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文惠
摘 要:初中教育中,物理课程作为主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发展、生活技能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初中物理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入课堂教学,这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而且让师生间、学生之间都有了很好的沟通,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营造了良性的竞争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改良措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来对物理知识、问题进行合作形式的学习讨论,完成物理学习。如果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对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着很好的引导和培养,但实际情况是,在课堂上虽然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多情况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出来,也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致使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初中物理知识不乏会有一些公式、定义,这些知识如果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单向去讲解,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再去运用,由于知识的抽象性也导致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但是如果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首先就会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之间可以彼此交流学习方法,共同进步。同时物理学科中也会有一些实验存在,而对书上抽象的定义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实验中亲自去体验,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也就有了相互竞争的意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首先,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当遇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问题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大脑思维,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索意识,往往会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是实际情况往往适得其反,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的会固执己见,不听他人的观点,有的则是在讨论中游离走神,更甚至小组合作的讨论变成了几个同学聚集到一起开始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的实施没有做到全方位的监督,初中学生天性爱玩,好动,自制力较差,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监督,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跑偏。很多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要么是在讲台静等讨论的结束,要么是在教室游走,没有发挥监督作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一视同仁。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占了先机,根本不给后进生发言的机会,小组谈论成了自己演讲的舞台,而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在抽查讨论结果的时候往往也只会叫成绩好的学生来作答,没有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表现发言的机会,这也使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改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就让学生直接前后桌为一组,而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了解在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分组的时候,能够做到科學分组,把学生的脾气性格、学习成绩等因素考虑进去,讨论的时候要安排每组都有人员记录,写下每一位组员的观点看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时间和机会。
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参与到每一个小组讨论中去,了解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对学生的表现,好的要加以鼓励,再接再厉,对后进生要及时指点,使其不要气馁,这样不但监督了小组学习的学习进度,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有助于物理教学的进步。在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尽可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发言,让他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内向的学生更要借此鼓励他们敢于发言,如果在回答过程中出现偏差,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直至回答正确并加以鼓励。这样学生在有了回答正确的成功感后,也激发了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对物理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都有提升。
总而言之,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及时规避了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得以完善,其作用能够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不仅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竞争环境,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激发了学生探索意识,增近了师生间、学生之间的感情,小组合作学习值得实施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建英.对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
[2]赵瑞祥.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