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昕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传授语言点而忽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文章通过作者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以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本文以笔者开设的一堂牛津版8B Unit3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阅读课为例,浅谈初中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策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牛津版初中英语8B Unit3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是一篇讨论在线旅游的文章。这是一篇网站内容题材的文章,涉及如何在线旅游,并以纽约为例,介绍了纽约的四个景点。
二、教学过程
1. 引入话题,激发兴趣
笔者以一个谜语导入,学生很容易就猜出来谜底是电脑。接着笔者提问“What do you use our computer for?”从而把话题引向上网。再用与学生家长真实的QQ聊天记录截图来教授“icon”“click on”“at the bottom of”等生词。这样的导入直截了当,素材取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乐于接受,课堂气氛活跃。
2.围绕标题,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大意
根据标题,笔者向学生提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title?”学生們也给出了很多答案。S1: How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 S2: Where can we go ? S3: When can we travel? ……在学生提出疑问后,笔者让学生略读课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大胆预测,再次验证自己的预测。预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建立在个人知识、经验和推理基础上的复杂行动。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好奇心和兴趣。
3.略读,了解文章大意
略读是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大意的方式。笔者问了学生三个问题:①“Which city do we visit?”②“How many places do we visit in this city?” ③“Which icon can we click on to start our travelling? ”先让学生找出问题当中的关键词,要求学生带着关键词快速阅读文章,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标记出每段的首句尾句,圈出人名、地名和数字。通常每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在看一篇文章时要重点关注哪些部分。
4. 品读课文,以读促写
阅读课的教学不仅是帮助孩子了解文章意思,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输出语言。为了通过读来促写,笔者在介绍纽约不同景点时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会出现一个主语一用到尾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了“How did the writer describe these four places?”并且提醒学生要关注每段的第一句话。在学生再次读完这几个部分之后,笔者在PPT上呈现了两段文字,并让学生大声朗读并且对比。读完之后,学生们能发现怎样的文字更好。不同的开头、表达方式会让文章更加灵动,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有所借鉴。
5.猜测词意,扫清阅读障碍
不是所有生词都需要放在阅读前部分呈现的,笔者对于课文中出现生词的处理常采用让学生猜测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阅读中圈出自己不懂的词汇,把这些生词所在的句子提前展示在PPT上,带着学生反复读,引导学生首先判断生词的词性,接着通过插图、句意、背景知识对生词进行大胆预测。笔者也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忽略文章的非正文内容,如插图、目录,这些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内容,深化理解。
本节课围绕在线旅游这一话题,培养了学生略读、品读、猜测词意和理解文章语篇结构等方面能力。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教授学生语言点和语法点,更应该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靠做阅读题来完成的,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在平时阅读课上的渗入和巩固。教师应认真分析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文本内容,通过有层次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能力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冬兰,黄雪祥.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的缺失及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外语教育),2009 (3).
[2]王佃进.中学生英语学习阅读策略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