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与《青狐》

2014-05-26 19:17刘心武张颐武
书屋 2014年5期
关键词:私生活茅盾文学奖无字

刘心武++张颐武

张:关于莫言,我们有很充分的对谈。现在能不能说说你们那一代,我指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们。

刘:我们这一代虽然有的作家淡出了文坛,有的不那么活跃了,边缘化了,但也还有不少人保持创造力,还在写作,所写出的文本,基本上还是属于现实主义范畴,当然像王蒙,他借鉴一些像意识流啊,时空交错啊,等等传统现实主义里头没有的技巧,但就整个文本而言,它是写实的,也就是现实主义的。那么在莫言那样的文本大得其道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现实主义的文本现在确实遇到了困难。有一个个案,我觉得有一些诡异,你是文学评论家,我想请教你,你来诠释,就是在中国有一个作家,两次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就是张洁,按说她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应该是中国当下最重要的作家,就算读者还不够多,起码评论界应该热闹起来,但是很奇怪,我没有看到任何评论家就这个事情来做分析,特别是她后来获奖的三卷本《无字》,在评论方面非常稀少,非常空缺,对吧?参与那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似乎也都闷声不响,获奖名单出来后,张洁二次获奖,你知道这个奖中国作家们还是很看重的,中国一般读者也是很看重的,但是也没有哪位评委写出文章来,告诉大家他为什么投这个作品一票,告诉人们这个作品好在哪里,以及张洁在中国文学界是多么重要的作家。而且,一些文学圈内的人士都知道,那次的茅盾文学奖,张洁的《无字》和王蒙的《青狐》都入围了,王蒙不消说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海外的声望也非常高,而他在那以前的历届茅盾文学奖评选里都没有能够获奖,他的《活动变人形》,我个人认为非常精彩,应该得奖,结果落选。当然绝不能仅以获奖论英雄,没得奖王蒙依然是出色的作家。但是整个事情还是有点奇怪。张洁此前因《沉重的翅膀》得过茅奖,《无字》还要再给她一次,王蒙此前没得过茅奖,《青狐》却依然落榜。王蒙本人可能无所谓。但是我觉得这个现象值得探究。更有意味的是,《青狐》本身就是对《无字》的拨乱反正。

张:两者互相隐喻,互为文本。

刘:倒没互相,张洁应该是自己写自己的。《无字》面世不久,王蒙就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一篇长文,《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载《读书》杂志2002年第6期),是针对张洁《无字》写出的评论。王蒙对《无字》基本上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张洁书里写到的那个共产党高级干部的原型已经故去,张洁这样进行“极限写作”不厚道。王蒙设问,如果那个原型仍然活着,并且也行使话语权,也以张洁为原型来写部小说,又该如何?大致是这样的意思。王蒙文章里提到的“无边的现实主义”,跟法国文学理论家加洛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无边的现实主义”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他那批评文章的总体意思是,现实主义的写作还是应该有边界的,应该把握一个度,“极限写作”不可取。那篇文章发表不久,2006年王蒙出版了长篇小说《青狐》,这个长篇小说,似乎有替已经故去的那位《无字》中的男一号原型行使话语权的意味,那原型大体上跟王蒙是一代人,是“少年布尔什维克”。《青狐》是对《无字》的一个回应。这是一次认真的回应。查阅百度上关于《青狐》的词条,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明:“《青狐》是王蒙最新的长篇小说力作。这部小说写作历时三年,又花数月时间精心打磨,终于奉献于读者面前。王蒙从事写作五十年,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青狐》是他第一次以女性为主人公,描写她的爱情、性格、欲望,描写她的理想、才华、热情与她的环境、教养、历史角色之间的巨大的不平衡,刻画了一个可爱可笑、可敬可悲的女性形象。”“不平衡”、“可笑”、“可悲”这些考语值得注意。

张洁写《无字》用了十二年,王蒙写《青狐》用了三年,他们都是认真的。茅奖给了《无字》,似乎是对《无字》的充分肯定,但没有后续的声音,没有什么评论家来分析,告诉读者《无字》的文学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而且似乎也没有什么媒体就此采访张洁,发表出有相当篇幅的采访录来。我觉得这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缘何此事竟无声”?王蒙的《青狐》倒还有些评论,但是似乎都忽略或者是回避了它是对《无字》的一个反拨。王蒙关于“极限写作”和“无边的现实主义”的论述值得重视,但我没有看到就他这些文学理念的回应与讨论。为什么?这是一个很怪异的文化现象。我现在就要请教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张: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有意思。《无字》这本书呢其实写了很久,篇幅也很大,它等于是一个自传,但是这个自传呢按照王蒙的想法,对与作者生活中有过关系的某些人士,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个书确实是把写实主义推向了极致,涉及私生活,下笔很猛。

刘:实际上张洁这样一个长篇是很难得的。日本很早就有一个关于小说类型的概念,叫做“私小说”,中国好像没有。你看包括莫言的作品里边,文本里似乎没有什么他个人私生活里的东西。

张:中国白话文学早期有,1949年以前有,其实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就是“私小说”,但是还不够强烈,没有这么猛。张爱玲有的小说也可以划归到“私小说”范畴里。在中国大陆“私小说”断档很久,但是二十一世纪初张洁出版了《无字》,她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很猛。张洁很有意思,就是《无字》其实是把《沉重的翅膀》解构了。这两部书如果互为参照的话,你看当年《沉重的翅膀》中那个男主角真是非常了不起,那个副部长简直就是一个浑身发光的改革家。《沉重的翅膀》那个书当年其实正好展示他的正面,后边的《无字》则把《沉重的翅膀》里的那个角色给解构了,拆解了,否定了,把他私生活里那么下作、低级、不堪的状态无情地描写出来,把生命的肮脏不堪写到极限了。这样的写法在中国文学领域真的很少,她后边的作者也没有这么写的,后无来者。

刘:为什么评论家集体沉默呢?

张:这个事可能是它太具有挑战性,太凶悍,许多人都难于接受。

刘:具有挑战性才更有评论的价值啊。

张:它又很长,涉及的家族史又很复杂,没有人去仔细评论,可能是因为难以下手吧,这确实很可惜。这本书这种写法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里面独树一帜,这么狠地把自己的私生活曝光,这种写法是很罕见的。endprint

刘:正因罕见,更需评析。评论家怎么能怕麻烦呢?这是你们的专业啊,难下手也应该下手。特别是作为茅奖评奖委员的评论家,你为什么把票投给《无字》,或者你为什么不把票投给《青狐》,在尘埃落定之后,无妨写出文章,对作家、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是应尽之责嘛。如果说是怕得罪王蒙,那又为什么让张洁二次获奖呢?其实张洁本人可能对二次获奖也没多大兴趣。

张:你对评论界的质疑有一定道理。《无字》这个作品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阅读,这个作品很怪,写私生活十分生猛,“极限写作”,但影响有限,没产生轰动。仔细想真的很值得玩味,《沉重的翅膀》里作为改革家形象的,和《无字》里在私生活里寡廉鲜耻的,两个男子的原型,其实是同一个“少年布尔什维克”。这个现象似乎很少有人关注。

刘:张洁是以《森林里来的孩子》出道的,但那篇作品似乎只不过是她步入文坛的敲门砖,她真正想书写的,还是她自己,从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到中篇小说《方舟》,到后来的长篇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走了》,到《无字》,她作品里的自传性、家族史性质越来越凸显。《爱,是不能忘记的》里面的那个令女主人公爱慕的男子,原型就是“少年布尔什维克”,在那篇小说里,以张洁自己为原型的那个女子,对“少年布尔什维克”还只是远望,连手都没有拉过,后来写《沉重的翅膀》,就把那“少年布尔什维克”的副部长作为改革家讴歌,从远望变成近观了,那么到《无字》,就“极限写作”,写到肌肤之亲了,一路写下来,层层扒皮,是个幻灭的历程,是“私小说”,也是女权主义的书写。《无字》这么一个庞大规模的文本,好像大家都在冷落它的时候,我觉得在我们的对话当中要把它提出来加以强调。

张:张洁这个人现在也不在公众视野中出现,我觉得没有听到她的声音。

刘:好像也不是她有意躲避传媒,似乎也没有传媒专门关注她。

张:没有人关注这个事情,得了奖以后也没人关注。因为茅奖的作品其实得了奖以后还是有助于它获得关注的,但这个作品真的是没有人关注。这个倒是一个新发现。

刘:别人不关注,我们要关注。而且我们基本是肯定性的关注。张洁《无字》的被冷落,折射出纯文学里写实作品面临的困境。其实王蒙从1992年到1999年陆续推出的“季节系列”,即四部内容相接续的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是他本人最重要的著述,我以为也是非常精彩的结撰,虽然还不到史诗的程度,却也算得上为一代人,为共和国一段历史立传的宏伟卷帙,出来以后有些反响,也有大学里的教授、研究生写出学术论文,但是却被排除在茅盾文学奖外,传媒虽然对王蒙的报道采访很多,但把重点放在“季节系列”并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报道采访却似乎缺席,以致就读者阅读而言,“季节系列”还得算是“冷书”,这也是很遗憾的事情,也折射出写实文学的窘境。现在似乎只有莫言那种拉大与写实的距离,搞魔幻、搞复杂隐喻的小说文本,既容易被国内宽容,也容易被西方接纳,但是你严格地写实,可能就会被认为敏感。现实主义文本的书写如何走出困境,需要有志向的作家做出新的努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私生活茅盾文学奖无字
无字的情书
碟样生活
不可思议的旅程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创作观念
金玉良言
茅盾文学奖评委高海涛盛赞《岭南创作文丛》
5部作品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谁是偷拍者
书从无字读起 路自跬步行出——记甘肃政法学院崇文诗联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