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探析

2018-01-04 15:50周少林成丽娟
武术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武者传统武术武术

周少林 成丽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基于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探析进行研究,分别从佛教禅学,道家天人合一、道论、气论,儒家的“德”“勇”出发,提取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内涵,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武术与禅是相互的,即以禅入武和以武修禅;传统武术与道学紧密相关,即道武双修与养生;传统武术与儒家文化的深度切合,即武德素养和勇武精神。

关键词:禅 道 气 天人合一 德 勇 中国传统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 2018) 10-0026-04

1 武术与禅

1.1 武术与禅之以禅入武

禅武自古为一家,武以禅为最高境界,禅以武为悟入之门,中国三大武术均有授禅入武以获得禅武合一的最上乘武功之思想。禅与武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之中,禅修也可以认为是武术练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将佛教中的禅(修性)融人到武术练习过程之中,大大丰富了武术内涵。拳谚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强调的是磨练习武者在特殊条件下的心性(意志品质),习武者应当在艰苦的环境中练习,让身体各部位、各器官逐渐适应特殊复杂外部环境的刺激,在这种刺激之下使机体内环境和生理机能得到良性改变,磨练意志,提高精神境界,这种武术练习方法与佛教的“修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合的,两者同是强调修性的重要性。

达摩禅法中的“舍妄归真”与“凝住壁观”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如何才能抛去一切妄念和染污,从而达到一种光明、清净的真性本身。“凝住壁观”指的是高度集中精力,不被外物和内心的杂念所羁绊,面壁打坐以求内心清净,远离尘世的污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指导实践的理论;禅宗的这种心性修为给武术的练习提供了借鉴,在练习武术时要充分集中注意力,不被心中杂念所影响,从而超越自身,达到融合自然的超脱境界,即便是面对强敌,也要做到不被敌人的表象所迷惑。太极拳中强调的“以慢打快、以静制动”,说的就是“舍妄归真”,抓到最本质的、最主要的才能克敌制胜。内外兼修讲的是修内和修外具有一致性,二者缺一不可。内与外是一对具有辩证关系的词语,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修内是修外的先行条件,修内即通过修心性,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充满智慧,从而达到提高自己内心精神境界的效果,并且通过外在的肢体运动形式表现出来;修外即强身健体,通过一系列身体活动,增强体魄,在身体活动的同时,达到修内的效果。

舍妄归真也好,人定炼气也罢,我们可以把这种练习方法迁移到习武过程中,作为清静内心的一种有效途径,真正使自己的武学境界得到提高,使呼吸、动作、意识高度融为一体,克服自身固有弱点,促进各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表达机体对武术运动的表现形式。

1.2 武术与禅之以武修禅

修身的同时就是修禅,在练习武术的同时能够体现出禅,禅并不是深不可测、难以理解的经典,而是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武术是禅修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修是武术的精神本质,武学之道也就是禅道。[1]为什么说禅武一体?为什么说禅和武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因为习武和禅修同样具有帮助每个修炼者建立自信,找回自己本来面目,能够保持意识的平衡性,不偏激不漠然,时刻保持意识的清晰和明澈,在遇到阻力时可以保持足够的定力。

禅有顿悟和渐悟之分,武有快练和慢练之分,可以说,顿与渐、快与慢受到个人修养的影响,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感悟的也不同,感悟的快慢以及程度绝不能脱离实践。武术的练习也需要体悟,即理解。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口令与动作结合,过渡动作也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师徒之间的传艺就是一复一日的反复练习,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或请教师父,或自己慢慢感悟,一招一式的练习并不是习武者的最终追求,而注重内外兼修,即外在拳架和内在境界的有机统一,则是习武者终生的追求。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写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和。[2]太极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阴与阳,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等等,不仅蕴含朴素辩证思维,更是对宇宙自然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生命情感的表达。武术是身体哲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武术动作的表现形式阐明一个道理,即通过身体的运动,体会宇宙自然万物运行的变化,找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从而感知自然带给自我本体的乐趣以及对生命真我的升华。

达摩、志公和傅大士注重禅法与实修禅观共同修行,并且对禅的理与修进行强烈的宣扬,理与修实际上就是精神与实践。在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强调心无杂念,虚领顶劲,以意导气,气沉丹田,心无杂念既是让内心平静,使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放松,不至于精神高度紧张使体内阴阳失衡,以意导气和气沉丹田则是在意念的指引下,使气体由鼻经呼吸道进入肺部,透过气血屏障转化为血液,从而在周身運行,这就是将气转化为劲力,至于懂劲、用劲则是在身体运用熟练之后,对拳理和技术的进一步体悟,在体悟这一阶段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达到由量到质的飞跃,才能进入新的境界。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禅的存在,武术更是充满禅的意味,习武其实就是修禅,不能将禅修局限于佛学,而是应该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体悟,应该以大格局观来看待和体悟禅,最终使我们通过武术的练习,不断体会禅带给人们的哲学思维,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生活品味,享受禅武带来的大健康。

2 武术与道

2.1 武术与道之以道修武

“道”是老子对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法则,更是人们对生命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事物发展遵循各自的规律互不干扰,使其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稳定的状态下。我国体育史研究者旷文楠撰文说: “道”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拳技的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理”,实质就是老子的“道”。[3]拳谚云:拳练百遍,身法自然。拳练千遍,其理自见。身法、理就是武术的道,身法和理并不一定局限在某个套路演练中,而是一种全局观念和身体运动与精神境界相一致的道,想要达到这个道,要终身练习,没有时间的堆积和打磨是不能轻而易举达到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收获,不同阶段的练习会有相应地提高,这只是暂时地提高,想要获得质的飞跃,就必须要有量的积累。

“天人合一”主要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要平衡、协调、和谐共生。人们从自身出发,对内心精神世界进行修炼,达到本真符合自然;从自然出发,研究自然变化规律,探讨自然万物永恒存在的奥秘,在自身完善的过程中,努力符合自然与四时的变化。“修性”的方式方法以及主要思想,在武术的练习中有所体现,练习武术并不只是追求身体的健康,更是一种精神在肢体的运动表现,这种精神就是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种平衡、协调、自然的状态,与自然生态相对应,武术生态也是追求一种和谐的、健康的生命状态,通过对武术的练习最终达到返朴归真的一种生命追求。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4]意识状态指的是静,清和静相比具有无意识的特点,最终反映到意识中,让无意识归到宁静。对老子和庄子清静思想的深度剖析,有助于武术练习過程中的意境和境界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形与神的高度协调一致应当建立在意识上的放松,动作上的舒展、劲力上的顺达以及呼吸上的顺畅。比如,调息、以意导气、气贯全身等具体的练习方式,用意念调整呼吸、用意念运气,即导引吐纳,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使武术练习有据可依、有法可行。

人们对“道”的追求与探索不曾停止,这种追求与探索早已超越肉体的羁绊,表现为精神世界的极大超越,通过对自身和自然宇宙双向的探索,寻找一种能够像宇宙那样永恒存在的方法即天人合一,探索的过程就是穷理、尽性、至命、悟真、参同、合道的过程,具体方法在于修心性与强身健体。

2.2 武术与道之养生

养生,就是指根据生命活动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护生命、保养身体、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手段,以达到养护生命、保健延年目的的活动,又称为养性、摄生、道生、卫生、保生等[5],道家的养生包括养性说、养气说、主静说、制欲说等,武术的养生则是对特定拳术或健身气功在一段时间内的习练,尽管道家养生和武术的养生在方法上存在不同,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通过在特定时间内的针对性训练,使机体的经络、气血、呼吸以及精神状态得到适应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武学境界有所提高。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6]“气”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阴阳和合而生气,万物的生长依赖于“气”的运行, “气”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动力,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自身和自然万物同样具有阴阳、气,人的阴阳体现在奇经八脉和各脏器的属性,“气”体现在呼吸和血液在体内的运行,一方面是适应拳架的需要,一方面调节神经,按摩心脏,使血液能够源源不断的流人心脏,伴随着呼吸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使各组织器官获得能量。练拳时的呼吸要慢,更要连绵不断,气体的吸入和呼出与四肢伸缩变化有很大关联,即吸气时胸腔扩大身体四肢处于伸长状态,呼气时相反。武术起于周易,形成于医学,古代武术家是武医双修的,武者学医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在练习武术时出现身体不适,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治疗;另一方面是对身体七经八脉和脏器属性进行了解,便于在武学上有更高的造诣。

《黄帝内经》记载: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寒,阴胜则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7]体内阴阳受自然界阴阳变化所影响,寒来暑往,衣物的增减和武术的练习也要符合四时变化,始终让体内的阴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否则体内阴阳失调会通过病症表现出来,这表现出人体生命与自然变化处于一种和谐、相互影响的状态。身体的动作与神貌.不仅仅是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器官功能的体现,更表现主体的自身感悟与情思,成为心理意向的表达途径嘲,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一种舒适、惬意的精神境界,养生体现在身体的锻炼与精神世界的培养,这实际上就是武术中所讲的“形神兼备”,形与神是身的有机统一,身体本我具备两种特性,即物质性与意识性,联结两者的物质基础便是“气”。“气”在周身运行,最终化为内劲,经过身体运动,力量达于肢体稍节,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锻炼,身体素质逐渐增强,由知劲到用劲,从实践到理论的良性循环。基于此,武术养生必定是形与神的同在,不论是丢掉了两者中的哪一个,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对生命真我的升华和自在要求代替了以往的长生观念,同时对身体的修炼也并不放松,仍将身体作为形神俱妙到还虚合道的一个基础[9],追求年龄的长短和生命真我的升华相比,后者更具有内与外、形与神的有机统一,中国传统武术所追求的正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养生。养生是人们对长久存在追求的有效途径,对生命真我升华必须以身体作为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就是“由技人道”,既强调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同时也兼顾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培养。

3 武术与儒

3.1 武术与儒雅之德先于武

“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更是中国传统武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有“德”的影子,庄子说过:通于天地者,德也[10],由此可见,“德”是人们所追求的做人最高准则,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顺应天地万物变化的准则。在过去,“德”对武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或是未来“德”所起到的作用仍然重要,习武者应该将武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拳谚云:练武先修德,德高艺更高。“德”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武德和技术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相关的,武德高的习武者往往能够与他人和谐、融洽相处,并且获得他人尊重,在习武过程中能够把握技术要点,提高技艺。

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11],武术的练习和修身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儒家文化既包含对人性的培养和处世态度,也包含对生命本体的认识,如“仁”“义”“信”“勇”是对性格的一种培养;“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强调的君子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对行为实践的培养。“礼”“书”可以作为“武德”教育,“射”“乐”可以看成是具体实践步骤。拳谚云: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德行比技能更重要,在师父挑选徒弟的过程中,首先看的是徒弟的品行,因为品德高尚的人往往是内心修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相应地影响,有品德的人才能将本门功夫更好地传承下去,相反,没有大德心术不正争名逐利的人是难当大任的,即使赢得胜利,也是短暂的。道德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是人内心的自我管理,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衡量的标准就是道德。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2],人们进行射箭的同时发展成为习射观德、求贤选能的礼仪形式,武术在一定程度来讲也是如此,在练习武术的同时就可以观察到习武者的“德”,武德的修养有一方面来自于师傅的言传身教,一部分则来源于日常和他人的实践交往所得到的经验。 “德”更强调的是一种和气,即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品质或能力。中国传统武术历来强调,与他人切磋武艺时不以伤人为最终目的,点到为止正是中国传统武术对习练者的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和为贵”,不论是从养生角度还是技击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武术实际上是和谐武术。在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武术积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武德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词意,是一种符号、标记,可以代表中国形象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2 武术与儒雅之勇武

勇,气也。从力,甬声。[13]“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十分重要,全身的气汇聚从而变成胆量,胆量体现在做事上就是力,胆量与勇敢在一定程度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勇可以理解为勇气、勇力、勇敢。武术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军事训练,在生活中面对大自然中的洪水猛兽,人们只有鼓足勇气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打击;在战场上面对凶残的敌人,只能以命杀敌;不论是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上阵杀敌,勇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和实际行动上的无畏以及血性人格,因此,武术也是以勇气为基础,运用特定技能的身体运动形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原文化相对于周边少数民族部落文化较为先进,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實践过程中形成的游牧文化。仁、义、礼、道德贯穿于中原文化发展始终,中原人的性格较为温和、稳重、重义,因此,对“勇”的认识和实践也是基于一种道德、道义;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特点和习性,决定了游牧民族彪悍、豪放的性格,因此,他们对于“勇”的认识和实践是基于一种猛、狠的特点。“勇”有勇猛和勇武之分,勇猛所体现的更多是力大气壮,勇武则是力大气壮和智谋的集合体,充满智慧的勇才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勇,这也是历代习武者的追求。

子路日:君子尚勇乎?子日: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4],勇是君子所追求的一种品质,一种做人的境界,勇往往是和道义相互联系的,不论是君子或是小人拥有勇而忽略道义,都会对社会带来祸乱,也可说勇是道德的一种,二者处于一种从属关系,武术需要道德作为标准来约束习武者不正派的行为,同样,武术更需要勇来提高习武者的胆量和血性以及智慧,勇与尚武性有着相似之处,尚武顾名思义崇尚武力,勇则是胆量和智谋的有机结合。

儒雅是儒家文化带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也正是儒雅的存在,使得勇武成为一种充满智慧和拥有血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勇武不能仅仅局限在武术方面,应该是每个人做任何事,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或一种修养,将勇武精神向多领域深层次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注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将身体练习与内在修养紧密结合,传统武术的最高追求是道、是德、更是生命的真我。

参考文献:

[1]黄夏年.北方禅宗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27.

[2]赵广涛.“禅武合一”的少林武术文化内涵解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14-117.

[3]李亦畲.王宗岳太极拳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

[4]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0.

[5](春秋)老子.道德经·六十二章[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234.

[6]李旺华.武术与养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43-144.

[7](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216.

[8]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金玉柱,王 岗,张再林.中国武术:一种身体的文化修行——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4):127-132,145.

[10]沈文华.内丹生命哲学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2:4.

[11]庄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12,13.

[1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长沙:岳麓书社.2004:1796.

[13](东汉)许 慎.说文解字:全四册[M]北京:线装书局,2014.260.

[14]陈耀南,导读,张燕婴,译注.论语·阳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09.

猜你喜欢
武者传统武术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