人口近2亿,是我国主要经济腹地,也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区域和节点。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上游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15年,四省市经济总量为7万多亿。然而,在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长江上游云、贵、川、渝四省市就占187个,贫困人口达到1 517.58万(2015年),占全国尚未脱贫人口5 575万的1/4多,扶贫任务异常艰巨,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啃骨头”区。由于地势险峻,海拔较高,山脉众多,居住生存条件差,生态保护任务艰巨,该区域主要产业集中在医疗化工、资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领域;同时又受政策约束,缺乏包容发展的体制机制,流域联动、城乡联动、产业联动不够,产业条块分割,很不利于发挥“一盘棋”效应,形成产业链条和集群效应,致使城镇化率低,产业扶贫的潜力发挥不够。因此,长江上游地区亟待创新路径,整合资源,建立联动、包容机制,充分发挥产业扶贫脱贫的潜力。

当前,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把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而且也为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川南、黔西北、滇东北等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16年中央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尤其是“要突出产业转移重点,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创新产业转移方式”[1]。因此,客观分析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到底对脱贫有多大绩效应当成为理论界一项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选取长江上游地区四省市2010-2015年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作为承接产业转移指标变量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承接产业转移对长江上游地区脱贫的绩效,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长江上游流域各省市包容、联动发展,联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上游贫困地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国外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中在英美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并在各学科领域取得丰富成果。查阅文献发现学者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承接产业转移对技术溢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影响,直接研究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贫困减缓的文献寥寥无几。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对技术溢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学者意见不一。对于技术溢出的影响,Flora, Les Oxley et al[2]认为产业转移会产生“创新外溢”,极大提高全要素效率,Guan A P, Chen C[3],Guan A P, Li H[4]也实证表明承接国内国外产业转移对当地产生了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技术溢出:Ha Y J, Giroud A.[5]研究表明只有当产业转出地与转入地之间技术水平差距不大时,转入地企业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才明显。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Ren S, Yuan B, Ma X, et al[6]建议产业部门改变其贸易增长模式,使产业结构适应国际投资结构。Wang S, Wei X, Zhao L[7]研究发现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U型关系,并认为加强环境规测力度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Zhao M, Zhang R[8]研究发现产业转移改变了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对第二产业存在消极影响,而对第三产业存在积极影响。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Agrawal[9]认为产业转移是实现一国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并且Agrawal[10]通过研究多国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然而部分学者提出质疑,承接产业转移真的促进了承接地的经济增长吗?Temiz, Gökmen[11],M. Belloumi[1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明显的因果关系的结论,甚至质疑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理论。Song M, Tao J, Wang S[13]通过研究中国产业转移情况,认为尽管存在技术溢出,但并没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

尽管关于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都没直接涉及经济增长是否促进当地贫困减缓,目前直接研究承接产业转移与承接地贫困减缓的研究尚少,两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挖掘。Ucal M[14]研究了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与贫困减缓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存在密切关系,并且产业转移明显促进了承接地贫困现象的转变。Davidson L, Sahli M[15]认为产业转移可以有效减轻贫困,承接地企业可通过发展社会项目帮助当地摆脱贫困。Anderson W, Nicodemus G[16]评价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国外投资会通过增加当地收入、促使技术转移达到贫困减缓的作用。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产业转移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并非十分可观。Fauzel S, Seetanah B, Sannassee R V[17]承认以外商直接投资为方式的产业转移对贫困减轻具有一定的作用,政府支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但一国过高的债务会加深贫困状态。

学者还以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后,认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否促进承接地经济增长、是否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以及是否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分歧,但也不可否认,承接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生了一定的正向效应。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直接探讨产业转移与承接地贫困减缓两者关系的研究不多,且存在不同意见。承接产业转移是否会通过增加就业机会等渠道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摆脱贫困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

(二)国内文献回顾

国内学界研究产业转移的时间跨度并不长,主要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大多沿袭国外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效应、策略等方面。其中,对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大多从承接产业转移对技术溢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方面着手,而直接分析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影响研究的文献仍十分缺乏。

学者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对技术溢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已十分成熟。对于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视角多元。关爱萍、陈超[18]研究结果发现,传统面板回归结果下,承接产业转移对技术溢出具有正向影响,而在空间面板模型下,溢出效果并不明显。邬丽娟、邓玲[19]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对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潘少奇等[20]、卫颖[21]强调承接产业转移对技术溢出的影响效应并非必然的经济现象,而要受到市场环境、区域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既有定量也有定性,结论不一。卢阳春[22]得出了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结论,吴旭晓[23]研究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逐渐弱化。然而,余慧倩[24]、李斌等[25]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人数、产业集群等结果对产业结构优化并不存在显著作用。对于经济増长的影响研究,观点异彩纷呈。卢根鑫[26],高安刚、覃波[27]认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魏后凯[28]、张辽[29]、王成军[30]研究发现产业转移提升了产业转出地的整体竞争力。关爱萍、魏立强[31],滕堂伟、胡森林等[32]研究认为区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江中上游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然而不少学者,如邓涛、刘红[33]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并没明显促进作用。

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的效应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承接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承接地的贫困减缓,但在承接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毕肖华、徐志耀[34]认为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的必然选择,提出依托产业发展脱贫。王满四、黄言生[35]研究认为,对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反,承接产业转移也会极大影响地区经济水平,从而减缓贫困。许树辉、王利华[36],马永红等[37]研究证明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贫困减缓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学者认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条件不够且力度不大。万方坤[38]提出欠发达地区应以积极的姿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才能发挥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赵文丁、祈文辉[39]承认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崛起、贫困减缓的有效途径,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仍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要提高其承接能力。

通过文献梳理不难看出学者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尽管已有颇多成熟结论,但也存在一些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问题,学者主要集中于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鲜有学者直接研究承接产业转移与地区脱贫的关系,贫困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底有多大推动作用将是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另一方面在对产业转移的应用研究中,多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于市场机制欠发达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相关的文献并不多,且对贫困减缓的效应分析并不深入。

(三)承接产业转移与贫困减缓的作用机理

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个人能力欠缺、产业发展受限、经济后劲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贫困的发生,而脱贫的动力因素在于资金的投入、技术的支撑、政府的扶持、产业的带动等。本文将从产业因素出发,分析承接产业转移与贫困减缓、地区脱贫的作用机理。

首先,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贫困地区配置资源培育属地化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强弱直接攸关脱贫的绩效。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可以引致对该产业上下游产品的需求,有助于产业链的形成,推动支柱产业的发展。产业转移一般先出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而长江上游地区劳动丰富、资源密集等优势正好符合了转出产业的转移要求,同时产业转移伴随着技术溢出、产业结构优化等效应,从而有利于推动长江上游地区重点产业承接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其次,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拓展贫困地区的就业渠道,从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脱贫绩效。增加包容性的就业机会是民生之本,承接产业转移最快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就业机会。承接产业转移必定需要足够数量的劳动力,这就拓展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也可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经过一定职业技能培训后提高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获得工作机会,从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收入水平。

最后,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从而增强脱贫综合绩效。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人才自由流动加快,先进思想和知识技能传播提速,无疑有助于提高承接地人口的素质能力;另一方面,为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承接地需提高地区劳动力的质量,自然会加大对本地区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贫困人口脱贫的综合绩效会增强。

三、模型、方法与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

脱贫更多地体现为当地贫困人口的减少,因此本文将选取贫困发生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即被解释变量。有鉴于脱贫绩效还表现在贫困户脱贫后主客观条件的改善,对脱贫绩效的进一步探讨留在尔后专题研究。本文选取了以下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1)承接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目前学界对产业转移的量化指标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数[40],赫芬达尔指数、区位商与绝对份额指标的区域增减变化[41],产值份额的增减[42],产业梯度系数[43][44],该地接受的外部资本[45]均以不同的角度衡量产业转移。考虑到区位熵、产业梯度系数更多的是从专业化的角度测度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可行性,据此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承接产业,而绝对份额指标的增减似乎过于简单地衡量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果。因此,在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本文如选取当地接受的外部资本衡量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结果可能更有助于本文的分析。接受的外部资本包括接受国际资本和国内省外资本,即外商直接投资和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46][47]。

(2)生产要素:R&D经费支出、资本存量、省市平均工资。R&D经费近似衡量该地科技水平[48],预期效果为负;2010-2011年的资本存量参考陈飞[49],其余年份则根据张军[50]资本存量公式计算得来,预期效果为负;省市平均工资用于反映该地劳动力工资水平[51],平均工资越高越能体现脱贫绩效。

(3)基础设施:各省铁路、公路、内河航运里程数占各省行政区面积比重,以下简称交通比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要素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基础设施越完善,对脱贫绩效的影响就越大,交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极大[52],交通的畅通程度是地区脱贫绩效的重要因素,预期效果为负。

(4)产业发展因素: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产业发展主要是工业企业数量、工业产值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来衡量对产业的影响。一般来说,工业规模扩大会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越多[53],越有可能拓宽贫困人口的就业渠道,提高脱贫绩效。因此本文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TI)来衡量产业发展因素,预期效果为负。

(二)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长江上游四省市历年的贫困发生率为被解释变量,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衡量指标,R&D经费支出、资本存量、平均工资、交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影响贫困发生率的控制变量。为避免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将对所有变量取对数。

模型设定如下:

lnYit=β0+β1lnFDIit+β2lnTRit+β3lnR&Dit+β4lnKit+β5lnWit+

β6lnTransit+β7lnTIit+μit

其中,被解释变量lnY表示贫困发生率,解释变量lnFDI、lnTR、lnR&D、lnK、lnW、lnTrans、lnTI分别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R&D经费支出、资本存量、平均工资、交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i为截面样本,t为时间序列,β0为常数项,β1-β7为回归系数,其中β1和β2为承接产业转移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由于我国在2010年实行新的贫困标准,导致2010年前后的贫困发生率计算标准不一,为保持数据统计一致性,本文选择长江上游地区,即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四省市的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及各省市商务厅(局)公布的数据或据此计算得来的数据。

(三)实证研究

本文将使用软件STATA 12.0对长江上游四省市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由于面板数据也可能像时间序列一样因数据的非平稳性而造成伪回归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Statisticp-valuez4.47210.000

从检验结果来看,P值为0.00 0,拒绝原假设,因此数据是平稳的。

然后对模型形式进行选择,通过豪斯曼检验得出P值为0.758 0,接受原假设,故选择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更为合适,结果如下表:

表1 Fixed-effects GLS regression 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由上表的估计结果来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承接产业转移,降低了农村贫困发生率,从而提高脱贫绩效。具体来看,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系数为-0.11,说明承接国外产业越多贫困发生率越低,但其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长江上游地区农村的市场环境不成熟、市场体制不健全、思想观念滞后、地域自然条件限制等,导致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条件不充分,难以吸引国外企业投资设厂。表明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即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的相关系数为-0.52,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极大降低了农村贫困发生率,可能的原因是长江上游四省市国内区际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容易也更频繁,产业转出地也可能转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农村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会充分利用承接地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促进就业,增加人民收入。这充分说明了承接产业转移减少了贫困发生率,从而对地区脱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R&D经费支出、资本存量、平均工资的系数均为负,符合预期,其中资本存量、平均工资分别在1%、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一定程度上R&D经费支出越多越有利于科技水平的发展,从而改善当地技术环境。资本存量可以反映经济规模和发展后劲,资本存量越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就越充足,越有助于贫困发生率的减少,从而有助于脱贫的实现;平均工资的增加会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从而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提高地区脱贫绩效。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贫困发生率的减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提高脱贫绩效。交通比重的相关系数为-1.05,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可能的解释为,交通运输条件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助推器”,交通环境越完善,越方便与外界交流,越有利于承接产业的引进与发展。而承接产业转移会吸引当地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村居民的工作,提高了收入水平,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因此,以交通条件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改善会促进贫困发生率的降低,从而有助于脱贫事业的发展。

(4)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脱贫绩效的提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65,且在10%水平下显著。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产业结构因素,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会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诸如劳动力、资金、自然资源。第三产业越发展,越增加了劳动力就业岗位,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向该行业,从而促进农村居民增收,降低贫困发生率,推动农村脱贫事业的发展。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承接地贫困发生率的降低。目前来看,长江上游地区承接其他省份的产业转移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贫困现状,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脱贫绩效明显,而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有待提高。其他影响因素,R&D经费支出、资本存量、平均工资、交通运输水平、产业发展状况对脱贫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资本存量的积累、平均工资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做好长江流域产业转移与承接产业转移的顶层设计、流域联手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产业转移机制、承接地务实做好产业转移的落地工作、行业协会发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服务引介作用、承接转移企业保障拥有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人力资本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长江上游贫困地区如期脱贫的目标。

1.做好长江流域产业转移与承接产业转移的顶层设计

产业转移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首先应做好长江流域产业转移与承接产业转移的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到长江上游地区。第一,健全完善的流域协作政策机制,促进长江流域联动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跨行政区域的产业承接协调机构,统筹谋划流域内的产业定位、布局等,避免各自为战,出现恶性竞争、资源消耗、布局不合理、城乡差异突出等现象。第二,建立长江中下游先发省市反哺长江上游后发地区的政策机制。引导中下游城市与上游城市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制定有利于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倾斜政策,并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行统一计划和分类指导。构建规范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法规,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转出地、转入地,以及转移产业的类型,并对落户在长江上游地区的企业按产业转移类型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术支持等更加优惠的政策[54],特别是对落户到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企业实施更为优惠的政策。

2.流域联手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产业转移机制

产业转移并不是将发达地区的过剩、落后产业转移到低水平地区,而是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的自由配置,从而达到最优状态、优势互补、互动共赢。一是建立长江流域政府、企业沟通协商和利益分享机制,将产业转移带来的税利按比例与转出地政府共享,提高转出地政府推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打造流域内互为促进、互利共赢的共同体。二是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上结成产业转移与承接产业转移对子。摸清长江流域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夯实产业转移的基础。组织区域内各省市发改委按照统一项目、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对流域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摸底调查,明确长江上游地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合转出什么产业,选择潜在对接产业,并在财政、税收、工作程序上给予相应支持。三是做大做强四川、重庆等区域中心性城市,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实验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大中小型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与互联互通,承接产业转移实验区内相关产业成熟后以点带面向周边中小城市、乡镇地区扩散,提高乡镇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推动脱贫事业发展。

3.长江上游地区需务实做好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落地工作

第一,优化地区政治环境。由于长江上游地区区位和政府政策的原因,长江上游地区的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相关制度环境相对落后,因此长江上游地区需不断探索和创新政策制度,打造良好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鼓励承接产业转移。一是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加强长江上中下游各省市之间的交流,建立统一的资产、信息、技术、商品、人才市场,营造平等竞争、互惠互利的宽松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共建产业园区。二是提高对外开放度,促进国际产业分工。政府应创造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在长江上游地区设立专门的部门机构负责承接产业转移相关事宜,比如设立产业转移招商办事处,实行驻点招商,做好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对接,与国外产业转出地签订协议分工,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简化企业落户手续。

第二,提高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硬件设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载体和必要保证,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设备仪器、能源、运输、邮电通讯、孵化器等。第一,加大对长江上游地区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乡镇道路的修建和整改,完善长江上游地区省内重点城市及跨省城市之间轨道、高级公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第二,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提高长江航道通行能力,打通国际铁路、公路、水路联运大通道,建立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体系。第三,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乡村的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严格规范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保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发展环境。第四,进一步完善长江上游城镇和乡村的医疗、学校、休闲、汽车站、公交站点等基本市政配套设施,同时合理配置银行、担保、产权保护等设施,提供优质的产业承接环境。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承接产业转移向集群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承接产业转移向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加快信息、技术的交流,增强地区竞争力。第一,建立统一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加快流域内产业转型升级。长江上游各省市要积极联合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大型企业等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加快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第二,分类引导产业转移向工业园区发展,按照承接转移产业的类型在不同园区落户,提供标准化厂房与办公用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同时在农村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园区,积极承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型,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第三,培育和发展长江上游地区各省市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从而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并向农村地区延伸。

第四,制定有利于贫困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措施。长江上游地区各级政府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制定一系列办法规定扶持贫困地区企业,吸引农民工就地就业,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脱贫绩效。第一,贫困地区省、市、县、区、乡镇各级政府根据每年的财政收入状况,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当地企业发展资金,该资金有重点地用于先进企业、高科技企业等新兴产业。第二,对于贫困地区经营期限比较长的外商投资或内地投资企业实行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对于贫困地区新办的具有先进工艺和研发水平的企业,如在资金运转方面存在苦难,可向税务部门申请免征两年的企业所得税;出台“贫困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管理办法”,对转移到贫困地区的企业,所在财政局按其缴纳税费的比例返还企业。第三,创造条件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基金,开发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对返乡入园创业的农民工给予财政、税收、技术、资金、信息等支持,营造浓厚的艰苦奋斗的创业氛围,鼓励农民工实现自我脱贫。

第五,走流域“五位一体”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并举之路。长江上游地区不能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积极防范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走流域“五位一体”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并举之路。第一,出台《关于支持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政策的通知》,规定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性和产品性导向,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部门严控产业层次关、环境保护关、资源利用关。第二,优先鼓励承接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设备等资金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项目,鼓励承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禁止承接高污染、高消耗、高风险行业和落后过剩项目。第三,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一是建立和推行用水等级制度,鼓励企业节能、节水,并实行奖惩制度。二是农村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需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禁侵占基本农田,同时提高污水、废水处理能力,保护耕地质量。第四,按资源环境能力,不同地区按功能定位承接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重庆、四川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主要承接技术水平先进、资源消耗低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贵州、云南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可以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4.发挥好行业协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服务引介作用

行业协会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是一种由会员自发形成的非盈利的经济类组织,主要提供咨询、沟通等服务。首先,在长江上游设立专门的部门机构负责承接产业转移相关事宜,特别是农村地区也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招商引资,比如设立产业转移招商办事处,实行驻点招商,做好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对接。其次,借助中介组织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比如,鼓励农村地区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发达地区商会、协会等,利用中介平台资源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专业咨询,举行国家级“长江高峰论坛”,每年由沿线省会城市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长江承接产业转移议题展开研讨,形成共识。最后,建立长江经济带政务与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交流共享渠道,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行政审批、税收价格、年检执法等方面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强化信息并联对接、互联互通,形成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信息服务体系。

5.保障承接转移企业拥有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人力资本

长江上游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从总体上看,长江上游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技能有待提高。第一,承接转移企业需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劳动力素质培养,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加速本土地区技术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熟练工人满足转移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第二,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强化中高层次人才落户长江上游地区的优惠政策,引进一批中高层次人才,帮助解决项目资金、住房要求、子女教育、配偶工作、医疗保健等问题。第三,建立面向全球的高端人才库和流动站,鼓励和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企业对外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保障承接转移企业拥有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人力资本。

[1]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确立“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新格局[EB/OL].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6-09/12/c_1119547594.htm.

[2] Young AA. Tale of two cities: 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y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C]. 1992,Vol1 Issue,13-54.

[3] GUAN A P, CHEN C. Research on intra-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n Gansu Province[J]. Journal of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2013, 29(5):7-15.

[4] GUAN A P, LI 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ter-industry technical spillovers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n Gansu Province[J]. Journal of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2014, 30(2): 30-35.

[5] HA Y J, GIROUD A. Competence-creating subsidiaries and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s[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5, 24(4): 605-614.

[6] REN S, YUAN B, MA X, et al. International trade,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mbodied CO 2 emissions: a case study of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s[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4, 28:123-134.

[7] WANG S, WEI X, ZHAO L. FDI,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2016, 1:004.

[8] ZHAO M, ZHANG R. The Relations between Jiangsu Province’s Outward FDI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VAR Model[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4:95-98.

[9] FLORA P, AGRAWAL 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relationship among highest FDI recipient Asian economies: A panel data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4, 8(2):126-132.

[10] AGRAWAL 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BRICS economies: A panel data analysis[J]. Journal of economic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15, 3(4):421-424.

[11] TEMIZ D, GÖKMEN A. FDI inflow as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 by MNCs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study on Turkey[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4, 23(1): 145-154.

[12] BELLOUMI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unisia: An application of the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model[J]. Economic systems, 2014, 38(2): 269-287.

[13] SONG M, TAO J, WANG S.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green innovation in China: analysis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15, 228(1): 47-64.

[15] DAVIDSON L, SAHLI 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the Gambian hotel sector[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5, 23(2): 167-187.

[16] ANDERSON W, NICODEMUS G.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FDI to poverty alleviation: A selected Case from hunting safaris in Tanzania[J]. 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16, 18(2).

[17] FAUZEL S, SEETANAH B, SANNASSEE R V. A Dynamic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Mauritius[J]. Theoretical economics letters, 2016, 6(2): 289.

[18] 关爱萍,陈超.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5):7-15.

[19] 郭丽娟,邓玲.产业承接、技术外溢与西部地区自主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13(11):25-31.

[20] 潘少奇,李亚婷,高尚,苗长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5(5):617-628.

[21] 卫颖.技术溢出、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8-63.

[22] 卢阳春.“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30-36.

[23] 吴旭晓.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共生演化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5(5):58-64.

[24] 余慧倩.长三角需审慎对待国际产业转移[J].江南论坛,2004(6):9-11.

[25] 李斌,陈超凡,万大艳.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8-123.

[26]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7] 高安刚,覃波.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研究——以广西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5(6):10-15.

[28]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11-15.

[29] 张辽.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2013,35(5):96-105.

[30] 王成军,刘芳,王德应.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的乘积效应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6):42-46.

[31] 关爱萍,魏立强.区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11):55-60.

[32] 张辽.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3,35(5):96-105.

[33] 邓涛,刘红.我国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影响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報,2010,23(3):23-27.

[34] 徐志耀,施薇薇,李澄清.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模式及其绩效分析[J].消费导刊,2008(12):14-15.

[35] 王满四,黄言生.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2):96-104.

[36] 许树辉,王利华.区域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综述[J].热带地理,2015,35(2).

[37] 张建伟,王艳华,赵建吉,等.产业转移与创新能力互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16,25(3):133-141.

[38] 万永坤.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4-108.

[39] 赵文丁,祁文辉.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思路[J].经济纵横,2015(1):97-100.

[40]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8-98.

[41] 牛青山.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4):135-139.

[42] 范剑勇,莫家伟.地方债务,土地市场与地区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14,1:41-55.

[43] 罗哲.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13(6):92-98.

[44] 彭继增,邓梨红,曾荣平.长江中上游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1):129-133.

[45] 贾兴梅,刘俊杰.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1):14-18.

[46] 陈少侠.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2.

[47] 郭海霞.资源型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7(3):111-116.

[48] 徐廷廷,徐长乐.于企业视角的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5):40-42.

[49] 陈飞.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

[50]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35243):675-699.

[51] 田爱国.“一带一路”建设下产业转移与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7):119-124.

[52] 王龙,汪浩瀚.产业转移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J].科技与理,2015(5):89-93.

[53] 罗若愚,张龙鹏.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转移与我国西部经济增长[J].理论探讨,2013(3):91-94.

[54] 孙浩进,王博.“十三五”时期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1):30-34.

10.13718/j.cnki.xdsk.2018.01.005

2017-07-20

王志章,管理学博士,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贫困地区多元化精准脱贫的路径设计与退出机制研究”(16ASH00),项目负责人:王志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研究”(SWU1709407),项目负责人:王静。

F061.5

A

1673-9841(2018)01-0040-09

责任编辑 张颖超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