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斌 于妹娟
她,是中国航空工业九个主机厂之一,无论规模还是人数都位列第九;她,是特殊时期,以特殊的形式:“一厂一角,百厂协作,一厂一点,百厂成线”在石家庄市农机厂的一角形成的“动员生产线”。出生时她是那样的孱弱,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经过40年改革开放,经过40年疾风厉雨,她逐渐向人们展示出她的刚强,她的绚丽。她就是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石飞公司)——河北省的地域名片,中国通用航空工业的旗帜。
那一年,她撑起了新中国第一架运输机生产线由南向北的战略转移。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800多名职工,在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厂的一角,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把转厂后的第一架运五飞机送上了蓝天。
那一年,航空工业实行“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经过短暂的探索, “明星”摩托车成为工厂的支柱产品,荣获国优,享誉“三北”。
那一年,运五飞机改进型——运五B飞机诞生。这一传统的飞机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迎来又一个春天。
那一年,虽然石飞人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但仍然研制出了我国首次完全按CCAR-23-R2航空规章进行设计、试验、生产的国产轻型飞机一“小鹰”500飞机。
那一年,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重任交給了石飞公司,从设计发图到实现首飞,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这一历史性挑战。
那一年,随着“小鹰”500飞机产业化,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开工建设。
40年,石飞公司完成了从“动员生产线”到四个厂区分散生产,一个机型到多个机型的研发制造,再到建成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的华丽蝶变。
40年,企业从传统设计制造手段,发展到设计、制造采用全过程数字化模式,成为飞机结构件的专业生产厂。
40年,企业从单一生产制造企业,发展到覆盖研发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服务多领域的产业布局。
今天的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石飞公司,已成为航空工业通飞的骨干企业,中国通用飞机生产制造领域的主要力量。
艰苦创业 运五飞机完美转产
1970年,在石家庄一个生产小型播种机的工厂的一角,在河北、石家庄市近百家工厂参与下,运五飞机“动员生产线”建线生产。一群从未干过飞机的人在几十个专业人员的带领下,仅仅用了不到150天的时间,硬是在9月26日将首架飞机送上蓝天,实现了运五飞机转厂生产。
创新思维 民用产品强势崛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大潮开始涌动国有企业这条大船。石飞人在短暂的探寻后,把摩托车定为自己的支柱产品,依托强势的航空工业思维模式和质量标准,开发出独树一帜的“明星”50摩托车,连获省优、部优称号,独占“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年销售突破两万辆,成为紧俏商品。
为了改变石家庄市的工业结构,从根本上结束石家庄市机械工业落后的历史,1984年,在省市的指导下,以华北机械厂(石飞公司前身)为龙头,“中国北方摩托车联合总公司”成立,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应邀出席成立大会。
不忘初心 航空产品硕果累累
面对红红火火的民品市场,石飞人并未忘记初心。
1982年,“蜻蜒”5超轻型飞机确定研制方案,1983年7月试飞成功,并形成系列产品。1983年“蜻蜒”6超轻型飞机开始设计,1984年9月首飞成功。
1986年,运五飞机改进型——运五B飞机立项,1987年12月首飞成功。一个老机型焕发出新活力,市场寿命成为传奇。
经过多年的苦苦探索,2000年,历史终于把机遇和挑战摆在了石飞人面前——“小鹰”500飞机研制项目。一方面是没有立项,得不到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一方面是急需偿还银行贷款,没有研制资金。干,还是不干?面对挑战,石飞人的执着和勇气再次迸发。没有资金,职工内部自筹资金也要上。在职职工踊跃出资,退休职工闻讯后也纷纷尽力,1500多万元的前期研制资金,不到十天就筹措完成,几代石飞人的梦想正式放飞。2003年10月26日“小鹰”500飞机实现首飞,项目的成功催生了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的建设。2009年3月26日,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暨石飞公司新址奠基典礼在栾城新厂址举行。
海鸥300飞机是航空工业通飞成立后第一架自行研制的机型。他们向先进技术要时间,首次建立海鸥300飞机工艺理论数字模型和工艺用全机数字样机;首次采用激光跟踪仪取代型架装配机;首次全部使用数控加工设备。2010年11月10日,01架海鸥300飞机在大郭村机场成功首飞。
再造魂魄 擎起中国通用航空工业的旗帜
2013年2月17日,石飞公司掀开了历史中最重要的一页。春节假后第一天,全体员工告别老厂区,到新厂区上班,公司完成整体搬迁。新厂区,新使命,新思路,新作为。短短的五年,石飞公司呈现出的不仅仅是厂容厂貌的跨越提升,更是综合实力的日新月异。积极推进原有机型改进改型,“小鹰”500轻武型项目、换装航空煤油发动机项目、无人机项目等取得丰硕成果;合作开发Y5B涡桨换发项目,满足了国内Y5B飞机用户和中亚、东南亚、非洲等传统安-2飞机市场对新的经济型通用运输类飞机的需求,同时作为大型货运无人机改装平台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为Y12飞机配套的6大部件已形成质量稳定的唯一配套关系;国家重点型号AG600发房、起落架前舱门研制彰显实力;运-8襟翼、发房等大部件承制快速增量。
近几年,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石飞公司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军民融合、产品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商业模式创新,促进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通用航空制造已形成较强能力、业务实现规模发展,在国内通航业界发挥了先行先试的引领带动作用,已成为我国通航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逆境中,石飞人不畏困难,砥砺前行;顺势中,石飞人不忘初心,阔步向前。如今的石飞人,正展开双翼,向更高更远的目标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