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浩 刘国平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项目在体育强国视域下的发展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在构建体育强国的征程中健身气功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发掘、规范、创新健身气功的内容;大力培育建设健身气功人才梯队;持续深化健身气功的国内外传播;加强健身气功的产业化发展等。
关键词:体育强国 健身气功 健身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 9-0127-03
1 前言
健身气功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关键契机,积极探寻健身气功项目在体育强国征程中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健身气功项目的发展现状
2000年9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第18次办公会议通过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自此,“健身气功”这一运动项目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健身气功的发展工作稳步拓展开来,2001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应运而生,健身气功项目的发展由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2013年2月,健身气功项目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为了满足健身气功项目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2014年,中国健身气功协会成立。在开展健身气功工作的过程中,健身气功协会以比赛交流、海外推广、站点建设等途径为主要的传播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健身气功的站点建设在全球各国日益完善,从而促进了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不断增加,为大众的健身需求提供了良好的途径。2016年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在健身气功世界交流比赛大会和科学论坛的两大品牌活动基础上,选取每年8月第二周的周日为“世界健身气功日”。[1]
健身气功项目的功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练习的功法主要有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大舞等功法。健身气功项目以其显著的健身养生效果和动作简单、柔和舒缓的运动风格,深得国内外群众的喜爱,习练人数不断增加。至2013年底,全国正式注册的健身气功站点已达19510个,站点习练群众达到180多万人,健身气功习练人数约5000万,有效地占领了群众练功的主阵地。健身气功逐步被世人所认识和追捧,形成新的全面健身热,并成功纳入全国性的全面健身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2]在健身氣功项目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方面,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健身气功发展规划( 2013-2018)》曾明确指出“全国注册健身气功站点数量不少于3万个,习练人员不少于300万人,国家编创推广的健身气功功法达到12种”。[3]
3 体育强国视域下健身气功项目的发展机遇
3.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导致我国国民体质出现连年下滑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社会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对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武术和健身气功项目,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推广政策。我国于2016年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其第六章第二节就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传统运动项目。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合作,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为健身气功等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也提到了要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活动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
健身气功的深层次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在构建体育强国的进程中也需要健身气功等民族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发挥其独特的养生价值。为我国的“健康中国”计划、“全面健身”计划、“体育强国”计划保驾护航。
3.2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绝大多数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得到了空前的满足。随着这一现象的转变,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愈来愈为强烈。“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4]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化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在无形中也改变了大众的生活与工作方式,随之而来的社会竞争压力以及体力活动不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已不容我们小觑。青少年的体质下降、“三高”发病人群低龄化,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时代等一系列的“文明病”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追求,体育的社会功用日益凸显,体育的发展也随着人们不断扩大的健康需求迈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从而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堡垒。健身气功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在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的交相辉映下必将成为构建体育强国进程中的弄潮儿。
4 体育强国视域下健身气功项目的发展路径
4.1 发掘、规范、创新健身气功的内容
健身气功作为一项简单易学、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运动项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人们群众的广泛认可,但我们对健身气功养生功用的发掘还不够彻底。人们所说的“气感”“磁场”等相关现象至今不能被科学所论证。在练习方面,我们都知道健身气功具有绝佳的养生功用,但是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健身气功对人体免疫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但它也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健身气功对人体的免疫作用主要适用于健康人群,对感冒等人群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引起其它病原体的诱变,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5]因此,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等职能部门应花大力气把练习健身气功的相关注意事项细致化。运用现代医学技术确定健身气功对不同人体机理所产生的养生功用。明确训练时的身体状态要求、动作的角度与呼吸、不同人群的练习时间、以及练习时的方位朝向等关乎健身气功项目练习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进一步细致化、科学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更好地接受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健身气功项目国际化的传播方面更需要对自身的传播内容不断量化,才能避免出现与武术对外传播时面临相同的尴尬境遇。
4.2 大力培育建设健身气功人才梯队
健身气功在习练中追求身与心的协调统一和“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思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练习健身气功能够促进人们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增强人体的脏腑功能以及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由此可知健身气功是一项老少咸宜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目前群众普遍认为健身气功项目是属于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很少有青少年群体通过健身气功项目来进行体育锻炼。健身气功习练的人群问题也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崔永胜、杨慧馨在《健身气功习练人群特征调查分析》中研究认为,健身气功习练人群中女性占73.00/0,男性占27.00/0,女性是男性的2.7倍,表明男女性别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现象。[6]虽然近几年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开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健身气功项目人才梯队的建设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
体育强国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健身气功项目的发展应紧抓时代机遇,重视对青少年群体习练健身气功项目的培养。同时科学地统筹各年龄阶段的习练群体,合理培育优秀的健身气功项目的人才梯队,为构建体育强国的伟大征程打下坚实地基礎。
4.3 持续深化健身气功的国内外传播
任何一个项目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虽然在不断地增加,但在世界范围内与太极拳、瑜伽、普拉提等养生体育项目的影响力相比还有一定的发展差距。因此,我们在健身气功的推广传播方面应持续深化其在国内外的传播路径,积极抢占国际养生体育发展的市场,充分发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固有的优势。具体而言,在国内的传播方面应善于“借力发展”,灵活运用传统体育项目领头羊——武术的发展路径。从武术在国内外传播时所提出的“国内六进”“国外三进”的基础上借势发力,开展健身气功“国内六进”“国外三进”的传播方式。借力发展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有继承有创新,健身气功的推广应在汲取武术传播优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适时“变身”,以“本土化”的理念融入到被推广国家的健身观念和生活中去,在此基础上摸索出最适合健身气功这一项目的传播发展路径。
健身气功的发展还应该牢牢扣紧时代的命题,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中展望健身气功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把健身气功项目传播到世界各地、发挥健身气功项目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时期的积极作用、宣扬健身气功项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理念价值等。总之,健身气功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大力地弘扬健身气功等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国内外的传播,从而为造福全球人类的健康生活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
4.4 加强健身气功的产业化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体育产业化发展迅猛。健身气功项目作为体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应积极加强健身气功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具体措施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健身气功项目时,应适当运用“名人效应”来宣传推广健身气功项目。如曾任国家主席的邓小平为日本友人题字“太极拳好”的事件就为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的社会分工下,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乃至国家领导人都可以成为健身气功项目的习练对象。此举不仅能让政府公职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同时也扩大了健身气功项目在国内外的影响力。2017年,中国健身气功协会邀请了影视武术巨星赵文卓担任健身气功项目的形象大使就是一次不错的“名人效应”的尝试。即有效地提升了健身气功项目在大众视野中的社会地位,同时提出的“328”锻炼模式,也为大众健身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练习形式,给健身气功的产业化发展亮出了一张帅气的名片。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相关实物产品的同步宣传,如健身气功的服饰、教学书籍、教学视频等。同时还应集中培养健身气功项目的精英人才作为宣传的“活名片”,夯实健身气功项目产业化发展的顶层队伍,为健身气功项目产业化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到,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强有力的支持,健身气功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奇葩。我们应抓住传统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力推动健身气功项目的产业化发展,从而增大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释放健身气功项目在构建体育强国中的经济作用。
5 结语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我们在体育强国视域下开展健身气功项目的工作应坚持发掘、规范、创新健身气功的内容,大力培育建设健身气功人才梯队,持续深化健身气功的国内外传播,加强健身气功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以健身气功项目为突破口,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l]张磊,姚剑文.“一带一路”战略下健身气功文化传播对策研究[J]武术研究,2017 (12):116-119.
[2]徐 武.健身气功发展趋势及推广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2):97-100.
[3]http://www.sport.gov.cn/
[4]关春芳.登上健康快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
[5]李通.健身气功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J].武术研究,2018(1):121-122.
[6]崔永胜,杨慧馨.健身气功习练人群特征调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