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测绘科技成果转化

2018-01-04 08:22杜丽华
科技视界 2018年25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

杜丽华

【摘 要】针对测绘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慢的问题,分析了制约测绘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提出了完善测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搭建平台、出台激励政策和政府引导等策略。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测绘科技;转化率

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5-029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13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 and slow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mapping achievem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et up a platform, introduce incentive policies and guide the government.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ransformation Rate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基础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测绘科技也得以迅猛发展,在我国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测绘科技成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数量迅速增加,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差距也很大,大部分的科技成果都是建立在国外的先进测绘技术之上的集成创新型成果,原创性的、具备核心知识产权的测绘科技成果缺乏,并且测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比全国的平均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低,我们的测绘科技成果还有很多远远没能转化为商品、产品,还没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现状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二者有之,本文将就限制测绘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测绘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

1 测绘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1.1 历史因素

形成这种测绘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难的现状是有其历史因素的,我国的科研体系长期以来沿用的是前苏联模式,测绘科研单位和高校都是沿用事业单位模式,科研的目的是获奖,科研成果与技术职称相关,成果越多、获奖越多就可以评聘更高的专业技术职称,并且所取得的测绘科研成果归单位所有,整个国家的科研導向是荣誉和地位,忽视了将测绘科研成果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测绘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基本上以科研奖励、论文和专利等科研成果形式来评价,对于测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转化的效果很少关注,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基本上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这种模式必然导致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障碍,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1.2 客观因素

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缺乏、经费投入少。一般来说,科研项目在研究阶段需要许多研究人员付出巨大的劳动和科研就飞的投入,在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取得科研成果,在科技项目研究完成以后,后续的科技成果转化同样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中试和转化,而且这一工作工作量巨大,同样要有经费投入,风险也大,大多数实施成果转化的企业对于未来的收益缺乏耐心和信心,等等这些原因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不顺畅、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转化要经过许多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成果持有单位与成果应用单位之间的对接是关键,如何对接?怎么对接?对接后的后续如何发展?将决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对于测绘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样存在转化途径不顺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好的测绘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障碍,有关测绘科技成果持有单位与企业的对接不好。国外已经证明,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样需要专业的转化机构去完成,这就需要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去完成,目前,出现了许多中介服务机构为一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器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中介服务机构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发展政策不完善,中介服务水平整体不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1.3 主观因素

一方面体制机制限制了测绘科技成果的转化。我国的科研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科研体系偏重研发、轻视转化,科研院所是事业单位,体制内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的调动是由科研评价体系决定的,现有的科研体制和机制限制了科研人员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具体实施措施,产学研结合是好的,如何的产学研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有些科技成果脱离实际、科技水平不高。我们的科研人员在选科研课题的时候,往往为科研而科研,真正来自于测绘一线和市场的科研项目不是很多,这就难免脱离实际远离市场,形成了科技成果以后就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也就很难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2 加快测绘科技成果转化策略

2.1 完善测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

测绘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率低有其历史因素、主观和客观因素,科研的机制和体制随着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许多改革,这些改革还远不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胆子、放大步子,彻底革除限制测绘科技成果转化无效机制,主管部门加紧出台激励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加快、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通过合理分配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收益,通过股权激励科研人员,鼓励科研人员去创新创业,直接参与到测绘一线之中,直接去创造效益,给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2 搭建测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测绘科研院所是测绘科研成果的原产地,企业和测绘一线是科研成果转化最终目的地,测绘科研院所紧密结合测绘生产第一线企业,在供应合作的前提下,共同搭建产学研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通最后一公里,理顺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子,扫除信息不对称的障碍,通过孵化器建立测绘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工程,为最后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铺平道路。

2.3 建立有效的测绘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测绘科研成果的取得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做科研需要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同样需要人才,测绘科研单位应该以人为本,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对于成功转化的科研成果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这种奖励不仅是表面的,还要实实在在。激励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现金、股权、甚至提拔重用都可以,只要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些好的科研成果支撑起了一个企业,甚至公司都上了市,科技人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4 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

作为科研单位的主管部门,政府有关机构应该发挥引领、引导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时的制定测绘发展科技规划,不仅支持基础的测绘科技项目,而且在应用型测绘科研项目上也要加大扶持力度,不以论文论英雄,构建科学的测绘科技评价体系,同时根据党中央的有关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在政策层面上引导测绘科研单位与测绘科技企业的对接,搭建政府层面的科技转化平台,搭好桥铺好路,引导测绘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

3 结束语

加快测绘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找到問题的原因,通过完善测绘科技转化的机制和政策,搭建测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有效的测绘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再加上政府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解放思想、突破禁锢,一定会促进测绘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陈欣.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6):156-157.

[2]蔡文丽,惠慧.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发现,2018(5):135.

[3]杜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结症及对策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3):70-76.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浅析对化学平衡的解决方法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微量改性单体与四(偏)氟乙烯等共聚的组成及转化率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