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王阳明在临终前说过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辨明善惡是格物,为善去恶致良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致良知”。
人生来于世,未曾携带任何东西。因此,学习,在这个世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读书,便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首先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读“有字之书”。张载有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往圣的绝学继承下来,理解并吸收他们的精髓,这才使原本的“童子之身”逐渐成长,使心智趋向成熟。金庸在大学期间几乎将整个图书馆的史地著作读完,这便为他接下来写武侠小说奠定了一个较深的文化功底。可以说,这是读“有字之书”的功劳。
但是,读“有字之书”,也会日渐分化出两类人:一类人成天咬文嚼字,抱着基本经书不放,出口则“子曰诗云”,却似和尚念经,不懂其中精髓奥义;一类人则将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吸收,逐渐转化成他们自己的思想,从而应用于自己的生活领域,逐渐通往自己所向往的成功之路。可以说,后一类人已从读“有字之书”转变到了读“无字之书”的境界。诚然,“有字之书”给予了我们许多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但是我们所经历的,又岂能与书上的完全相吻合?当我们的心智渐趋成熟,我们应从“有善有恶”的境界提升到“辨明善恶”的境界。我们学习书上的内容,并非让我们纯粹地记忆知识,而是让我们将其运用、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即在心中形成一本“无字之书”,让它来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这时,原本书上的白纸黑字的内容,才是真正的物尽其用。正如《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让他领会精髓,忘记具体的招式。其事虽是虚构,但其思想精华,当与此一致。
当我们的心中形成一本“无字之书”时,学习之路仍未到尽头。最后一本“心灵之书”,才是从“辨明善恶”到“为善去恶”的境界,也就是从“格物”而“致知”。如果人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自身的生活领域,但是“随波逐流”,仅在社会上“求存”,那么他终究也只是生活的牺牲品。我们拥有知识,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能将我们的知识与经验传承。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品德与素养,使我们的思想与素养相匹配,这样,我们才真正读懂了“心灵之书”。又回到那句话,“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继承了绝学,当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孔子的一生,从小时候的饱读诗书,到后来的游学劝说,再到后来的整理书籍,即是他读人生三本大书的写照。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他如何与诸侯王争辩,早已忘记了他从政时的光芒万丈,我们仅记住了他整理下来的“六经”,记住了《论语》里面一句句的“子曰”,这才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真正的精神财富。
总之,我认为人生读三本大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初心所在,然后将心中美好的想法,传诸于世。愿人人都能读好这三本书,实现自己的梦想。
点评
这篇作文对“人生要读三本书”的内涵和理念的理解准确,运用评说的方式展开论述。作者不仅论述了为什么要读这三本书,更主要的是指出了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好这三本书。这是作者思考的深入之处,因为它更深一层地思考到了读好这三本书的方法问题,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人生读三本大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初心所在,然后将心中美好的想法,传诸于世。”文章引用王阳明先生的话开头,恰当自然地扣住了评述的主体内容“读书”“致良知”,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标题“不忘初衷”的内涵。全文论述结构清晰,思辨严谨,语言理性,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考场论述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