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2018-01-04 11:03杨小丽
科教导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螺旋校企教育

杨小丽

摘 要 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实力单薄以及政策支持和保障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三螺旋理论,从树立绿色、开放理念;打造专兼互补的师资队伍;探索多方评价机制;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在创业人才培养中,地方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业教育 三螺旋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10.078

Some Suggestions on Training of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Based on Triple Helix Theory

YANG Xiaoli

(College of Finance,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Abstract Local universitie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xist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strength of the teacher team is weak and the lack of policy support and protection, etc., combined with the triple helix theory, establish a green, open concept; build a dedicated and complementary faculty; explore Multi-appraisal mechanism; integration into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put forward proposal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riple helix theory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围绕转型发展改革,已经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十四项重大任务,其中重要任务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1]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探索系统学科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促进教学机制改革,而且能推动地方高校快速转型。

1 三螺旋理论与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

美国学者亨利艾茨科维兹(Henry Eczkowitz)首次提出使用三螺旋模型概念来解释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新关系。“三螺旋理论”提出的是一个非线性螺旋创新模型,從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2]大学,产业和政府在创新过程中三方密切合作和交流,通过结构系统的安排和设计,以加强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提高整体效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3]中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服务社区,全方位开展服务的意识是明确的要求。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开展前瞻性和对策研究。因此,“三螺旋”理论有助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推进,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与系统化发展。

地方高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方向,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制定具体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以地方和产业为导向,重在地方性,根据当地经济建设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建立专业培养应用型为主的人才。以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主,本土化为重点。因此,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意味着地方高校把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大多数学生的创业素质。同时,创业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学”,“做”,高度统一,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为地方高校树立创新观念,加强创业人才培养,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2 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创业,教育部也颁布多项优惠政策,如场地落户、贴息贷款,还有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和小型企业创办简化手续和优惠利率等,但是,地方高校在创业人才培养中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目前,虽然有很多地方高校已经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在执行各自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形式重于内容,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

(1)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大多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形式主要采取开设选修课的方式,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育和课外创业实践,但课外创业实践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创业教育采取的的形式较单一。

(2)创业课程开发滞后。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开放方面,明显滞后于创业实践的需要。部分教材缺乏针对性,整体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不能有效满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要。[4]

(3)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创业人才模式不成熟。部分地方高校试点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转化为合作企业需要的人才。但在试点过程中,出现了人才联合培养方案不完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优化组合,相关教材建设等诸方面皆不成熟。而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是一复杂的工程,对企业、学校、教师、学生打破传统的习惯都是严峻的考验。合作培养人才的效果需要时间来检验,要等待学生四年毕业后企业反馈才能知晓效果,企业的盈利驱动下,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等待仍未可知。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仍有许多欠妥之处。[5]

2.2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单薄

地方高校要真正实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质量是关键。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和各学科的专业技能。目前,地方高校大部分创业教育师资主要来自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实践教育教学部门。地方高校有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缺乏创新创业指导师资的专职团队。目前,地方高校的主要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部分地方高校聘请了一些企业家或成功创业人士担任外部实践专家。然而,一方面缺乏专用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组织协调和制度保障也不足;加上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探索之中,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不健全,使创业指导师资缺乏对创业人才培养的热情和积极性。

2.3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校企合作缺乏具体政策和制度保障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地方高校要达到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低,就业环境不利的困境,需结合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把握和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但实际情况是,大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地方高校企业追求利润为目标,合作双方追求的根本目标不一样,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此外,目前对于产学研合作中教育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并没有具体的优惠政策,这对于地方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带来一定难度,政府在此间,并未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具体来看,在顶层设计层面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颁布。在中间操作业务层面缺乏详细的政策解读和引导。在具体实施层面,没有相关的财政支持。[6]政府仅仅参加校企合作签字仪式,对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后续合作的管理和评估并不介入。目前的形势,使初衷颇为良好的产学研,并没有实现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此外,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经验,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地方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和地方企业的校企合作仍在摸索之中。

3 三螺旋理论基础上,推动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3.1 利用校企合作,打造优质创业育人环境

3.1.1 打造高校校企合作创业园

在地方高校中引入相关企业,搭建具有创业意愿学生与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直观了解社会需求,并针对这些信息迅速调整自己的创业方案及内容,使得自身创业内容与市场需求一致,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

另外,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并依托校企合作带来的优势,在大学校园工业园等学校设立合适的创业平台,根据具体的创业项目进行对接。对于已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用相关的国家政策支持,培植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圈,扶持创业者。[7]并利用这些创业案例为课程搭建实用的教学案例,并将其用于日常教学,以激励有创业梦想的学生。

3.1.2 共建校企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开拓新兴研究领域

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应该创新政策环境。 它应该以改进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为基础。 要坚持高端引导,加强队伍建设,构建适度规模,结构优化,生机勃勃的人才支持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开拓人才和新兴研究领域和学科,努力推动支持创新型人才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在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法制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出台针对性和突破性的政策对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进行鼓励和扶持措施,校企联合更能在新兴研究领域取长补短,共同研发。

推动校企合作,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期间,能够了解企业实践,深入管理一线,更清晰地直面创业真实环境,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公司提供的风险投资创业创业计划,增加创业热情。[8]此外,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可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在创业指导中互聘。地方高校的前沿理论和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援助和服务。企业也可在促进学校创业成果转化中获得经济利益;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提高创业能力,进行实践创新,激发内在创业激情和动力。

3.2 全面整合资源,打造雄厚创业师资队伍

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应具备“创业理论+创业经验+创业政策”的特性,这个创新型教学团队更有利于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创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作为创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直接决定了创业人才培养的素质。 三螺旋理论为基础促进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提升,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能克服传统创业教育师资的单一来源困境,强调理论和實践的结合。 创业人才培养师资由大学教师,高级专业人员和政府官员组成,师资力量组合互补。

在专业的创业理论教育方面,高校师资具有优势;同时,校企合作为高校教师对企业进行持续访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了解和实践一方面,企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资深创业人士的经验分享丰富了创业教育的内容,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模式契合了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能够准确清晰解读各项创业政策,也更加清晰了解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支持优惠,从政策角度鼓励和培养了高校学生的创业精神。[9]

3.3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多方评价制度

结合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高校,企业和政府合作建立系统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制度,提高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可从企业、政府和大学中选取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共同讨论评估指标(如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转让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及其影响),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评估结果应有一定的奖惩,特别是要提出激励机制,增加大家在创业教育职业培训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结合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创业教育评估体系。构建了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体系。

在这个三螺旋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需建立和完善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构建区域性和地方性创业保障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在这个创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保障平台中,建立以地方高校为重点和支撑,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地方政府为主导和引领,其他机构和单位对创业教育全力支持的保障机制。[10]打造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创业发展空间,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和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平台和空间。三方共同推动,大力创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大胆创新,为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支持。

3.4 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在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人才培养可契合地方经济发展改革和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的需要,促进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有条件的成果能够投入應用和产业化。地方高校参与区域经济创。激发高校师生参加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三方合作的平台建设步伐,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为高校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打造地方共建中心和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区域协作创新新模式,鼓励高校创新团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建议。

在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地方高校应发挥积极主动性。此外,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密切结合企业人才需要,关注产业发展的变化及对人才需求转变的态势,实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11]改革教学模式,适当引入一线企业人员进入创业教育课堂或以讲座形式,搭建企业和高校学生沟通的桥梁。让企业参与到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实现产业、创业教育与专业的对接。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发挥优势,确立定位和特色,形成自身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众多合作机会中更好地选择合作企业,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立教育合作创新基地。在此背景下,丰富和创新教育合作方式,利用地方优势,打造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合作创新基地。参与国际竞争。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教育战略。[12]在沿线国家开展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建设科教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人才交流平台,深化沿线国家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3.5 优化创业教育环境,完善制度保障

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和知识创新需要培植一个良好的环境,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必不可少。例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确保高校的知识创新成果服务于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企业,获得高回报,带动高校有创业激情的学生进行知识的不断更新,立足实践,推陈出新。地方政府支持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这包括各项政策的保障和支持,为促进高校知识和技术创新,提供便利的条件,促进体制的灵活应用,促进创业教育和创新知识的不断更新。

三螺旋理论有效地阐释了地方高校对创新条件和环境的需求,以及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在创新中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13]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对于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拓宽就业渠道,激发创业热情;另一方面,对于地方企业而言,在校企合作中,还可以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政府而言,在推动地方高校和企业合作中,也在发掘新的就业机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了带动和引导作用。因此,在三螺旋模式的指导下,要大力实施创业教育,形成三重动力螺旋式驱动机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具创新精神的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7/c414395-29613458.html

[2] [美]亨利.埃茨科维茨.三螺旋创新模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4] 胡祯臻.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5.

[5] 邓明英.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与突破.[J].继续教育研究,2016(1).

[6] 洪露.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

[7] 段文凤 等.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及推进途经思考[J].高教学刊.2018(3)

[8] 沈云慈.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2).

[9] 刘英娟.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1).

[10] 庞志伟.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

[11] 黄利梅.高校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创新——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6).

[12] 韩婷.“一带一路”影响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 报,2017(6).

[13] 高树仁.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大学知识创新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 论文,2008.

猜你喜欢
螺旋校企教育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呜嗷,怪兽登陆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