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单位中的中俄家庭教育观比较研究

2018-01-04 11:03陈明煜王明琦
科教导刊 2018年28期

陈明煜 王明琦

摘 要 教育强,则国强。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培养,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的战略措施。家庭教育,在任何国度都是重要的教育组成方式,对于个体的成长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语言文化单位”为切入点窥探中俄家庭教育观念,以构建适合自身文化的家庭教育理念。

关键词 语言文化单位 中俄文化对比 家庭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10.00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Russian Family

Education View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ts

CHEN Mingyu, WANG Mingq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Abstract If education is strong, then the country is strong.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family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for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world today.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education in any country. It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is article takes "language and cultural uni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pry into the concept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Russia, in order to build a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 that suits their own culture.

Keywords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t; Sino-Russian culture comparison; family education view

0 引言

俄羅斯著名教育专家 教授认为,“婴幼儿期”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对婴幼儿期孩子的教育必须由爸爸和妈妈亲自承担。爸爸和妈妈必须履行对婴幼儿期孩子的教育职责,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爸爸和妈妈的自身教育水平与综合素养越高,受其教育和培养的孩子将来就越是优秀。”任何社会发展阶段的家庭,都是构成各种基本社会关系的基本细胞,教育是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单位是个包罗万象的集合词,它小到一个单词,大到篇章语句,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例如,俗语成语等能充分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及价值观念。本文“语言文化单位”具体包括俗语谚语和成语,以这些具有民族语义的固定搭配为切入点对中俄家庭教育观念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1 教育难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困难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因为他对于一个人生活、成长及未来的影响,乃至对以一个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影响都是无法想象的。对于教育困难,中俄两国都有如下的诠释:“小时不防,大时跳墙”、“养子不易,教子更难”、“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 , -- (带小孩子很辛苦,带大孩子尤其难)”。这种教育艰难,中俄两国又存在明显差异:

1.1 教育侧重点差异

在俄罗斯,首先,家庭普遍重视儿童体魄的强健,意识独立,俄罗斯孩子从小就能够熟练地滑雪游泳。其次,俄罗斯人很重视对艺术兴趣的培养,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经常带孩子去欣赏歌剧。中国家长大都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影响,其教育内容多与学业成绩有关,功利性较强,“成绩高于一切”,“中考”“高考”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1.2 教育主体差异

中国家庭“隔辈教育”影响深远。作为教育主体的父母与祖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很大差异, “隔辈亲”现象导致教育观念很难达成一致。不仅是老辈与少辈,有时父母之间也会因此事争论不休。

, . (关系再好的朋友,也比不过爸爸妈妈亲)。在俄罗斯教育的主体是父母,孩子教育完全托付给祖父母的现象极少,就如俄罗斯的俗语所言: , (既然你们生下了这个孩子,你们就要学会培养他)。祖父母在其中的作用也仅仅是“协助”,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助手。在 (《俄罗斯联邦家庭法典》)中,对其做出严格的规定。家长一般秉持孩子应具有独立意识的观念,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对孩子“爱而不骄,严而不厉”,毕竟“盆栽里养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2 体罚现象

教育,其目的就是培育人才,而对其长出的“乱枝桠”,往往是采取“修剪”的方法。而这修剪,体现在最日常生活中便是体罚。每个孩子的血液中好像都寄生着顽劣,每个父母的皮肤上好似都存在着暴躁。当面对孩童错误屡犯,闯祸不断,言行不端时,体罚便成了家常便饭。

俄罗斯俗语: (爱子则打子)、 , (父母对孩子越是严厉责打,对孩子们的成长越是有利),认同体罚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中国俗语“不打不成材”、“打是亲骂是爱”、“棒下出孝子,娇惯养逆儿”、“磨盘重了糌粑细,父母严了儿女贤”、“宠是害,严是爱,娇生惯养要变坏”,体罚在中国教育中是长期存在的,父母管教严厉,并且一般会塑造“高大威严的父亲形象”, “玉琢才能成器”。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体罚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和思想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树苗好裁成才难”,很难达到“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3 家庭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成员往往会因在一起生活而潜意识的达成某种协议、认可,或形成某种氛围、具有某种习惯,“书香门第”、“教育世家”、“革命世家”、“医者世家”等等之类的称呼,高度概括了家庭对个体的最大影响。在宗法制国家,“有其父必有其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门里出身,自会三分”诸如此类的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尤为凸显。中国俗语“苗好米好、娘好女好”、“好帮好底做好鞋,好爹好娘养好孩”、“上梁不正下梁歪”。自然,家庭成员错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给孩子成长中的行为习惯带来负面影响。

环境造就人,习惯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造就,中俄两国对此的理解也颇为相似。例如表1:

教育不仅仅是说教或课本上的内容和理论,往往是有具体的行动来实践操作,“ , (言传身教)”,这样的效果更加明显,身体力行,设身处地的进行教育,为人父母能做到自身优秀,行为无不当,言语无不差,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形成了良好的性格。

4 结语

教育强,则国强。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培养,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的战略措施。俄罗斯对于孩子早期教育,已经不再局限在自己的家庭范畴,而是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关乎整个社会乃至民族未来的历史责任。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组成方式,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模式。通过语言文化來探索中俄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解放思想,取长补短,构建新时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0452118,指导老师:王明琦

参考文献

[1] 白艳.俄汉家庭价值观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05-01.

[2] 冯永刚.俄罗斯父母的育儿观[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6):44-48.

[3] 易如.中西家庭教育观念比较谈[J].家教指南,2005(1):26-28.

[4] 刘海香.强健体魄独立意识艺术修养[J].家庭与家教,2004(7):40.

[5] 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