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俊
(四川省宜宾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推进宜宾茶产业转型发展思考
刘 俊
(四川省宜宾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茶产业作为四川省宜宾市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实施产业提升工程。转型发展,就是要把茶产业的发展方式由依靠数量增长、初级加工向提质增效、深度加工转变,由注重产品向注重品牌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提升工程,就是要以增强茶产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途径,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手段,按照“质上提升、链上延伸、服务提高”的总体思路,引导茶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化进程。
《宜宾市茶产业发展十年总体规划(2016~2025)》已提出,全市茶产业发展要坚持“健康茶业、绿色发展”引领,加快推进现代茶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茶叶实际投产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干茶产量10万吨左右,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左右,销售收入上50亿元茶叶企业2家、10亿~50亿元2家、1亿~10亿元5家,成为全国优质绿茶、红茶、黑茶核心区之一和最强的小叶苦丁茶核心区,全国优质出口绿茶和红茶核心区之一,四川省乃至全国茶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示范区。
为此,在工作中需着重抓好以下“七大工程”建设。
一是种养结合,在茶园基地中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积极推广“猪-沼-茶”“茶-林-菌”“茶-林(果)”等生态循环立体种养生产模式,促进单一的茶叶种植向“大茶业”“立体式”发展。二是推进土地流转,坚持集中成片、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的原则,加大对家庭农场、专合社、重点种茶户、产茶村和乡镇扶持力度,不断提高茶园基地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三是加快茶园机械采摘和机械修剪为主的科技推广应用,大力推广茶叶采摘、生产、管理机械化作业,全面实施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积极打造标准化示范性基地。四是加快最适宜生产加工独具地方特色的“宜宾早茶”“川红工夫”红茶的无性系良种推广,优化茶叶种植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全市茶园良种化水平。五是通过挖掘茶文化和观光资源,拓展茶园多功能性,推进茶园景区化建设,将茶业与旅游业结合,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推动一、三产业互动。
培育一批在全国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制定鼓励政策,促进现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对小的加工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鼓励外来工商资金投资茶叶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建设,与现有的众多小微加工企业组建生产经营联合体,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市场调整,实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和联合,进一步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提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打造产业“排头兵”。 积极推行“公司+业主+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新型茶庄”等基地联建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茶叶加工企业与专合社、业主和农场建立紧密的订单生产关系、多次分利的利益联结机制。
按照“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以“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屏山炒青”三个公共茶品牌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引导支持茶叶龙头企业不断推进企业品牌建设,着力构建“优势企业品牌+宜宾茶地理标志+公共品牌地理证明商标”的新型品牌发展模式。以多媒介传播和中国宜宾早茶节、川红工夫营销宣传活动等为载体,加大对全市茶叶公共品牌的塑造力度,探索统一中小微企业包装风格,持续提升“宜宾茶”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对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争创工作的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与省级以上茶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科研合作;支持本地技术人员领办、创办茶叶科技示范基地、联合企业实施科技攻关。加大对国家级、省级重点科技项目争取力度,鼓励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产品、新设计等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申报认证国家级、省级企业茶叶技术中心,积极组建全国茶叶技术交易中心。加强对茶产品、茶饮料、茶食品以及茶保健品等的系统性开发,积极引导茶类企业向市场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口感的产品,以高端产品领衔行业发展,以中端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大众化产品适应大众需要。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培训,为茶产业发展培养实用型的种植、加工、物流、营销和管理人才。开展大规模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茶农。
全市茶产业的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四个环节分别为农业、经信、质监、商务和工商等多个部门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机制,重塑宜宾茶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的发展合力。要进一步强化市县茶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职能,推进茶产业总体规划和各单项子规划落地,实现全产业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同时,加快整合分散在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组织,形成统一的更具生命力的行业自律组织,全面激发茶产业发展的机制活力。鼓励茶叶合作社、种茶大户和茶农自筹资金建设茶园,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归投资建设茶叶基地,通过合作社经营、股份合作、土地置换、返租倒包等形式,激活民间资金积极参与茶叶基地的集约化建设。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通过林权抵押、小额连保、企业应收帐款和仓储抵押等贷款方式支持茶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茶叶投入品准入和全程监管制度,对全市主产茶区的肥料、农药、绿色防控和管理设备设施、生物投入品等进行备案审查、去向跟踪、全程使用监管。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构建市县统一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依托现有企业技术资源,力争建设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加快建设完善茶叶网上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从茶叶到茶杯的全程网上质量安全可追溯。积极支持茶企业开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形成“全程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的茶叶可追溯体系,以质量兴茶。
宜宾市茶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市茶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时解决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深度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制定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计划和相关项目资金整合方案。在建设用地、市场品牌、科技人才、企业税收、银行融资、龙头培育等方面配套扶持政策。市级各相关职能部门立足自身职能职责,结合宜宾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制定完善、切实、具体的政策措施扶持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