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鹏儒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将会真正迈入数学之门,培养一定的数学素养,养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方式和方法非常重要。为了提升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引入包括合作学习模式在内的教育教学新方法来辅助教学。在分析当前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指出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并分析其在当前初中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应试教育理念使得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范围局限于题目之中,学科发展受到了限制,包括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数学素养的培养等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学目标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不仅如此,枯燥的题海战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厌倦无聊的情绪,在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和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有鉴于此,包括合作学习模式在内的教学新模式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将作为数学教学的新思路,在打开教师教学思维的同时,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和学习的乐趣。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内容和优势
在合作学习模式之中,注重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解原理、学生完成习题,而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取代了传统的学生作为一个个体进行独立学习的模式,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之间会组成若干个合作的团体,学生通过参与短期的团队协作或是长期参加小组学习的方式,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针对较为困难的数学问题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由小组之中数学基础较好、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将教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对其他组员进行复述和重申,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实现了教学相长。对于小组成员共同面对的疑难问题以及学生在作业和练习之中发现的问题,学习小组也可以及时联系教师进行疑难解答。在完成所学内容的练习和复习之后,学生还可以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相关课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将课题进行一定的拆分和分配,保证小组成员的协同合作。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将全班学生五人为一组进行划分,每一组中都安排有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和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保证每一组的总体水平和数学学习状况相当。在组建好学习小组之后,每次进行课程新内容教学之前教师都需要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课程内容的预习,并标记出这一章节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内容,提出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和难以理解的部分。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完基本内容之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疑难问题和学习难点的提问,并在课堂上统一解答。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列出一系列课题,并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选择,在选定课题之后,每个小组需要在一定时间之内提交课题研究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课题。
例如,在进行数学统计等相关课题之后,学生可以选择对生活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附近菜市场蔬菜肉类的价格、家庭的每月收支、小区各个住户的水电费用、城市里绿化植物的品种等等。通过进行数据统计的课外调查实践,学生能够更为清楚地认识到调查所需的方式方法和数据统计的基本思路,也能够初步认识统计学,掌握基本的统计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课外的小组研究是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也是展现数学实际应用的重要一步,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课题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例如,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和比对各类金融产品,对银行定期存款、基金、投资类保险等常见的理财产品进行比对,并参照自己的零花钱金额、可投资的时间以及风险问题选取能够收获最大收益、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途径,以数学知识帮助理财。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现有的教育教学多偏重于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对数学公式的熟悉程度,只要大量练习数学习题、熟悉解题思路就可以完成,但这种教学模式和数学提升方法有违数学教育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初衷。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为重视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引入多种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曹培军.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
[2]陳招发.试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15).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