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里帕·白克吐鲁松 陈学刚 PermakhanKuralay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日益提高,对哈萨克族驯鹰文化的国内研究极少,文章通过对则克台镇驯鹰术传承基地进行调研,研究哈萨克族传统独特文化之一驯鹰艺术的传承现状,因为哈萨克族驯鹰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更是对培养少数民族精神文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S哈萨克 驯鹰术 则克台镇驯鹰术研究基地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 10-0127—05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哈萨克族是生活在中亚一带的跨国民族,目前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土耳其,伊朗等20多个国家,其中中国境内的哈萨克人口175万左右。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历史时期以游牧生活为主,哈萨克族发展历史较为远长,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那时候就有哈萨克人祖先的活动身影了。“至于哈萨克一名的起源,众说纷纭,现在各种书上说的最多的是认为哈萨克一名是“逃避者”, “脱离者”的意思。哈萨克斯坦学者,历史学家Maкжa H.ЖYм a б a йO B(M.朱馬拜诺夫)和文学家,历史学家Ca 6йT.M¥кa H(C.穆哈诺夫)认为:哈萨克一词由“哈斯”和“萨克”两个词组成,哈斯是“真正,确实”的意思,萨克是古代在中亚西亚地区生活的游牧部落。根据他们的推断,哈萨克一词就是“真正的萨克”, “确实的萨克”的意思。
哈萨克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训鹰术文化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通掌握驯鹰术的人被称为猎鹰专家,哈萨克族称其为“库斯别克”他们能够从羽毛、翅膀、体型等外貌特征,辨认出老鹰的力气大小、是否善于狩猎等特点,还能够在老鹰受伤、生病期间,为其提供治疗。正是因为“库斯别克”精通有关驯鹰术的知识、其经验通过代代相缠的方式保留了下来,使世人了解哈萨克族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驯鹰术。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哈萨克族由游牧转变为定居的生活方式,使驯鹰术的传承和保护受到了冲击,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支持力度加大,国内外关于哈萨克族驯鹰术的研究鲜有报道,但是其相关研究很少。因此,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哈萨克族驯鹰术的起源、现状、传承与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哈萨克族训营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草原民族驯鹰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对于草原民族和游牧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多样性,同时为丝绸之路经济的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搜索和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学术期刊、文化专著、吸取相关专家、学者对传承和保护哈萨克驯鹰术民族传统艺术的观点和建议,伟本论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1.2.2 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驯鹰术研究基地新源县则克台镇2014年到至今每年举办的驯鹰表演活动,猎鹰文化节的研究,了解近年来国内哈萨克族驯鹰活动的传承和发展。
1.2.3 访谈法
除了大量查阅哈萨克族有关驯鹰术的记录之外为了补充这些书面文字资料的不足,对传承及从事驯鹰几十年的老人们进行了访谈和交流,从新老猎手们的口中得到了更生动的一首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哈萨克族驯鹰方法及分类
鹰也被称为金雕,金雕一鹰科里最大型也是最猛的一类。金雕以其突出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而著名,趾上都长着锐如狮虎的又粗又长的角质利爪。头顶黑褐色,后头至后颈羽毛尖长,呈柳叶状,羽基暗赤褐色,羽端金黄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上体暗褐色,肩部较淡,背肩部微缀紫色光泽;尾上覆羽淡褐色,尖端近黑褐色,尾羽灰褐色,具不规则的暗灰褐色横斑或斑纹,和一宽阔的黑褐色端斑;翅上覆羽暗赤褐色,羽端较淡,为淡赤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内翈基部灰白色,缀杂乱的黑褐色横斑或斑纹;次级飞羽暗褐色,基部具灰白色斑纹,耳羽黑褐色。下体颏、喉和前颈黑褐色,羽基白色胸、腹亦为黑褐色,羽轴纹较淡,覆腿羽、尾下覆羽和翅下覆羽及腋羽均为暗褐色,覆腿羽具赤色纵纹。
哈萨克族猎手们除了根据猎鹰外貌特征进行分类之外,还依照猎鹰年龄大小进行分类,这也体现出牧民对自然界猛禽“鹰雕”人格化的一面。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国内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斯坦依据年龄进行的分类具有如下区别(见表2)。
2.2 哈萨克族传统的驯鹰方法
鹰是一种凶猛而灵敏的动物,要它听从人的指挥,使其驯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哈萨克族猎手都有一套独特而有趣的训练方法,使鹰成为哈萨克猎人的最好帮手。
对此,72岁的老猎手阿木热阿力·阿乌巴勒老人说经过半个月左右的‘熬鹰之后,鹰渐渐被驯服,驯化。下一步开始喂食,喂食时不是将肉送到嘴边,而是训鹰人员把兔子,鸽子等动物的肉放在手臂的皮套子上,让鹰过来啄食。这个时候的鹰已被饿的快发疯了,见了肉就会不顾一切的去叼。驯鹰员慢慢地将离鹰的距离越拉越远,使鹰由跑过来叼着吃,倒飞过来叼着吃,每次都不能给吃饱,用这种方法直到鹰飞起来,又飞到驯鹰员的手臂上叼肉吃,在鹰进行进食时,驯鹰人每次都要抚摸鹰的全身,让它习惯驯鹰人,消除对人的恐惧和敌意。
从事驯鹰五十多年的新源县居民今年85岁的阿德力拜·托列普汗老人说:他从小看着父亲驯鹰和打猎长大,小时候跟着父亲去打猎,自己从二十多岁开始独立驯鹰,阿德力拜老人便说除了室内驯鹰外,更主要的是室外的训练,在室外驯鹰时,首先要把鹰尾部掌握平衡和升降的16根羽毛用线缝起来,使鹰飞不高也飞不远,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或捆着肉的狐狸皮做猎物,让鹰从空中俯冲叼食,这就叫做“xerha tartu”,意思是“捕猎全套”,当鹰成年后,驯鹰人就会给他识别它所要捕猎的兽皮,让它熟悉猎物的气息,被称为“angga baulu”,意思是“培养老鹰狩猎”。
在每年初雪后的凌晨。驯鹰者们组成团队,一同出猎,这一出有时候会持续几天。驯鹰者们根据猎物在初雪上的脚印去寻找目标,当找到猎物后,他们会进行分组,一部分拿着长长的木棍或者马鞭,大声喊叫追赶猎物,而另一部分则站在高高的坡地上,打开鹰的眼罩,让鹰去进行捕猎猎物,这叫“san buren”,意为集体狩猎,这个活动对这些猎人来讲可以说是不亚于过年过节。捕猎的所有猎物共同分给所有人,为了表示部落里老一辈敬意,会给她们猎物的最昂过的部分。这个活动是考验每一个驯鹰者的勇敢、魄力、顽强的意识。
3 鹰文化对哈萨克族的影响
从史料来看,哈萨克族人最初信奉以日月万物为载体的自然崇拜,相继信奉萨满教、佛教直至后来的伊斯兰教。无论他们信奉哪种宗教,鹰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不但始终未离开哈萨克族人的视野,而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习俗的点点滴滴中均有所体现。这不仅表现了人们如鹰一样的勇敢性格和向往鹰一般自由生活的愿望,也是哈萨克人敬畏自然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再现。
3.1 对风俗习惯的影响
作为猛禽的鹰,与孔雀、凤凰相比缺少美丽与宠爱,但它有犀利的目光、雷一般的脾气,它凶猛、强悍、勇敢。自称草原雄鹰的哈萨克人,他们的信仰体系中雖然没有关于鹰的信仰,但是它很受哈萨克人的爱戴,在他们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这种神圣性在哈萨克人日常生活、社会关系、男性气概的表达等方面都有所表。如古代妇女分娩时雄鹰会被安置在孕妇身上,这是因为人们相信鹰会赶走妖魔鬼怪。直至今日哈萨克入中也有习俗把雄鹰爪挂在男孩马甲或衣领、摇篮上。哈萨克人给男孩起名叫“布尔克特burket(哈萨克语发音,后文类似标注同此)“克然qeran”(“雄鹰”“鹰雕”之意),在哈萨克族社会中,雄鹰是勇猛、智慧、强硬和战士的象征,牧民希望男孩将来像雄鹰般强悍、精明。类似于“雄鸡”代表巴厘岛男人,哈萨克族男人的气质表现在猎鹰身上,鹰象征着男人的气质、标准和要求,也代表着权力。
3.2 对文学文化的影响
哈萨克民间文学中所使用的意象是极为丰富的,比如鹰、山峰、雪莲、骏马等等,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但丰富了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同时也使得作品情节更富趣味性、可读性,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教化意义。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意象,有些可以说是人的物化形式,用来表现人的精神意志和思想内涵。哈萨克人喜爱鹰,崇拜鹰,在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作品中,鹰的形象使用极多,有些是直接以鹰的形象作为叙述对象,有些是用鹰的形象象征人的形象和精神指向,有些则是借用鹰的形象作为某些情感的表达。鹰作为哈萨克民间文学中最为常用的意象,它所表现的往往是哈萨克族民众英勇、献身、正义、忠诚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哈萨克族文化中,驯鹰术代表着一种文化形象、民族精神,从更深的层次上讲,它象征着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在哈萨克人中,广为流传着一首名为《猎人的渴望》的传统民歌,歌中唱“骏马、猎狗和猎鹰是三宝,哈萨克男儿最需要”。鹰和马是哈萨克人的最爱,人和鹰的感情特别深,鹰如果抓伤了主人,主人没有半点怨言。至今在草原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匹好马难换一只好鹰。哈萨克人把猎鹰视为吉祥之物,称为“神鸟”,看作自己的亲密伙伴,身份很高,往往能抵上几头牛的价格,而且猎人是不肯轻易转让给他人的。哈萨克族人崇拜的鹰有两种,一种是雄鹰,如鹫、雕。另一种是猫头鹰。雄鹰自古以来就是雄猛、威严的象征。
3.3 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驯鹰术在哈萨克族人的精神层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哈萨克族人视鹰为神物,在哈萨克族人的心目中,鹰是神鸟,鹰立于险峻的岩石及挺拔的大树之巅,昂首挺胸,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给人以傲视群雄的威严,尤其是它那以小胜大的高强的本领,更让人们对他产生崇敬之意,所以,在哈萨克族人的意识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鹰崇拜,并创造了鹰神形象。鹰猎者被称为“草原上的英雄”。“草原英雄”,这是哈萨克族社会给予男人的一种高度评价,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架鹰出猎,因为这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活动,只有勇者方可从事。成为一个猎手也有其要求,只有比较精明、细心、敏锐而胆大的人才会成为猎手。雄鹰的各种特征代表男人们的气质、精神与外貌特征,也隐喻着社会对男人的标准与要求。而根据年龄进行的分类,则隐含着对猎鹰给予人性的一面。在鹰猎过程中,鹰的凶猛、强悍,以及与猎物激烈的搏斗,则代表着社会生活中男性的气概、激情、自尊等。哈萨克族人关于鹰猎的讲究,给他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经过这些仪式或本人得到首个猎物的猎人,在之后的鹰猎活动中将会再接再厉,更加细心地为获取更多的猎物而努力,努力必有回报,从而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总而言之,这在鹰猎中起到猎人心理满足、信心加强的功能,鹰猎便成为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哈萨克族狩猎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传到今天的驯鹰术,曾对哈萨克族的经济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驯鹰和狩猎是一门学问,包含了哈萨克族世世代代积累的经验,是哈萨克族为民族文化宝库留下的宝贵遗产;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这种独具特色的古老民俗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因此,哈萨克族的驯鹰文化亟须保护和传承。
4 哈萨克族驯鹰文化在国内的保护现状
4.1 则克台镇冬季驯鹰表演活动,猎鹰文化节
随着哈萨克族生活方式的改变猎鹰的作用对牧民越来越小,但是在则克台镇还是有一批批年轻人接过父辈手中的鹰,奔跑在祖先曾经踏过空旷而深邃的山谷中,将自己驯养的猎鹰放飞,传承着古老的民族技艺,演绎着一幕幕人与鹰和谐共生的传奇。
2014年2月26日,在则克台镇举办了第一届驯鹰表演活动,猎鹰文化节。生活在天山深处的哈萨克族牧民传承了祖先习俗,至今仍保持着驯猎鹰的传统。每到冬季,该镇一些猎鹰人聚在一起,交流驯鹰心得,展示狩猎技能,让外界了解驯鹰文化和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为了延续这一传统,每年都会举行猎鹰大赛。哈萨克人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千百年来,人类的狩猎经济,让凶猛而矫捷的鹰成为游牧民族心中的神鸟。伴随着这一过程,汇聚深厚历史养分的鹰猎文化,也在新疆天山南北的草原上广泛流传,鹰也是草原上游牧民们重要的狩猎帮手。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游牧民的定居,草原上的驯鹰者已不再用鹰狩猎,因此,鹰猎也成为历史淡出人们的视线。可是,在则克台镇的草原上仍然有一部分牧民难以割舍养鹰、驯鹰的情怀,默默地继承着鹰猎的历史文化。
4.2 则克台镇驯鹰艺术传承保护现状
4.2.1 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及开展训鹰术立档工作
2016-2020年的5年间,以镇文化站为重点,以镇文化站为中心,完善现有400平方米的软件设施,购置相关设备,建设驯鹰传承基地。2016-2020年的5年间,建立建全驯鹰的如下各类档案:(1)驯鹰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2)代表性传承人的生平和资质档案、主要表演活动、主要展演节目、参加相关赛事及获奖情况等;(基本信息及影像资料)(3)代表性实物、产品:有关驯鹰的研究成果、图书、电子影像产品、旅游文化商品及相关实物等;(4)健全驯鹰保护工作档案,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文件、规划方案、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培训交流材料、调查资料、民间艺人、学者相关研究论著等。
4.2.2 保存和合理利用
(1)建立驯鹰数字资源库,对驯鹰进行数字化的保存和利用。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形成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数字资源。建设文字、图片、音频、視频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库。(2)积极开展驯鹰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发展工作:对驯鹰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定和命名,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对高龄和无固定经济来源的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传承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表彰、奖励。(3)资源整合:整合全疆哈萨克族的文化资源,以集聚方式将其纳入传承基地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工作之中,统筹规划,形成高度统一、紧密互动的保护传承和传播体系。
5 结论与建议
哈萨克族的鹰文化是我国鹰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民族的鹰文化相比较,既有相同性,又有区别,其极其丰富的内容,是哈萨克族人民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赐予而进行的创造,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目前,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鹰已逐渐走向绝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哈萨克族人民也不再借助鹰来完成生产劳动,所以,鹰文化也将逐渐从哈萨克族人的生活中绝迹。自古以来,哈萨克族驯养猎鹰的目的都是为了猎捕动物,以供生活所需的肉制品和皮毛,在很长的历史进程中,鹰作为哈萨克族人民思想观念文化中的象征符号,久而久之使得族人始终相信鹰的精神会协助本民族战胜困难,不断获得新的能力,从而使哈萨克族的精神文化寄托中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的元素。
因此,(1)将驯鹰保护和传承知识纳入本地区教育体系,积极推进驯鹰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组织代表性传承人进学校授课辅导,编写驯鹰传承普及和辅导读本;(2)抓好传承人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班、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驯鹰保护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保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组织专家学者研撰出版有关驯鹰文化论的图书、画册、宣传读本和电子图书等,做好文本传承工作;(3)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驯鹰传承基地建设进行宣传报道;制作发行有关驯鹰的电子影像产品;利用冰雪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杏花节、西天山果花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驯鹰表演活动;注重驯鹰与不同项目之间、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将单一形态的保护传承模式,转变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辉.人类学视角下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考究[J].武术研究,2017(04):90-92.
[2]刘玮琛,庞辉,冯伟强.哈萨克族驯鹰活动的发展研究[J]武术研究,2017(04):108-109.
[3]哈依沙尔·卡德尔汗.猎鹰与鹰猎:哈萨克族游牧民关于鹰的本土知识[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88-93.
[4]张新辉,赵凤霞,朱梅新,哈那提·沙力木.新疆少数民族驯鹰习俗的现代转型[J]四川体育科学,2017(05):17-20.
[5]拜山·纳马兹别克.哈萨克族猎鹰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44-50.
[6]UacobJo匽o Morgado.猎鹰酒店[J].设计,2014(03):30-31.
[7]拓万亮,安晓平.帕米尔高原柯尔克孜猎鹰文化探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02):49-53.
[8]达·额尔德木图.非物质文化视角下的北方民族鹰猎文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33-35.
[9]丁楠,杨斯.新疆柯尔克孜族猎鹰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86-87.
[10]美楠·吐尔逊别克.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民族文化产业及发展趋势[J]科技视界,2016(15):199,201.
[11]杨峰.满族说部中的猎鹰文化记忆[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06):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